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目标:
幼儿与同伴之间展开交往活动能够为儿童社会化开展提供天然的客观环境,对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显著的功效。同时在幼儿情感发展、亲近社会以及对活动参与程度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与幼儿同伴关系、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关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找出了在整个交往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了带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教育策略,为幼儿社会性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摘要
第一章 同伴关系的概述
1.1同伴关系的含义
1.2幼儿同伴关系的特点
第二章 同伴关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1有助于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2.2有助于促进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
2.3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第三章 同伴关系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以自我为中心
3.2表现不合群
3.3存在攻击性行为
3.4有多动症的倾向
第四章 如何建构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4.1幼儿园教育是培养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途径
4.1.1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增加交往机会
4.1.2开展分享活动,交给幼儿交往的方法
4.1.3举办节日活动,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4.2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提高
4.2.1家长应努力成为幼儿的良师益友
4.2.2家长应给幼儿自主选择玩具、同伴、活动的范围
4.2.3家长应留给幼儿自由支配的时间
第五章 结论
课题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研究步骤
(1)翻阅资料,确定论文题目;
(2)收集相关知识,并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提交论文标题和开题报告;
(3)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分析幼儿冲突行为产生的原因,进一步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4)与课题指导老师交流,确定论文结构。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调查幼儿社会性发展及幼儿同伴关系的相关文献,为论文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
(2)观察法
随机抽取幼儿园某大班,对幼儿班级中的幼儿进行熟悉与前期观察,其后对班上的幼儿进行同伴提名,以及相关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的关系。
3.研究措施
(1)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2)整合相关资料,听取老师意见,在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拓宽研究思维、深入研究角度完成论文;
(3)参考各种文献,不断进行到删减或补充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