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kker算法详解:

Dekker算法详解:
初步设想是这样的:
定义全局布尔变量 turn ,其值 0, 1 分别表示 P0 和 P1 进程占有了临界区。



从上面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存在两个问题:
1. 当 turn = 0 时,P1 是需要一直忙等待 turn = 1 时方可进入临界区。如果 P0 在 turn = 0 时一直没有进入临界区,那么 P1 的等待就是白等!
2. 如果任何一个进程在自己的临界区代码里失败(如死循环)或在临界代码外失败了,那么另外一个进程将永远无法进入自己的临界区!

下面对上面的设计进行改进:
使用全局共享数组 flag 标志临界区的状态:
当 flag[0] 或 flag[1] 为 ture 时,表示 P0 或 P1 在使用临界区;
当 flag[0] 或 flag[1] 为 false 时,表示 P0 或 P1 不使用临界区。

此时对于 P0 进程:
bool flag[2];
while (flag[1])
; /*什么都不做,忙等待*/

flag[0]=1;
/*********************/
/* 临界区代码 */
/*********************/
flag[0]=0;

此时对于 P1 进程:
bool flag[2];
while (flag[0])
; /*什么都不做,忙等待*/

flag[1]=1;
/*********************/
/* 临界区代码 */
/*********************/
flag[1]=0;

从上面的设计中可以看到,如果 P0 在临界区里死了,P1 仍然会忙等待无法进入临界区代码。但如果假设 P0 永不会死在临界区中,那么就不会出现像第一种情况里有一个进程进行“无辜”等待的情况。也就是说,P0 或 P1 是看对方的情况来访问临界区的,而不是看第三者(第一种情况中的 turn 变量)的脸色访问临界区的。但是这里,仍然存在一个问题,如果 flag[0] == flag[1] == false 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时候,P0 和 P1 都有可能进入临界区。假设某时刻,CPU 将时间片分给了 P0,于是 P0 在 while 中判断 flag[0] 为 false 而往下走,这时 CPU 刚好又将时间片分给了 P1,于是 P1 也能顺利的进入临界区。这种情况违背了互斥和忙则等待的原则。

针对上面的改进再做修正:
由于上面有可能同时检测到 flag[0]=flag[1]=0 而两个进程同时进入临界区的情况。所以在此考虑将“先检测临界区状态(检查flag[0]或flag[1]标志)改为”先设置标志位“,也就是说,P0 和 P1 谁要是想访问临界区,谁就先举手声明一下自己这一意愿。这种做法,用代码表示如下:



但是这么一来,又有个问题了。比如当 P0 声明完自己要访问临界区后(flag[0] = true),时间片轮转到 P1,这时 P1 也进行了声明,然后到 P0 运行时,发现 P1 已经用了临界区,自己就进行忙等待,同理 P1 也会因此进入忙等待。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死锁,结果是两人都无法进入临界区。

综合上面所出的问题,进行最终的改进,得到了成功的 Dekker 算法,以 P0 的执行流程为例,得到流程图如下:
使用代码描述:


代码说明:

第 9 行,P0 宣称自己要进入临界区了。
第 10 行,虽然 P0 已经宣布自己要进入临界区,但这还不够,因为 P1 可能也已经宣布。
第 11 行,两人都宣布要进入临界区,那要看谁已经进入。不管谁先进入临界区了它都要对 turn 进行相应设置,P0 退出临界区时使 turn=1 以表明 P1 对临界区可用了; P1 退出临界区时使 turn=0 以表明 P0 对临界区可用了。
第 12 行,发现 P1 进入,P0 就暂时宣布自己不想进入临界区。
第 13 行,一直在侦测 P1 是不是从临界区出来了,如果没出来,那么 P0 就忙等待。
第 14 行,P1 已经从临界区出来,P0 可以再次宣称自己要进入临界区。注意,这里仍然要返回到第 10 行的循环再次判断一下 P1 是否又宣称自己进入临界区且又占据了临界区资源。如果 P1 已经完全退出的话,那 P0 就安心的进入临界区。
第 20 行,P0 从临界区出来后,要标志一下 trun,以表明自己从临界区出来了。
第 21 行,表明自己暂时不想再进去临界区。
第 24 行,做其余的代码功能。


P1 的代码和 P0 是同理的,P1 进程代码如下:
  • 0
    点赞
  • 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Dekker算法和Peterson算法都是经典的并发控制协议,用于解决计算机系统中两个进程(或线程)互斥地访问共享资源的问题。 **Dekker算法**: Dekker算法是由英国软件工程师Edsger W. Dijkstra的学生Peter J. Dekker于1968年提出的。它是一种简单的二阶段锁协议,采用信号量机制来保证同步。算法步骤如下: 1. 每个进程获取第一个信号量(资源未被占用)。 2. 进程尝试获取第二个信号量(检查另一个进程是否已进入临界区)。 3. 如果失败,则释放第一个信号量并等待;如果成功,进入临界区执行操作。 4. 执行完毕后,释放两个信号量,允许其他进程进入。 **Peterson算法**: Peterson算法由Edsger Dijkstra的学生James H. Peterson于1981年设计,它是在无信号量环境下的一种简单、可扩展的互斥算法。这个算法适用于单处理器多进程环境,每个进程有两对标志位(分别是进程P的旗p0和p1,以及另一个进程Q的旗q0和q1)。 1. 每个进程有一个条件变量cv,并初始化为自己的flag状态。 2. 进程检查对方的flag是否满足互斥条件(即对方的p1==0和q1==0),如果不满足,就进入等待状态,释放自己的资源。 3. 等待的进程只有在对方设置了自己的flag(如P等待q1变为1,Q等待p1变为1)后才会唤醒,并进入临界区执行操作。 4. 在临界区内修改flag并唤醒对方(如P将p1设为0,然后唤醒等待q1的Q)。 5. 退出临界区后恢复flag,继续检查条件并可能重新进入等待状态。 这两个算法都是理论上的教学示例,它们都存在局限性,比如性能开销大、不适合大规模并发等。现代操作系统通常使用更高级的同步原语和更复杂的锁机制来实现互斥和同步。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些算法背后的原理和适用场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