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接口

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存在的问题:
(1)信息传输速度不匹配
(2)信号电平不匹配
(3)信号格式不匹配
(4)信号时序不匹配
接口需要实现的功能:
(1)设置数据缓冲以解决速度不匹配
(2)设置信号电平转换电路以解决电平不匹配
(3)设置信息转换逻辑以解决信号格式不匹配
(4)设置时序控制电路来同步cpu与外设的工作
(5)提供地址译码电路
CPU和外部设备交换基本信息,有8位、16位…
为了完成CPU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通常在
接口部件中要传输三种信息:数据信息、状态信
息、控制信息。
这三种信息都通过接口电路传送,分别进入
不同的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和它们的控制逻辑电
路统称为I/O端口。传送这三类信息的通道分
|别称为:数据端口、状态端口、命令端口。
1)数据端口:[端口包括缓冲区,锁存器]
存放外设与CPU之间交换的数据,是主机与外设之间交换的最基本的信息,主要起数据缓冲作用。
2)状态端口(反映外设的状态):
反映外设的工作状态。是通过接口往CPU传送的,用READY信号表示设备是否准备就绪;来说,用BUSY表示输出设备是否可以接受数据。
3)控制端口(存放CPU发出的命令控制字):
是CPU通过接口传送给外设的,CPU通过控制信息控制外设的工作。如控制外设的启动和停止等。

CPU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信号
从含义上讲,这三种端口存放的信息各不相
令,所以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也被看成一种广义的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是输入信息;控制信息是输出信息。在CPU与接口的信息交换过程中,根据其地址不同来进行区分。
(1)I/O端口和存储器统一编址
将存储空间划出一部分给I/O端口,使CPU对存储器和I/O端口的操作完全相同。对存储器的所有指令均适合I/O端口,不需要设置专门的I/O指令。
(2)I/O端口单独编址
这种编址方式不占用存储地址空间,所有的I/O端口单独构成一个I/O地址空间,靠专门的I/O指令进行端口访问。
8086将I/O端口单独编址从0000H~FFFFH64K空间。

8088/8086CPU的I/O编址方式
采用I/O独立编址方式(但地址线与存储器共用
地址线上的地址信号用M/TO来区分:
-I/O操作只使用20根地址线中的16根:A15~Ao
可寻址的I/O端口数为64K(65536)个
-I/O地址范围为0~FFFFH
IBM PC只使用了1024个I/O地址(0~3FFH)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