Android四大组件之一Service
Android系统四大组件分别是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和Content Provider。这篇文章介绍Service(服务)。
Service可以在很多场合使用,比如多媒体的播放,数据下载等,他不和用户交互,每个service必须在配置文件中声明,即在manifest中通过标签<service>来声明。service和其他的组件一样运行在进程的主线程中,所以在我们使用service做一些耗时操作时,我们应该在子线程实现。启动service有两种形式:startservice()/bindservice()。
首先来分析下这两种启动模式下service的生命周期:
而启动service,根据onStartCommand的返回值不同,有两个附加的模式:
1. START_STICKY 用于显示启动和停止service。
2. START_NOT_STICKY或START_REDELIVER_INTENT用于有命令需要处理时才运行的模式。
服务不能自己运行,需要通过调用Context.startService()或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这两个方法都可以启动Service,但是它们的使用场合有所不同。
1. 使用start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之间没有关连,即使调用者退出了,服务仍然运行。
如果打算采用Context.start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在服务未被创建时,系统会先调用服务的onCreate()方法,接着调用onStart()方法。
如果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前服务已经被创建,多次调用start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多次创建服务,但会导致多次调用onStart()方法。
采用startService()方法启动的服务,只能调用Context.stopService()方法结束服务,服务结束时会调用onDestroy()方法。
2. 使用bindService()方法启用服务,调用者与服务绑定在了一起,调用者一旦退出,服务也就终止,大有“不求同时生,必须同时死”的特点。
onBind()只有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才会回调该方法。该方法在调用者与服务绑定时被调用,当调用者与服务已经绑定,多次调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并不会导致该方法被多次调用。
采用Context.bindService()方法启动服务时只能调用onUnbind()方法解除调用者与服务解除,服务结束时会调用onDestroy()方法。
以上是两种模式的生命周期,现在来分析启动后的数据传递。
这里主要分析第二种启动模式的数据传递。先看下代码:
用绑定形式启动service,必须重写onBind方法,启动service后就会调用这个方法。后面activity与service的数据传递就靠黄圈里的方法,我们继承了Binder类并写了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在activity里调如图:
这图可以明显知道activity的binder就是service中的binder,这个看出activity调用service中的方法就应该吧方法写在我们写的MyBinder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