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crum培训中,经常有人问:故事点和时间怎么对应?忘记了那本书上曾经有个大牛举了个例子,把系统中最简单的一个功能时间作为故事基准点,比如一个网站登录功能,从开始到发布大概需要8小时也就是1个人天作为故事点。于是,在很多公司中默认以此为基准点。在之后的敏捷计划会议上直接用时间进行估算,甚至干脆把敏捷扑克中的一个点作为一个小时,反正自己知道这是个1:8的关系。
Mike大叔,曾经就此专门撰文指出:故事点和小时之间不存在等价关系;
或许我们可说,点数是工作量、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函数,SP=f(E,R,U)。重要的是,点数是关于工作量的估算。风险、不确定性、复杂度、未知因素以及其他相关的事,仅当他们会影响工作量时才应被包含进去。如果某些事确实很复杂,但却不会影响实现特性所花费的时间,那么复杂性就不应该对估算产生影响-这才是故事点。原文参见链接(
https://www.mountaingoatsoftware.com/blog/how-do-story-points-relate-to-hours)
在Scrum中故事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1 引起团队和PO之间的讨论,对于一些商业开发来说故事可以最为技术人员和客户沟通的桥梁,自始至终他们可以使用互相理解的语言进行沟通
2 故事是敏捷角色和仪式之间的唯一串联
3 故事能够充分的展示价值
4 相对估算,由于大部分的PO或者互联网中的产品经理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