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知识科普 | 什么是基差贸易?
1. 通过采用基差贸易模式,企业成功避免了冗长的询报价流程。下游企业不再被动接受价格,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市场情况,自主选择采购价,从而显著提高了经营的灵活性。
2. 此外,基差贸易模式还有助于合理分配利润,增强商品的流动性,进而促进上游企业的销售与下游企业的采购。以某企业A采购尿素为例,由于市场行情不佳,价格呈下降趋势,但临近春节上游企业停产休假,企业A面临无货可采的困境。此时,贸易商B公司注意到这一状况,利用基差分析发现,当前基差处于较低水平,未来随着商品价格进一步下跌,基差有扩大的趋势。因此,B公司提出以加价方式向上游企业C采购尿素,加价部分用于覆盖仓储成本,确保下游企业可随时提取货物。同时,B公司与下游企业A签订基差合同,约定以-100的基差确定售价。(正大主账户,欧美4恒指26小恒指12,祥 HKZDLEE)
3. 在现货价格为2300元,期货价格为2500元的情况下,B公司以2360元的价格向C公司采购尿素,并在期货市场进行卖保锁价。当期货价格下跌至2400元时,下游企业A进行点价,以2300元的价格锁定了采购成本,并随时可提取货物。在此过程中,上游企业C赚取了60元的仓储利润,贸易商B通过期货市场赚取了40元的利润。
4. 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基差贸易中利润分配的合理性及各方利益的均衡。值得注意的是,基差的协定是利润分配的关键。如果上游企业的仓储利润定为50元,那么剩余的50元利润可由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共同分配。若贸易商愿意让出部分利润,下游企业的采购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基差贸易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差的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