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团队如何探索商业化落地?这家语音AI公司用十年科学试验打了样

白交 发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现在,大家都在谈硬科技创新、产学研转化。AI作为最引人注目的赛道之一,通常有两种发展模式:互联网及传统行业巨头,利用自身业务与资源优势,通...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白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现在,大家都在谈硬科技创新、产学研转化。

AI作为最引人注目的赛道之一,通常有两种发展模式:

  • 互联网及传统行业巨头,利用自身业务与资源优势,通过AI降本增效、拓展新应用。

  • 科学家创业,从零探索实验室技术的商业化路径,打造全新的产品、方案及商业模式。

AI虽然前景广阔,但技术和市场却是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

不可否认的是,在深度学习驱动的第三轮AI浪潮之初,有一些科研人员从实验室冒险出走,先后成立了旷视、云知声、商汤、云从、地平线、寒武纪等,陆续发展成为AI独角兽,当中有企业已成功上市……

科学家创业,有着他们独特的技术优势,也面临着特有的商业化挑战。

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只是必要的基础条件,商业化洞察和执行力很关键,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大方向。

以语音赛道为例,这当中也有这样一家公司案例值得关注。

ecd49e6c38e1267e2472d26e89b9eeaa.png

云知声,十年时间,在智能语音赛道上发展为估值近百亿的AI独角兽,如今商业模式比较清晰,聚焦于智慧物联智慧医疗两大业务。

创业之初,团队80%均为中科大、中科院的AI博士,他们抱负很高,打算用自己所学,推动整个产业发展。

甚至于,直接将这种理想抱负体现在公司名称上——

云知声,从语音技术切入,在云端构建感知和认知智能,推动产业升级。

如今站在云知声十年发展节点上,以它为样本,聊聊科研团队如何以科学态度探索到AI技术商业化落地发展之路。

云知声,理工男的文艺构想

十年前,深度学习在视觉评测中初露锋芒,在语音识别技术上也刚刚取得突破,第三次AI产业浪潮开始悄然滋长。

少部分科研人员看到了当中技术的商业价值决定创业。

中科院出身梁家恩博士就是其中之一。

当时他在语音技术的研究积累已经超过十年,在产业应用上也有五年以上的实战经验。与他同行的,基本上都是中科大、中科院AI专业的博士。

或许正是因为团队深厚的科研和理工背景,“云知声”这样略有诗意的公司名,直接让大众摸不着头脑。

如今回想起来,梁家恩博士笑了笑说,当时有人觉得很奇怪,有人觉得这个词有些文艺范。

但其实这个生造的词,蕴含着他们创始团队由点及面对技术及产业的思考和洞察。

,未来智能一定在云端上实现集大成;,代表了从感知到认知的智能体系;,则是以这个团队最擅长的语音技术作为切入点。

b1177d05f02787c7f939711ca6461e22.png

这些论断放在现在看似平常,但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