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模式

简介

装饰模式也称为包装模式,使用一种对客户端透明的方式来动态扩展对象的功能,同时也是继承关系的一种替代方案。日常生活中很多装饰模式的例子,我们穿着衣服就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装饰。

定义

动态地将责任附加到对象上。若要扩展功能,装饰着提供比继承更加有弹性的替代方案。

使用场景

  • 需要透明并且动态地扩张类的功能;
  • 当不能采用继承的方式对系统扩展或者不采用继承不利于系统扩展和维护时;

UML类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 Component:抽象构件
    接口或抽象类,被装饰的原始对象。

  • ConcreteComponent:具体构件
    抽象构件的基本实现,是我们要装饰的具体对象。

  • Decorator:抽象装饰类
    我们的抽象装饰类,用于给具体构件增加职责,但是具体的职责在它的子类中实现。

  • ConcreteDecorator:具体装饰类
    抽象装饰类的子类,负责向构件添加新的职责。

装饰模式简单实现

以人穿衣服为实例demo来实现如下:
点击查看

透明装饰模式

我们看看客户端的调用代码: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Person person,personWrap;
        person = new XiaoYe();
        personWrap = new PersonClothWrapper(person);
        personWrap.dress();
    }
}

我们具体类和要包装的类都可以通过定义Person接口来进行访问。客户端可以完全针对接口抽象编程。这是透明装饰模式的一种使用。

透明装饰模式可以让客户透明的使用装饰之前的对象和装饰之后的对象,无需关心它们的区别,此外,还可以对一个已经装饰过的对象多次装饰,得到更加复杂的对象。

半透明装饰模式

上面我们看了透明的方式来指定装饰者和被装饰者,现在如果我们想要客户端调用装饰者的额外添加的方法,使用上面那种方式是不能实现的,那么客户端在定义装饰者的时候要为具体的装饰者对象了,这样装饰者才可以调用额外添加的方法。
半透明装饰模式可以给系统带来更多的灵活性。但是缺点是不能对一个对象进行多次装饰。(不知道为啥)

Android中装饰模式的使用

Context实现

我们看看我们常用的Context类的这个系统的源码,它的整套设计就是一个装饰模式,基本的类图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仔细一看Context的设计模式真的完全遵循装饰设计模式。

Context相关问题

我们在Activity中可以使用Context来做很多事情,对于Context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 Activity的Context啥时候创建的,如何创建的?
    Activity的启动流程我们这里略过,看到ActivityThread的perfromLauncheActvity方法,从启动一个Activity开始看Activity的Context是如何关联上的。
private Activity performLaunchActivity(ActivityClientRecord r, Intent customIntent) {
        ...
        ContextImpl appContext = createBaseContextForActivity(r);
        Activity activity = null;
        ...

        try {
            Application app = r.packageInfo.makeApplication(false, mInstrumentation);

            ...
                appContext.setOuterContext(activity);
                activity.attach(appContext, this, getInstrumentation(), r.token,
                        r.ident, app, r.intent, r.activityInfo, title, r.parent,
                        r.embeddedID, r.lastNonConfigurationInstances, config,
                        r.referrer, r.voiceInteractor, window, r.configCallback);

                ...

        return activity;
    }

看几个关键的代码,通过createBaseContextForActivity创建Context对象,然后通过appContext.setOuterContext(activity);在Context里面关联Activity然后调用activity.attach方法传入Context对象。

  • Application的Context啥时候创建,如何创建?
    就本地而言所有的这些操作都是从ActivityThread的内部的Handler H开始分发下来,看到handleBindApplication方法。
private void handleBindApplication(AppBindData data) {
        ...
        try {
            // If the app is being launched for full backup or restore, bring it up in
            // a restricted environment with the base application class.
            Application app = data.info.makeApplication(data.restrictedBackupMode, null);
            mInitialApplication = app;
           ...
    }

看到makeApplication方法里面:

public Application makeApplication(boolean forceDefaultAppClass,
            Instrumentation instrumentation) {
        if (mApplication != null) {
            return mApplication;
        }
        ...
        Application app = null;
        ...
            ContextImpl appContext = ContextImpl.createAppContext(mActivityThread, this);
            app = mActivityThread.mInstrumentation.newApplication(
                    cl, appClass, appContext);
            appContext.setOuterContext(app);
        ...
        mActivityThread.mAllApplications.add(app);
        mApplication = app;
        ...
        return app;
    }

通过ContextImpl创建Context,调用Context的setOuterContext关联我们的Application,在创建Application的时候传入appContext对象,我们的Application可以使用Context了。

  • Service 的Context也是一样通过调用handleCreateService方法,使用上面的方式创建和绑定Context对象。
  • 应用中的Context数量?
    Application,Activity,Service一个实例都创建一个Context对象。其余两大组件没有创建Context它们间接的使用Context。

总结

  • 装饰模式优缺点

    • 优点:
      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比继承更加灵活,不会导致类的个数急剧增加;

      可以通过动态的方式来扩展一个对象的功能,可以在运行时选择具体的装饰类;

      可以对一个对象多次装饰,可以有多种组合;
      具体的构件类与具体的装饰类可以独立变化,依据需求来增加模块而不修改之前的;

    • 缺点:
      类数量增多,我们整了一些抽象构件,具体抽象对象,抽象装饰类,具体装饰类;

      对于多次装饰的时候,排错会更加困难;

  • 装饰模式和代理模式对比

    代理模式中,代理类对被代理的对象有控制权,决定其执行或者不执行。而装饰模式中,装饰类对代理对象没有控制权,只能为其增加一层装饰,以加强被装饰对象的功能,仅此而已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该资源内项目源码是个人的课程设计,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平均分达到96分,放心下载使用! ##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