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实际上是一个七层模型,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简化为五层模型。以下是OSI五层模型的各层及其对应的协议: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主要协议和标准:IEEE 802.3(以太网)、IEEE 802.11(Wi-Fi)、RS-232、USB等。
功能:负责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和断开,传输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主要协议和标准:Ethernet(以太网)、PPP(点对点协议)、HDLC、Frame Relay等。
功能:负责节点间的数据传输,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
网络层(Network Layer)
主要协议和标准:IP(互联网协议)、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Psec等。
功能: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提供逻辑地址(如IP地址)。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主要协议和标准: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等。
功能: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校正。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主要协议和标准: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Telnet等。
功能: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接口,直接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以下是五层模型的简化图示: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DNS(域名系统)、Telnet等 |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 TCP(传输控制协议)、UDP(用户数据报协议)、SCTP(流控制传输协议)等 |
网络层(Network Layer) | IP(互联网协议)、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Psec等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 Ethernet(以太网)、PPP(点对点协议)、HDLC、Frame Relay等。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 IEEE 802.3(以太网)、IEEE 802.11(Wi-Fi)、RS-232、USB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