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2.0?(BI 2.0 from Timo Elliott)

译者注: 关于BI2.0的说法很多,不尽一致,目的只是想多了解一些;译文并不代表译者认可原文观点,只是顺便译了以方便不喜欢E文的朋友。本文是一篇充满探讨及疑问的文章,来自Timo Elliott(Business Objects历史上的第8号员工)。感兴趣翻译且刚开始练习,水平见谅

译文(V0.5):

首先,我赞同商业智能(BI) 2.0目前的所涉及的大部分内容。当然,BI2.0这个叫法有些俗气,但我们无法对其存在熟视无睹(可以通过这个词看看人们是如何在博客中谈论商业智能)。以Gartner机构的Andy Bitterer为例,尽管他对BI 2.0着批判的态度,但他在伦敦商业智能年会上的主题演讲,仍然无法避免提及该名词。随后Gartner在ZDNet上发表了“商业智能2.0时代来临”的文章。

BI 2.0无法抗拒的原因之一在于它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名词。Spotfire、Celequest、SeeWhy等公司因提供了一些BI2.0的白皮书而吸引了大量的读者。BI 2.0的文章和白皮书中包含了不少很好的内容,并且话题相当广泛。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我注意到以下两个特点:

1) 在BI行业,对下一版的BI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看法,也许是首次在所有的分析人士和厂商之间基本达成一致。

2) 从BI2.0的展望来看,其中很少引入新内容。比如,一篇文章谈到“BI将步入新时代,将更简单、更广泛,并能更好的结合分析和行动”,只不过是暗示了在过去的15年我们的所作所为过于复杂、不够广泛,并且没有考虑行动。

BI2.0仅仅是新特性堆砌的列表么?

Colin White将人们围绕BI 2.0常谈的话题整理了一个列表,而列表之外还有大量的其它名词:

1) 绩效管理及集成计划;

2) 操作型、内嵌型BI;

3) 业务门户,绩效工作区,Office集成;

4) BI搜索及协作;

5) 高级可视化技术;

6) 高级预测分析;

7) 服务型BI(SOA/SaaS);

8) 开放源码BI;

9) 企业数据集成;

10) 非结构化数据及Web2.0数据;

11) 主数据管理;

12) 数据仓库及商业智能设施(appliances);

13) BI及数据集成中心

 

BI 2.0的性质是否类似于Web 2.0?

两者的区别大致如下:

1) Web2.0首先来自面向消费者/终端用户的领域,之后才慢慢转到企业领域;

2) Web2.0首先成为事实,然后才形成概念,在早期并非一个确切的目标;

3) Web2.0方案一般会淘汰旧有的方案,而不是来自于原来的市场参与者;

4) Web2.0更关注人,而非技术。Web2.0使来自成千上万的参与者的无数的微小贡献合并在一起,并体现他们的价值。

 

BI 2.0的案例?

BI2.0将结合面向外网传统BI解决方案及面向终端用户的信息混合(mashup)技术,以下列表是部分符合该准则的一些实现:

其他相关链接

显然目前还没有人能够对BI2.0完全定论。下面是一些其它链接:

Source: http://www.timoelliott.com/blog/2007/03/bi_20.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