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鲸101领航北中医:助力健康医疗AI实验室建设,培养交叉数据人才

2024 年 3 月开学季,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的健康医疗人工智能实验室迎来了正式投入使用后的第一堂课。除了配备全新的桌椅和尖端的硬件服务器外,实验室还引入了先进的人工智能实训平台,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师生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教学与科研环境。

事实上,早在 2019 年北中医成为全国首个获批“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的医学院校时,学校便开始了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

2022 年,“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

2023 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42(B+级);

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上,北中医步伐稳健,但实验室却历经四年才终于落地。

北中医管理学院医疗大数据与信息管理教研室副教授韩爱庆老师告诉我们,实验室从无到有的四年,也是“AI+医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四年。这一过程中,实验室的建设需求不断迭代与细化,从方案确定、实施到深入调研了 22 家企业,再经过多轮试用和反馈,专业的教师团队投入了大量心血和努力才最终造就了这个“集大成”的实验室。

2019 年,现代人工智能与医疗大数据广泛的应用前景刚开始初现端倪;

2023 年,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开启了数智医疗的奇点时代。

北中医实验室的建设之路,一定是具备着极大的学习和借鉴价值的。

01

三大核心需求:

聚焦交叉应用型数据科学人才培养

北中医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依托公共管理学科的深厚底蕴,借助“双一流”学科优势,致力于大数据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解决师生在教科研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是实验室建设的首要目标。

1.1 教学需求

“AI+医学”持续升温,从精确诊治、预后判断到新药发现、医院管理,数字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各个环节都展现出了深远的应用潜力;但与此同时,交叉创新的人才也成为了行业共性的“卡脖子”问题。对此,韩教授展示了北中医的人才培养路径。

“我们想要培养的是交叉应用型数据科学人才,信息技术、经典数据分析、以及现代数据分析都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

北中医的交叉应用型数据科学的人才培养路径

在此路径下,70% 的专业课程都需要依托实验室环境进行,但现有的实验室排课却已经达到了饱和;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课程的引入以及大四学生毕业设计课程的需要,师生对于 GPU 算力和人工智能实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