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bi的技术架构优点--微内核插件式架构

对于大型软件,技术架构往往是核心的竞争能力,关系到产品的长期发展和生存。诺基亚的塞班系统曾经红极一时,但系统及其复杂缺乏清晰的架构,系统代码多达2000万行,相当于XP的水平。修改塞班成为不可能的任务,直接导致产品的死亡。反观Android,模块结构非常清晰,连第三方都能定制自己的ROM,生态链蓬勃发展。

微内核的设计思想最早出现在操作系统领域,后来被应用软件广为借鉴,微内核插件式架构成为近年来非常流行的技术路线。例如SugarCRM、Wordpress、Drupal等,产品自身的功能不多,但提供了海量的插件,使其具有超强的定制能力和灵活性。

Smartbi采用微内核插件式架构,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离了核心部件与扩展部件,具有高扩展性、高开放性、低耦合性、高灵活性。能够带来以下优势:

  1. 高产品质量

微内核插件式架构中,模块之间的低耦合,模块内部的高内聚。将模块之间的互相影响降到最低,单个模块的Bug不会影响其他模块。 产品的Bug具有很高的收敛性,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少。

2.灵活、高质量的实现项目定制需求

随着客户对BI前端功能的要求越来越深入,很多应用项目都有定制化需求,但定制化需求往往会影响产品自身的稳定性。使用Smartbi,利用其微内核插件式架构,每个项目的定制化的需求都可以做成单独的插件,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化的需求对产品的影响,隔离了不同项目之间相互影响,项目需求响应的及时性也能得到保证。

在Smartbi的应用实践中,微内核插件式架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例如

  1. 某大型银行支持新数据库

某大型银行采购了国产列式数据库Gbase及较早版本的Smartbi,虽然新版Smartbi已经支持Gbase,但由于银行的版本早已部署在生产环境,而且升级新版本的行政流程复杂,所以要求在早期版本上增加Gbase的支持。于是针对Gbase专门开发了插件包,很快满足了需求。

  1. 实现客户自定义的界面设计

大型企业一般有自己的视觉VI系统,会专门进行界面设计、交互设计,保证各个系统之间统一的用户体验。通过插件包,Smartbi可以轻松、快速的满足客户的需求。

相对于国内外其他的BI产品,Smartbi的微内核插件式架构具有明显的优势。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