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起源
教育最早《孟子尽心上》,分开解释许慎《说文解字》

著作 人物 地位
《孟子.尽心上》 孟子 我国“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和使用(连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说文解字》 许慎 最早把“教”和“育”分开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西方 Educare; Education;前缀e-(向外、出来),“引出”、“将学生的天资引导出来”、“潜质引发”

2、“教育”的日常用法
过程n(最基本),方法v,社会制度官方

用法 例句
(1)过程(n) 最基本的用法。例:我从这部电影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最基本的用法)
(2)方法(v) 例: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3)社会制度 一般出现在官方文件中,(1)“教育是振兴地方经济的基础”(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4)活动 教育学生是教师的职责

3、教育的定义(广义、狭义、更狭义、个体、综合)
(1)广义的教育
概念: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被称为教育的三合力。另外,广义教育还包括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的教育。
日常生活教育的特点:自发性、传统性、异质性;
非日常生活教育(学校教育)的特点:自为性、创造性、同质性。
(2)狭义的教育 (学校教育)

  • 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 广义教育与狭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有无计划性广义教育无计划性,狭义教育有计划性。
  •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机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教职人员承担教育义务,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系统的教育活动。
  •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的结果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3)更狭义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德育)
(4)个体角度: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这种说法有点错误)
(5)综合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该概念强调教育的实践性、耦合的过程、动力性、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4、拓展延伸:谢弗勒《教育的语言》关于教育的定义
根据谢弗勒的分析,教育语言由三种形式构成:教育术语、教育口号、教育隐喻。

教育语言
教育术语
规定性定义
描述性定义
纲领性定义
教育口号
教育隐喻

(1)教育术语(分为: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规定自己创制,描述现实,纲领理想

  •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就是不管别人觉得教育是什么样的,我认为的教育就是这样的。例如: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
  • 描述性定义:描述性是实然(现实),教育实际上是怎样的,对它进行描述。例如:教育是一种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 纲领性定义:纲领性是应然(理想),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例如: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

(2)教育口号

例子:“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
“素质教育”。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我们教儿童而不是学科”。

(3)教育隐喻(比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清木!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