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的生命周期

  • 挂载卸载过程:
    • constructor()
    • componentWillMount()
    • componentDidMount()
    • componentWillUnmount ()
  • 更新过程:
    •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nextProps)
    • 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nextState)
    • componentWillUpdate (nextProps,nextState)
    • 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prevState)
    • render()

React的生命周期从广义上分为三个阶段:挂载、渲染、卸载

因此可以把React的生命周期分为两类:挂载卸载过程和更新过程。
React的生命周期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挂载卸载过程

1.1.constructor()

constructor()中完成了React数据的初始化,它接受两个参数:props和context,当想在函数内部使用这两个参数时,需使用super()传入这两个参数。
注意:只要使用了constructor()就必须写super(),否则会导致this指向错误。

1.2.componentWillMount()

componentWillMount()一般用的比较少,它更多的是在服务端渲染时使用。它代表的过程是组件已经经历了constructor()初始化数据后,但是还未渲染DOM时。

1.3.componentDidMount()

组件第一次渲染完成,此时dom节点已经生成,可以在这里调用ajax请求,返回数据setState后组件会重新渲染

1.4.componentWillUnmount ()

在此处完成组件的卸载和数据的销毁。

  1. clear你在组建中所有的setTimeout,setInterval
  2. 移除所有组建中的监听 removeEventListener
  3. 有时候我们会碰到这个warning:
Can only update a mounted or mounting component. This usually      means you called setState() on an unmounted component. This is a   no-op. Please check the code for the undefined component.

原因:因为你在组件中的ajax请求返回setState,而你组件销毁的时候,请求还未完成,因此会报warning

解决方法:

componentDidMount() {
    this.isMount === true
    axios.post().then((res) => {
    this.isMount && this.setState({   // 增加条件ismount为true时
      aaa:res
    })
})
}
componentWillUnmount() {
    this.isMount === false
}

2. 更新过程

2.1. componentWillReceiveProps (nextProps)
  1. 在接受父组件改变后的props需要重新渲染组件时用到的比较多
  2. 接受一个参数nextProps
  3. 通过对比nextProps和this.props,将nextProps的state为当前组件的state,从而重新渲染组件
2.2.shouldComponentUpdate(nextProps,nextState)
  1. 主要用于性能优化(部分更新)
  2. 唯一用于控制组件重新渲染的生命周期,由于在react中,setState以后,state发生变化,组件会进入重新渲染的流程,在这里return false可以阻止组件的更新
  3. 因为react父组件的重新渲染会导致其所有子组件的重新渲染,这个时候其实我们是不需要所有子组件都跟着重新渲染的,因此需要在子组件的该生命周期中做判断
2.3.componentWillUpdate (nextProps,nextState)

shouldComponentUpdate返回true以后,组件进入重新渲染的流程,进入componentWillUpdate,这里同样可以拿到nextProps和nextState。

2.4.componentDidUpdate(prevProps,prevState)

组件更新完毕后,react只会在第一次初始化成功会进入componentDidmount,之后每次重新渲染后都会进入这个生命周期,这里可以拿到prevProps和prevState,即更新前的props和state。

2.5.render()

render函数会插入jsx生成的dom结构,react会生成一份虚拟dom树,在每一次组件更新时,在此react会通过其diff算法比较更新前后的新旧DOM树,比较以后,找到最小的有差异的DOM节点,并重新渲染。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语言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它具有高效、灵活、可移植性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操作系统、嵌入式系统、数据库、编译器等领域的开发。C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如if语句、循环语句等)、函数、指针等。在编写C程序时,需要注意变量的声明和定义、指针的使用、内存的分配与释放等问题。C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包括: 1. 数组:一种存储同类型数据的结构,可以进行索引访问和修改。 2. 链表:一种存储不同类型数据的结构,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 3. 栈:一种后进先出(L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压入(push)和弹出(pop)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4.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FIFO)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入队(enqueue)和出队(dequeue)操作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取出。 5. 树:一种存储具有父子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中序遍历、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6. 图:一种存储具有节点和边关系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广度优先搜索、深度优先搜索等方式进行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这些数据结构在C语言中都有相应的实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C语言中的各种数据结构都有其优缺点,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数据结构的优缺点: 数组: 优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非常快,适用于需要频繁读取和修改数据的场合。 缺点: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不适合存储大小不固定的动态数据,另外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分配的,当数组较大时可能会导致内存碎片化。 链表: 优点:可以方便地插入和删除元素,适用于需要频繁插入和删除数据的场合。 缺点:访问和修改元素的速度相对较慢,因为需要遍历链表找到指定的节点。 栈: 优点:后进先出(LIFO)的特性使得栈在处理递归和括号匹配等问题时非常方便。 缺点:栈的空间有限,当数据量较大时可能会导致栈溢出。 队列: 优点:先进先出(FIFO)的特性使得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