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会阐述OSI七层模型,每一层常见的设备有哪些,每一层代表的协议、各层的功能等。
一、物理层(单位:比特)
OSI七层模型中的第一层,也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的底层。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将比特流(0和1)转
换为物理信号,并在网络中传输这些信号。
1.1 物理层主要功能
1、建立和维护物理连接:物理层负责在通信设备之间建立物理连接,如使用网线、光缆等连接设备。
2、传输数据: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通过物理信号传输到另一台设备,以实现数据的传输。
3、编码和调制:物理层负责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以便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4、时钟同步:物理层负责保证发送和接收设备的时钟同步,以确保正确地传输数据。
5、电器和机械规范:物理层定义了物理媒介、信号电压、频率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不同设备 之间的互操作性。
1.2 物理层常见设备
1、网卡
2、集线器
3、中继器
4、光纤收发器
5、传输介质
二、数据链路层(单位:帧)
主要功能是将数据帧从一个物理节点传输到另一个物理节点,保证数据在物理层的传输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2.1 数据链路层功能
1、帧同步: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组成数据帧,并在帧之间进行同步,以确保帧的可靠传 输。
2、帧的识别:数据链路层负责在数据帧中添加头部和尾部,以便识别帧的起始和结束位置,并进行帧的检 错和纠错处理。
3、访问控制:数据链路层实现了访问控制,以管理多个设备之间的共享物理媒介,例如以太网中的 CSMA/CD协议。
4、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负责管理传输数据的速率,以确保数据不会被发送端发送太快,而接收端无法及 时处理。
5、错误检测和纠正:数据链路层负责检测和纠正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奇偶校验、CRC检验等。
2.2 数据链路层常见设备
1、网桥
2、交换机
Q:二者区别?
A:网桥用于连接两个不同的局域网, 而交换机则用于连接多个局域网,并将数据帧从一个端口传输到另一个端口。
2.3 有关数据链路层的重要知识点
-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 基本数据单位为帧;
- 主要的协议:以太网协议;
- 两个重要设备名称:网桥和交换机。
- 封装成帧:“帧”是数据链路层数据的基本单位、
三、网络层(单位:分组/数据包)
负责将网络上的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的主机,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
3.1 网络层主要功能
1. 网络寻址:网络层使用IP地址来标识不同的主机和网络。源主机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主机时,需要知道目的主机的IP地址,这样才能将数据包正确地路由到目的主机。
2. 路由选择:当数据包经过多个网络时,网络层需要根据不同的路由算法选择最佳的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
目的主机。
3. 分段和重组:如果数据包的大小超过了网络层所支持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网络层需要将数据包分段,然后将每个分段单独传输,并在目的主机处将它们重组成原始的数据包。
3.2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
1、IP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是网络层的核心协议,它定义了IP地址的格式、数据包的封装和路由选择等重要功能。
2、ICMP协议(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用于传输网络层的控制消息,例如错误报告和网络故障 信息等。
3、ARP协议(逆地址解析协议):用于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以便网络层能够将数据包正确地发送到目的主机。
4、RARP协议
各协议对应的端口号(65535):
静态端口:1~1023
动态端口:1024~65535
FTP HTTP HTTPS
DNS TELNET Mysql 21 80 443 53 23 3306
四、传输层(单位:数据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它负责在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并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4.1 传输层主要功能
1. 端口标识和多路复用:传输层使用端口号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提供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功能,使得 多个应用程序可以共享网络连接。
2. 数据传输可靠性:传输层使用TCP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使 用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速度较快但不可靠。
3. 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传输层使用TCP协议实现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防止网络拥塞和数据包丢失。
Q:TCP协议与UDP协议的区别?
A:
TC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适用于要求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完整性的应用场景;
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适用于要求数据传输速度和实时性的应用场景。
4.2 有关传输层的重要知识点
- 传输层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以及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 包含的主要协议:TC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协议(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 重要设备:网关;
- 使用端口来标记不同的网络进程;
五、会话层
提供了建立、管理和终止通信会话的机制。
5.1 会话层主要功能
1. 建立会话:会话层负责建立两个设备之间的通信会话,并确定通信双方的身份。
2. 维护会话:在通信会话期间,会话层负责保持会话的状态信息,并确保通信双方之间的通信顺畅。
3. 终止会话:当通信会话结束时,会话层负责关闭会话,并清除所有相关的状态信息。
4. 管理会话:会话层还负责管理会话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和异常情况,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六、表示层
负责处理数据的表示和编码,以确保通信双方能够理解和解释彼此发送的数据。
6.1 表示层主要功能
1. 数据格式化:表示层将数据从应用层接收后,负责将其转换为一种标准格式,以便于传输和接收。
2. 数据加密和解密:为了确保通信的安全性,表示层可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处理,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压缩和解压缩: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传输的速度往往是非常重要的。表示层可以通过对数据进。
行压缩和解压缩处理,以减小数据传输的大小,提高传输效率。
4. 数据编码和解码: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数据编码格式。表示层可以将不同编码格式之间的数据进行转换和解码,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解释。
七、应用层(单位:报文)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提供许多网络应用程序,用于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
7.1 应用层主要功能
1、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2、应用层协议负责规定数据的格式、编码和传输方式,以及通信双方的行为。
7.2 有关应用层重要知识点
包含的主要协议:
- FTP(文件传送协议)
-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 DNS(域名解析协议)
- SMTP(邮件传送协议)
- POP3协议(邮局协议)
- 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