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Oracle RAC/ADG/OGG 等设计数据库双活方案,五方面知识点

1.基于Oracle数据库技术的容灾方案都有那些?各有何优缺点?应该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数据库容灾方案?

容灾向来是以RPO/RTO来定义其级别,所谓的双活只是业内对某种较高容灾级别的架构的俗称,根据不同的角度对其理解也有所偏差。那么基于此,本人暂且认为只要是两个数据中心同时能提供业务服务的就认为是所谓的双活。在这个前提条件下,从Oracle数据库本身的技术来讲,有这么几种方案。

■ 基于跨中心实现的远距离RAC架构。 

1)基于ASM冗余设计实现。 

2)基于存储集群化之后的分布式存储卷实现。

■ 基于Oracle ADG/OGG 实现的主备库架构。

我们先从大的方案比较:

1)从RPO角度来看,RAC方案可以做到理论上的绝对同步。ADG可以做到近似同步,但是一般用在异步场合。

2)从RTO角度来看,RAC方案可以做到理论上的秒级自动故障转移。ADG一般需要人工去实现备库切换,而且需要应用改变连接IP地址,重新启动。

3)从风险角度来看,RAC方案一旦实现距离拉伸,最大的风险在于远距离光纤条件下的节点之间的数据交互。而ADG方案就没有该风险存在。

4)从方案的复杂度来看,RAC方案理论上需要第三点的仲裁,需要双中心二层打通等复杂环境条件。而ADG和OGG方案只需要网络三层可达即可。

5)从投资成本来看,RAC方案实现距离的拉伸之后,需要的环境成本(网络条件、仲裁条件)等都需要较高的成本。ADG和OGG方案没有这些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实际上从容灾角度考虑(RTO/RPO),那么RAC方案一定是比ADG方案能实现RTO和RPO的更高目标,但是从成本和风险角度考虑,ADG又是最佳的选择。

那么撇开成本和风险,只考虑容灾目标的话,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对于RAC方案的两种不同存储架构的差异:

1)首先是实现难度及投资比较,ASM冗余设计架构的复杂度在于 ASM 层的设计。Oracle RAC 实例节点看到的共享盘是基于双中心存储实现的镜像策略,所有IO的读写分发是由ASM本身的冗余算法规则来决定的,DBA不仅仅要根据磁盘情况来设计合理的 Failure Group,而且需要结合第三方站点的网络存储卷来合理设计仲裁磁盘组的分配。更重要的是需要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指标(延时、稳定性等)进行复杂的性能、稳定性、灾难测试等来调整ASM的一些IO参数。基于分布式存储卷设计架构的复杂度在于整体架构的复杂度。

  • 1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