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真的改变生活了吗?
2019年,何同学的一段关于5G的视频刷爆了网络,许多年轻观众看完之后热泪盈眶,仿佛5G的到来将掀起一场彻底的技术革命。
然而,几年过去了,5G真的如大家所期待的那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吗?很多人甚至觉得5G这几年已经“哑火”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5G的两个历史使命
有网友锐评,5G完成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使命:
- 大量国家资产通过5G的建设投入了华为手中。
- 改变了何同学的人生。
关于5G的误解
很多人对5G的理解其实存在很大偏差。大家以为5G的传输方式是手机直接通过5G基站连接到应用服务器(比如抖音的服务器),然而实际情况是,5G基站只是传输链条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数据传输主要还是依赖于光纤等有线网络。
很多人以为的5G传输方式是:
手机->5G基站->5G基站->5G基站……->抖音服务器
实际的5G方式是:
手机->5G基站->占据传输路径长度99+%的光纤介质->抖音服务器
再比如,大家都在期待5G的超低延迟,觉得以后玩游戏、看直播都能做到“零卡顿”,然而实际上,5G的低延迟主要指的是手机到基站之间的短距离传输,至于到远端的服务器,延迟问题依旧存在。
很多人以为的5G超低延迟是:
手机->5G低延迟->抖音服务器
实际的5G是:
手机->5G低延迟->5G基站
5G的五大挑战
5G技术本身的潜力是巨大的,但它要真正落地,还面临着五大挑战。
- 覆盖范围的成本
相比于4G,5G的信号覆盖范围要小得多。一个4G基站可以覆盖1公里,而5G基站只能覆盖300米左右。
中国为了4G的覆盖,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全球4G基站大约有500万+个,中国占据了340W+个,美国仅有20W个4G基站。在很多发达国家,运营商都是私营的因此对于偏远地区选择使用2-3G基站覆盖,不提供4G服务。如果中国想要把现有4G地区全部提供5G服务,那么需要340W4(按照最低4倍算实际4-8倍)=1360W个基站,5G基站的价格20-60W之间,我们同样按照能以4倍密度取代4G基站的5G基站大概48W左右,1360W48W=**6.5万亿元。如果有一定金融知识的人可能知道4万亿的威力…假设我们仅对人口密度大一些、行为活跃的35%的地区进行5G覆盖,那么成本依然高达2.2万亿
- 耗电成本
5G基站的功耗众所周知, 5G基站单系统的典型功耗分别为:华为3500W,中兴3255W,大唐4940W,而一般4G的单系统功耗仅为1300W,5G是4G的3倍。如果覆盖同样面积需要4倍于4G基站,因此5G单位面积耗电成本是4G的12倍。
只看耗电量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那么我们来看下实际的经济情况。**中国移动2018的电费开支是245亿元,中国移动2018年的利润为1177.81亿元。**我们依然在这里假设仅有35%4G覆盖地区会部署5G,那么耗电开销为245亿1235%=1029亿元。
- 接入承载网的扩容
大家通过科普已经知道了,所谓5G通信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光纤介质传输,那么问题来了。**我们4G有多少用户可以达到理论的100mbps呢?几乎都不能,为什么?**原因是使用人数多,造成接入承载网扛不住这么大的流量需求,导致大家的速率普遍在30-80mbps,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核心骨干网和接入承载网全部维持原样,仅仅把4G基站换成5G基站连一样的人会如何呢?答案是大家使用5G继续享用30-80mbps的速率,为什么?这就像水传输,前面的管道细长流速固定,最后出水口无论造的多大出水的量始终不变,因此接入承载网需要大规模扩容改造来迎合5G速率。
5G通信仅仅能解决手机->基站几百米的通信问题。因此这是第三个需要大工程改变的挑战。
- 用户成本与续航问题
目前5G套餐价格比4G高,但网速体验却不如预期,很多人选择观望。此外,5G对手机的续航挑战也非常大,想要真正普及,终端设备的性能还需要大幅提升。
- 5G的生态圈
5G要想真正改变生活,需要创造出“5G专属生态圈”,即只有通过5G才能实现的应用场景。很多人提到的VR、8K视频,甚至远程手术,都不完全依赖于5G,它们通过光纤+WiFi的方式已经可以实现。那么,5G到底能干什么?远程驾驶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车辆上无法布置光纤,因此5G在这种场景下具备独特优势。但除此之外,5G的杀手级应用还没有出现。
5G,到底有没有用?
总结来看,5G技术本身是先进的,但它的未来取决于以上这些挑战能否逐步解决。如果能解决这些问题,5G将会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引擎;如果不能,5G就会逐渐被人淡忘,变成一个失败的投资。
所以,为什么大家现在不再频繁讨论5G了?一方面是因为5G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无法同时像马斯克那样大规模发展低空卫星网络来替代5G,这让人们对5G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未来的通信世界,真的属于5G吗?
或许,5G在未来的某一天会迎来它真正的高光时刻,但目前,它仍在爬坡的路上。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