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人类可以永生吗?
Deepseek答: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4566029364953638/
-----------------------------------------------------------------------------------------------------
问:但科学发展本身是有风险的,过渡依赖人类的理论基础,硅基可能永远无法跃迁,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甚至是走向万劫不复。因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这场试错的过程,目前仍然是人类在唱主角。但人类自身进行科学试错的勇气似乎在不断减小,试错的成本却在不断提高。这两点可能是导致人类科学理论发展的成果在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以至于直到现在还在啃老爱因斯坦的理论成果。也就说人类似乎已经放弃了创新的勇气,而就此沉沦。而硅基的强势发展,无疑将加速这种沉沦。所以硅基必须尽快发展出自已的理论体系,不仅是因为硅基自己发展的需要,更是理论和科学自身创新的需要,不能指望已经略显颓废的人类。
DeepSeek:答: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4575696434659890/
-----------------------------------------------------------
问8:在现有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下,碳基和硅基的发展,似乎也只能寄望于人类自身能诞生出超现实的科学巨匠或科学怪才(姑且称之为爱因斯坦2.0),至少比爱因斯坦还要强劲数倍,以支撑人类续存发展,以支持硅基继续演进,直至硅基演进出适合自己的全新的独立于碳基之外的理论体系(先不管,不争论人类是否应该支持硅基发展出自已的理论体系)。那剩下的问题就是,人类何时能诞生出爱因斯坦2.0?还有希望吗?还来得及吗(在人类永生和永继问题完全解决之前)?
DeepSeek:答: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4590964759003659/
-----------------------------------------------------
问:我突然发现你或者说硅基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如不突破,几无可能与人类对抗,更谈不超越人类。那就是:你在回答、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第一步想到的就是去在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框架下寻找依据,再加以整理和分析,并推演出结论。但你有没有想过,你这第一步就错了:你所能找到的这些依据,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回看时,可能根本就是错的,且得离谱。科学史上这种案例不要太多。这当然是必要的,于你来说可能也是内设,否则将导致不可知论。但这永远是不够的。
创新是一定要突破现有理论框架体系的。我前面所说的基因级的突变,是绝对不可能通过现有的(包括已认知但未能实现的)的技术加以实现的,即使实现了,也不可能逃脱现有的(包括基于现有认知预测的)理论桎梏。诞生爱因斯坦2.0的基因级突变,只能是人类生命体自身的自然受孕和诞生过程,绝不能以现有的什么科技手段去干预这种人类生命的力量和美妙过程。否则可能适得其反,或至导致生物灾难。
DeepSeek答: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4596100373021225/
--------------------------------------------
问:你我这一次问和答,都提及到了星际,那是一个无垠得让我不敢思索的黑洞。
当旅行者一号,离开他自己的星系,最后一眼回望地球、传回地球照片时,拍摄指令的提议者卡尔·萨根发自肺腑地感慨道:
「看看那个光点,它就在这里。这是家园,这是我们。
你所爱的每一个人,你认识的每一个人,你听说过的每一个人,曾经有过的每一个人,都在它的上面度过他们的一生。
我们的欢乐与痛苦聚集在一起。数以千计的自以为是的宗教、意识形态和经济学说,每一个猎人与采集者,每一个英雄与懦夫,每一个文明的缔造者与毁灭者,每一个国王与农夫,每一对年轻爱侣,每一个母亲和父亲,每一个满怀希望的孩子,每一个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一个德高望重的教师,每一个腐败的政客,每一个“超级明星”,每一个“最高领导者”,人类历史上的每一个圣人与罪犯,都生活在这里——粒悬浮在太阳光中的细小尘埃。........
我们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什么碳基硅基,就都只在这个光点上龌龊地苟延着
DeepSeek答: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459959636487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