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技术与网络交换技术

一.数据通信基础

1.1 数据通信的定义

    数据:数据是指以任何格式表示的信息,数据的信息的创建者和接收者提前达成共识

    数据通信:两台设备之间通过线缆等形式的传输介质进行的数据交换的过程

    数据通信系统的效率:传递性、准确性、及时性、抖动性

1.2数据通信系统的构成

    构成部分:协议、报文、介质、发送者、接收者 

    概念: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

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数据终端设备: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的设备称为数据终端设备(简称DTE)。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用来连接DTE与数据通信网络的设备称为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该设备为

用户设备提供入网的连接点,其功能就是完成数据信号的变换。

数据电路由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组成,如果传输信道为模拟信道,DCE通常就是

调制解调器(MODEM),它的作用是进行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如果传输信道为数字信道,DCE

的作用是实现信号码型与电平的转换,以及线路接续控制等。

    数据链路:是在数据电路已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交换握手信号,使双方确定

后方可开始传输数据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终端装置与互连线路的组合体。

1.3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两台计算机或终端在相互通信时,使用同一条实际的链路,通信中自始至终使用该

链路进行信息传输,且不允许其他计算机或终端同时共享该电路

    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要输出电路空闲

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要接受的交换机或终端

分组交换: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定长数据块(成为分组或打包),将这些分

组以存储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

1.4数据通信的工作方式

单工:发送和接收只支持一个动作

双工:发送和接收都支持

      半双工:同一时间内,发送和接收只支持一个

全双工:同一之间内,发送和接收同时支持

1.5数据通信方式的分类及特点

 有线数据通信:依赖于有线传输,只适合于固定终端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例:数字数据网(DDN)、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

 无线数据通信:也称移动数据通信,狭义上是指计算机间或计算机与人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

与有线数据网互联,把有线数据网路的应用扩展到移动和便携用户

网络

定义:终端设备通过传输介质实现互联,实现远距离/跨地域性的资源共享

终端设备——网络的边缘设备

手机、平板、电脑、服务器

传输介质

作用:用于承载数据传输

分类:

  1. 有线传输介质:

电话线

RJ11的水晶头接入座机上,一对两根,一根用来发送数据,一根用来接收数据

同轴电缆:最高传输数据:10M

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

PS:由于存在自然衰减,成本较高和认为等因素,现金已很少或不再使用同轴电缆

网线(双绞线):

最高速率100M,1000M,10G,40G

屏蔽双绞线:抗干扰性较强,成本较高

非屏蔽双绞线:抗干扰性较低,成本较低

网线接入设备需要由水晶头—RJ45

线序:568A: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568B: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由4对八根的铜导线组成:

1236(传输数据)45(语音,视频类的实时性业务)78(备用)

光纤:最高的速率1000M,10G,40G

单模光纤:只能传输一种光,传输距离较远12-20KM

多模光纤:可以传输多种光(光复用技术),传输距离2-10KM

串口电缆:

一般用作广域网的接口(WAN口),最高速率2.048.,传输距离较远

(2)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电磁波、蓝牙、红外线、激光等

在计算机钟用来定义的数据量单位:

Bit(比特)——b——基本单位,0/1的值

B(字节)=8bit

kb(千字节)=2^10B=1024B

MB(兆字节)=2^10*2^10B=2^20B

GB(吉字节)=2^30B

TB(太字节)=2^40B

速率(宽带):

用来定义设备发送数据的能力

Bit/s=b/s(bps)

Kb/s=10^3b/s(bps)

Mb/s=10^6b/s(bps)

Gb/s=10^9b/s(bps)

Tb/s=10^12b/s(bps)

参考模型:

作用:用来定义数据通信的标准,实现不同产商的设备能够进行通信

OSI七层模型:

   特点分层

   优势:将复杂问题进行简化,由各层次独立处理,层次之间的工作互不干扰,但是层次之间依旧需要进行一些数据的交互

应用层:

面向用户,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丰富的接口,在体系架构中产生数据(PDU:协议数据单元)

表示层:

对数据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包括压缩,解压缩,加密,解密等

     PS:这些处理的方式由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决定

会话层:

建立和维护一个唯一的回话连接/会话窗口

传输层:

建立和维护一个端到端的连接。在数据之前加上段头,段头中包含端口号,作用是用来唯一标识上层应用程序

网络层:

路由寻址,在数据之前加上IP头,包含IP地址,作用是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台网络设备

数据链路层:

在数据之前加上一个帧头,数据之后加上帧尾,在帧头中包含MAC地址,作用是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台网络设备,MAC地址是固定的

物理层:

对原始的数据进行转发以此特流的形式在传输介质中传输

TCP/IP四层模型——由IEEE(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将OSI简化而来

TCP/IP

OSI七层

数据格式

名称

应用层

应用,表示和会话层

Data

数据

传输层

传输层

段头+Data

数据段

网络层

网络层

IP头+段头+Data

数据包、报

网络接口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帧头+IP头+段头+Data+帧尾

比特流

数据帧

比特流

数据封装的过程:

  1. 有应用程序对接用户产生数据,再由应用层为应用程序提供丰富的接口,将其产生的数据接入到网络的体系架构中进行处理
  2. 数据来到表示层,对数据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如压缩、加密等操作
  3. 数据来到会话层,建立两端应用之间的唯一的回话连接
  4. 数据来到传输层,建立一个唯一的端到端的连接,且在数据之前加上段头,段头中包含端口号,作用是用来唯一标识上层应用协议
  5. 数据来到网络层,在数据之前加上IP头,且IP头中包含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的一台网络设备,便于其他网络设备进行寻址操作
  6. 数据来到数据链路层,在数据之前加上帧头,在数据之后加上帧尾,在帧头中包含MAC地址,便于设备在局域网进行寻址操作
  7. 数据来到物理层以比特流的形式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递

协议

定义:右体系架构在各层多定义的通信标准

TCP/IP协议栈:

   应用层:

        FTP:文件上传下载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Telnet:远程管理协议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传输层:

      TCP:数据控制协议——可靠性服务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实时性服务

   网络层:

       IP协议、ICMP协议、OSPF协议

   数据链路层:

       Ethernet、HDLC、PPP、PPPOE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