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分层的基本原则
(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每层只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2)每层之间的交互尽可能少
(3)结构上可分割开,每层都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
(4)上层单向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
(5)整个分层结构应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分层结构中的概念
概念 | 描述 |
---|
实体 | 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称为n层实体。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
协议 | 为进行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
接口(服务访问点SAP) | 上层使用下层服务的接口 |
服务 | 下层为相邻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 |
服务数据单元SDU | 传送的数据 |
协议控制信息PCI | 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 |
协议数据单元PDU | 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上一层的PDU加本层的PCI为本层的PDU) |
3.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层级 | 层名 | 描述 | 服务 |
---|
7 | 应用层 | 所有能和用户交互产生网络流量的程序 | 文件传输FTP、电子邮件SMTP、万维网HTTP… … |
6 | 表示层 | 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 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解密、数据压缩/恢复 |
5 | 会话层 | 向用户进程提供建立连接并在连接上有序地传输数据,这是会话,也称建立同步SYN | 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使用校验点可使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实现数据同步 |
4 | 传输层 | 负责主机中两个进程的通信,即端到端的通信 | 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复用分用 |
3 | 网络层 | 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 路由选择、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拥塞控制 |
2 | 数据链路层 | 将网络层传下来的数据包封装成帧 | 定义帧的开始和结束、差错控制(帧错和位错)、流量控制、控制对信道的访问 |
1 | 物理层 | 在物理媒体上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 定义物理接口特性、定义传输模式、定义传输速率、比特同步、比特编码 |
4.TCP/IP参考模型
5.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比较
(1)相同点
都是分层体系结构、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2)不同点
OSI参考模型 | TCP/IP参考模型 |
---|
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 | 协议先于参考模型发明 |
在网络层有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 | 在网络层只有无连接的通信 |
在传输层只有无连接的通信 | 在传输层有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