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每天学点电气知识——电力系统产生过电压的原因及其特点
1.大气过电压
大气过电压是由于大气中的静电放电、雷电等自然现象引起的电压突变而产生的。以下是大气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
雷电放电: 大气中的雷电放电是最常见的大气过电压源之一。当云间或云地之间的静电荷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雷电。这种雷电放电会产生巨大的电流和电压,导致大气过电压。
-
静电放电: 大气中的静电放电也可以引起大气过电压。这种放电可能是由于云与地面或云之间的静电荷差引起的,通常在大气中的局部区域产生。
-
电场变化: 大气中的电场变化也可能引起大气过电压。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天气条件的改变,例如风暴来临时的气压变化或云层的运动引起的。
大气过电压的特点包括:
- 瞬时性: 大气过电压通常是短暂的,持续时间很短,通常在纳秒至微秒的时间尺度上。
- 峰值电压高: 尽管持续时间短暂,但大气过电压的峰值电压可能非常高,甚至可以达到数百千伏或更高。
- 不可预测性: 大气过电压的发生通常是不可预测的,因此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控制。
- 空间性: 大气过电压可能在空间上具有不均匀性,即它们可能在某些地区或设备上更为严重,而在其他地区则较为轻微。
2.工频过电压
工频过电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频率为工频(通常为50Hz或60Hz)的电压异常现象。以下是工频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
突然负载变化: 当电力系统中的负载突然变化时,例如突然断开大功率负载或突然连接大功率负载,可能会导致电压的瞬时增加。这种突然负载变化可能引起工频过电压。
-
电网故障恢复: 在电网发生短路或其他故障时,一旦故障被修复,电网的电压可能会出现瞬时增加,导致工频过电压。
-
系统调节失控: 电力系统中的调节控制设备(如自动电压调节器)失控或调节不当时,可能会导致电压超调或波动,引起工频过电压。
-
谐波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谐波时,谐波可能会与基波电压叠加,导致电压的瞬时增加,从而引起工频过电压。
-
电网扰动: 外部因素如闪电、电磁干扰或恶劣天气等,可能会引起电网的瞬时扰动,导致工频过电压的出现。
工频过电压的特点包括:
- 周期性: 工频过电压的频率与电力系统的工频相同,通常为50Hz或60Hz,因此它们具有周期性。
- 持续时间较长: 与大气过电压相比,工频过电压的持续时间通常较长,可以持续几毫秒到几秒钟。
- 较低的峰值电压: 相对于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的峰值电压通常较低,但仍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坏或故障。
- 可预测性: 工频过电压通常是由于系统操作或外部因素引起的,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预测和控制。
3.操作过电压
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是指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由于操作措施而引起的电压异常现象。以下是电力系统操作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
开关操作: 开关操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操作行为,例如合闸、分闸、切换等。这些操作可能导致电压瞬时增加或波动,引起操作过电压。
-
电容器切换: 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常用于无功补偿和电压调节。当电容器接入或退出系统时,可能会引起电压的瞬时变化,导致操作过电压。
-
电机启动: 电机启动时,可能会引起系统电流的瞬时增加,从而导致系统电压的瞬时降低或波动,引起操作过电压。
-
发电机投入/退出: 发电机的投入或退出可能会引起系统电压的瞬时变化,特别是当发电机与系统同步时,可能会引起电压的瞬时增加,导致操作过电压。
-
变压器调节: 变压器的调节操作,例如调整分接头位置或调节负载,可能会引起系统电压的瞬时变化,导致操作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的特点包括:
- 瞬时性: 操作过电压通常是短暂的,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毫秒到秒的时间尺度上。
- 可控性: 与一些外部因素引起的过电压相比,操作过电压是由于系统内部操作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合适的操作控制来减轻其影响。
- 可能造成局部影响: 操作过电压可能在系统中的特定部分或设备上产生更明显的影响,而不是整个系统。
4.谐振过电压
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是指在电力系统中由于系统中的电容、电感和电阻之间的谐振现象而产生的过电压。以下是电力系统谐振过电压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
系统参数选择不当: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容和电感参数选择不当或相互之间的比例不合适时,可能会产生谐振现象。例如,当系统中存在具有特定谐振频率的电容和电感时,就有可能发生谐振过电压。
-
外部故障: 外部因素如雷电、电动机启动等可能引起系统中的电压或电流的瞬时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系统中的谐振频率相匹配,从而引起谐振过电压。
-
系统操作: 系统操作措施,如开关操作、电容器切换等可能引起电力系统参数的变化,导致谐振过电压的产生。
谐振过电压的特点包括:
- 周期性: 谐振过电压通常具有特定的频率,与系统中的谐振频率相对应,因此具有周期性。
- 持续时间较长: 与操作过电压相比,谐振过电压的持续时间可能较长,可以持续几周期甚至更长时间。
- 可能导致高峰值电压: 谐振过电压可能导致系统中的电压显著增加,其峰值电压可能远高于系统的额定电压。
- 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谐振过电压具有高峰值和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可能会对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造成损坏或故障,如击穿绝缘等。
为了防止谐振过电压对电力系统和设备造成损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合理设计和选择电力系统参数,以避免系统谐振现象的发生。
- 安装谐振抑制装置,如调谐电容、电抗器等,以降低谐振频率或衰减谐振过电压。
- 采用合适的保护装置,及时检测并处理系统中的谐振过电压。
- 通过监测和分析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消除谐振过电压的潜在风险。
致力于分享电气工程领域最新、最实用、最有启发性的内容,点击关注,与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