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高效的网络监控系统时,确保图像流畅无卡顿是至关重要的。尽管我们已经通过计算确认了理论上的带宽足够支持11台网络摄像机,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遇到了卡顿问题。这提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视频码流、帧率以及网络传输模式等基础概念,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和解决网络监控中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视频码流和帧率的概念,全双工与半双工传输模式的区别,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网络监控的稳定性和性能。
网络监控摄像机的图像会卡顿,但是自己算了带宽,一台网络摄像机占8M带宽,交换机百兆,接入11台,理论上100÷8=12.5台,一共接11台那么网络带宽是不是够了,但还会网络卡顿,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通常都能在外部找到原因,但是如果排除了外部因素,你应该怎么办呢?针对这些困惑,我们要先了解网络监控与涉及设备的基础概念。
一、什么是视频码流和帧率?
视频码流是视频文件编码后在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数据流量。也称为视频码率。是视频画面质量的最重要部分(摘自百度百科)。我们监控视频中码流的单位时间是1秒。1秒=1000毫秒(这个下面用)。
那么视频图像会不会像流水一样匀速地流过呢?肯定不是的。是通过帧来经过,帧是数据传输单位,每秒钟帧数 (用fps表示) 愈多,所显示的动作就会愈流畅。高的帧率可以得到更流畅、更逼真的视频动画。如果视频是每秒25帧,那每帧之间就有时间间隔。时间间隔可以计算为40毫秒。
那我们可以得知,发送和发送间隔的平均码率要小于发送视频帧时候的码率。帧,也分I帧,P帧,B帧。I帧通常是每个视频片段的第一帧,它的占量是最大的。
二、什么是全双工和半双工?
全双工传输是指交换机在发送数据的同时也能够接收数据,两者同步进行,这好像一条东西走向的宽阔马路,可允许两辆马车迎面通过,当马车A自东向西行驶,马车B自西向东行驶时,两车可以同时进行,互不影响,这个例子中宽阔的马路代表的就是全双工链路。目前的交换机都支持全双工。全双工的好处在于迟延小,速度快。
半双工就是指一个时间段内只有一个动作发生,举个简单例子,一根独木桥,同时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当有甲、乙两人从河岸两端迎面走过来时,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是一个人在桥头先停下来,等待另外一个人走过来后,再继续走过去,这个例子中独木桥代表的就是半双工链路。
早期的对讲机、以及早期集线器等设备都是实行半双工的产品。当数据流量较大时,工作在半双工模式的链路就会出现冲突、错包,最终影响了工作性能。因此半双工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全双工模式和半双工模式在网卡中的区别
1、在全双工模式下,8根线都要分别接到水晶头相应的线序位置上;
2、在半双工模式下,只需接4根线,参照T568B标准,一般使用1、2、3、6 线序位置上的四根线,即:橙白、橙、绿白、绿这四根线。橙白、橙 用于发送数据 ,绿白、绿 用于接收数据;
3、全双工模式下,网线最大可以达到100兆以上的速度。在半双工模式下,网线能达到的速度通常为10兆左右;
4、全双工模式的网线既可以工作于全双工模式,也可以工作于半双工模式;但半双工模式的网线不能工作于全双工模式;
5、在半双工模式下,多出来的两组线可以用来接电话线,比如:把“白蓝、蓝” 这组线分出来当电话线使用。在局域网网络布线中,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布线成本,一根双绞线同时当网线和电话线使用。
综上所述,网络监控系统的流畅性和稳定性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包括视频码流、帧率、全双工与半双工传输模式等。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诊断和解决监控过程中遇到的图像卡顿问题。智能分析网关V4系统以其强大的AI算法模型和实时视频流检测能力,为监控系统带来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和更快速的响应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算法网关视频分析网关将继续在监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其先进的AI功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监控解决方案。最终,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得监控系统更加可靠,为保障人们的安全和提升业务效率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