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降低反射超表面反射损耗的分析
基于液晶的电控可调超表面,由于其成本低且可实现波束扫描,在未来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的反射型液晶电控可调超表面的口径效率普遍较低,这主要与其反射面的反射损耗具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已有学者对与如何降低反射单元的反射损耗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下面将介绍两篇文章中的减小单元反射损耗的方法与理论分析。
一、从阻抗角度
文献[1]中利用反射单元的等效电路分析了减小反射单元反射损耗的方法。指出对于液晶可调反射面主要有两种方法用于减小反射单元的反射损耗:1)增加液晶层的厚度;2)增加液晶层上方介质基板的厚度。但是增加液晶的厚度往往也会使得液晶的反应时间变慢,不利于相控阵的快速扫描特性的实现。因此,采用第二种方法是最为实际有效的方法。
但在传统的液晶基反射超表面结构中(如图1),我们通过改变上层介质基板的厚度往往不能有效的改善反射单元的反射损耗。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的结构中,上层介质基板对于反射单元的输入阻抗的实部影响较小,因此不会对单元的反射损耗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文献中基于传统的反射单元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反射单元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在上层介质基板的顶部也加载金属贴片使得上层介质基板对于单元输入阻抗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有效的改善了反射单元的反射损耗,对于整个反射面阵列来说则是有效的改善了反射阵天线的口径效率。
图1 传统液晶基可调反射超表面
图2 文献[1]中所提出改进型反射单元
在文献中,同时给出了单元的等效电路,对顶部所加载的金属贴片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假设反射单元的输入阻抗为Zin,则从等效电路的角度分析,可以看作是在特征阻抗为Z0的传输线末端接了一个阻抗为Zin的负载,由此可以得到,该单元的反射系数可以表示为: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射单元的输入阻抗的实部增加,其反射损耗将会降低。
图3 所提出的反射单元的等效电路模型
由图3的等效电路可以看出,未加载顶部的金属贴片之前:
Zin = R+j(X+Lsup)
其中,Lsup=;为上层介质基板厚度的等效电感,d为介质基板的厚度;因此可以看出,在未加载顶层的金属贴片时,液晶上层介质基板的增加主要对于反射的相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对损耗产生的影响则较小。
在加载了顶部的金属贴片之后,相当于在原来的等效电路中并联了一个额外的电容Csup,此时输入阻抗的实部为:
可以看出此时随着Lsup的改变(即介质基板厚度的增加),其实部会增大,因此其反射损耗会降低。
图4 文献中对于有无顶层金属时改变厚度的反射损耗对比
按照相同的方法也可以推导出增加液晶层厚度时的等效输入阻抗的实部,可以发现其原理和上述的基本相同。
而在具体的推到过程中,对于除顶层的介质基板外,均将阻抗等效为R+jX,因此此种方法与结论也应当适用于普通的非液晶基的反射表面。
二、从电场分布角度
不同于文献[1]中的从阻抗角度分析反射单元损耗,文献[2]中则从电场角度分析了反射单元损耗较大的原因。
文章中指出,减小损耗主要有两种方法:减小电导率或减小在液晶层中存在的电场;对于给定的液晶材料来说,无疑的减小在液晶层中的电场是最为有效实际的方法。文章中所提出的反射单元结构如图5所示,在传统的单元下方的一定距离处放置了一个金属板充当反射结构。
图5 文献[2]中提出的反射单元结构
图6 文献[2]中提出的反射单元电场分析
由麦克斯韦基本方程可以得到: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减小LSS层的等效介电常数便可以减小在液晶层中存在的电场的大小;对于LSS层实际上则是由介质基板与空气层组成的分层介质,因此其等效介电常数可以由下式粗略计算:
可以由上式看出,随着空气层厚度的增加,其等效介电常数便会下降,由此便可以有效的减小反射单元的反射损耗。
图6 文献[2]中对反射单元的仿真分析
同时由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其本质是减小了位于液晶下层的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因此也可以考虑使用介电常数尽量小的介质充当液晶层的下盖板。
三、总结
以上的两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两种减小反射单元反射损耗的方法,但以上的两种方法多少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反射面的剖面,同时也会对反射单元的反射相位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在反射相移范围与损耗之间作出一个折中的恰当选择。
(文中阐述有不足之处请各位提出意见)
-
参考文献
[1]Hogyeom Kim , Jongyeong Kim, and Jungsuek Oh. Liquid-Crystal-Based X-Band Reactively Loaded Reflectarray Unit Cell to Reduce Reflection Loss. 2021
[2] Yue Cui, et al. A Low-Cost Structure for Reducing Reflection Loss in 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 of Liquid Crystal.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