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量子计算(QC)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突破,显示出量子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商业应用的不断拓展。在iCV TAnk近期发表的一篇报告中,团队从制度进步、产业生态、投融资形势、总结与展望四个方面对量子计算领域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分析。
此篇报告回顾了上半年量子芯片、量子算法、量子云平台等量子计算领域的重要成果和事件,全面分析了2023年上半年全球范围内量子计算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从技术、市场和政策三个方面梳理和评估了量子计算产业的主要特征和挑战(如量子纠错、大模型、云平台、芯片、融资、政府支持、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竞争等),并展望了下半年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综合考量后,团队评选出了上半年的10大量子计算科技进展
报告团队统计了来自《自然》、《物理评论快报》、《自然·通讯》、《自然·物理学》、《自然·光子学》、《PRX Quantum》、《科学》、《纳米快报》、《ACS Nano》等国际知名期刊的相关论文,梳理并归纳量子计算领域下属子模块,关键词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材料、量子比特和量子存储。
自2023 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涉及量子计算的文章数量共计 171 篇。
从通讯作者的发表机构所属国家来看,美国以86篇论文的数量遥遥领先,占发表论文总数的43%。这反映了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科研实力和活跃程度。中国排名第二,共发表论文 18 篇,占 9%,显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不断发展和重要贡献。其他国家如日本、德国、英国等也有多篇论文发表,说明这些国家在全球量子计算研究中较为活跃,在一些特定领域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上图从量子比特数量、量子比特质量、软件算法、人才培养、业务合作和未来规划等多个维度对上市公司进行了评估。评价标准的分数介于 0 和 1 之间,其中 1 代表该维度的最高进步水平,0 代表相应维度的有限进步。
在科研面,报告团队还列举分析了量子纠错、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相关科研成果。
- 量子纠错:企业与研究机构共同创造,推动绩效提升
2023 年上半年,研究人员利用辅助量子比特、错误缓解方法和扩展表面码逻辑量子比特等技术,有效降低了错误率和容错阈值,提高了量子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些技术为实现容错量子计算提供了关键技术。他们还探索了不同类型的纠错方法和策略,为量子比特纠错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AI/ML:量子模型与大模型的融合开拓了新的思维方式
这些成果对促进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工智能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尚未完全展开,它在解决智能问题、情感和人机交互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然而,现阶段量子计算与大型人工智能模型的融合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如如何克服量子系统的噪声和不稳定性、如何适应不同类型的人工智能任务和数据、如何评估和验证量子计算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越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