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之传输层(UDP,TCP)习题集及详细题解

计算机网络之传输层(UDP,TCP)习题集及详细题解

一、名词解释(共4题,7.2分)

1. (名词解释) GBN

GBN是“Go-Back-N”(回退N)的缩写,它是一种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协议,用于在不可靠的通信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在GBN协议中,发送方维护一个窗口,用于发送未经确认的连续帧。如果发送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某个帧的确认,它会停止发送新的帧,并从最早的未确认帧开始重传整个窗口内的所有帧。

2. (名词解释) 可靠数据传输

可靠数据传输指的是网络协议能够确保数据正确、完整地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的能力。在可靠数据传输中,如果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出错或被篡改,协议能够检测到这些问题,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重传数据)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3. (名词解释) UDP

UDP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缩写,它是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用于在IP网络中发送数据包。UDP提供了一种简单、低开销的数据传输方式,但它不保证数据包的可靠交付,也不保证数据包的顺序。UDP常用于实时应用,如视频会议和在线游戏,因为这些应用对速度的要求高于可靠性。

4. (名词解释) SR

SR是“选择重传”(Selective Repeat)的缩写,它也是一种自动重传请求(ARQ)协议,用于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与GBN不同,SR协议允许发送方仅重传那些确实没有被正确接收的帧,而不是重传整个窗口内的所有帧。接收方有一个缓冲区,用于存储乱序到达的帧,直到所有帧都能按正确的顺序交付给上层应用。

二、单选题(共31题,55.8分)

5. (单选题) 下面关于端口和套接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提供面向连接服务的服务器可以同时支持多个并行的套接字
B UDP和TCP的端口号不能冲突
C 传输层通过端口号向上层提供多路复用功能
D TCP套接字是由源IP地址、源端口号、目标IP地址和目标端口号共同标识的

答案:B

端口号是传输层服务访问点,用于区分主机内不同的进程或应用程序。在TCP/IP模型中,UDP和TCP协议分别维护自己的端口号空间。这意味着UDP和TCP可以使用相同的端口号而不会冲突。例如,UDP协议的53端口通常用于DNS服务,而TCP协议也可以同时使用53端口提供DNS服务。因此,同一个端口号可以同时在UDP和TCP中注册,它们是相互独立的。这一点体现了传输层的多路复用(multiplexing)功能。

6. (单选题) 小于___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

小于1024的TCP/UDP端口号已保留与现有服务一一对应,此数字以上的端口号可自由分配。

在TCP/UDP网络协议中,0到1023的端口号被称为“知名端口”(Well-known ports),这些端口号一般被分配给特定的服务和应用程序,例如HTTP通常使用端口80,HTTPS使用端口443,而FTP使用端口21。1024到49151的端口号被称为“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通常被应用程序使用,但可以较容易地申请和注册。49152到65535的端口号被视为“动态”或“私有”端口(Dynamic or private ports),可由任何用户或应用程序自由使用,不需要注册。

7. 数据段的TCP报头中为什么包含端口号?( )

A 标识接收或转发数据段时应使用的交换机端口
B 确定封装数据时应使用的第 3 层协议
C 指示转发数据段时应使用的正确路由器接口
D 让接收主机转发数据到适当的应用程序

正确答案是 D。

TCP报头中包含端口号的原因是为了让接收主机能够将数据转发到适当的应用程序。端口号是传输层协议的一部分,用于指示目标计算机上的特定应用程序。每个应用程序通过监听特定的端口来接收定向到它的数据。这样,当数据到达一个主机时,通过检查数据包内的端口号,操作系统可以将数据转发到绑定到该端口的正确应用程序。这个过程是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的核心,允许多个网络应用程序同时在单个物理主机上运行。

其他选项的解释如下:

  • A 选项错误,因为端口号与交换机端口无关,它们是网络层设备,处理物理和数据链路层,不涉及到传输层的端口号。
  • B 选项错误,因为端口号并不决定封装数据时使用的第3层协议,这通常由IP协议头部确定。
  • C 选项错误,因为端口号不涉及到数据段在网络中的路由选择,这由IP地址和路由协议处理。
8. (单选题) 假设TCP发送方先后发送了报文段1、2和3,但TCP接收方收到报文段的顺序却是1、3、2,假设接收方每收到一个报文段都返回一个确认报文,则接收方3次收到报文后返回的确认分别是( )
  1. 第一次发送报文段1,接受方返回对报文段1的确认
  2. 第二次发送报文段2,超时要重新发送报文段2,发送对1的确认
  3. 第三次的时候报文段3已经传过来了,发送对报文段3的确认
  4. 第四次发送对报文段2的确认

所以是第一次对1确认,第二次对1确认,第三次对3确认

9. (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实现一个可靠协议必须要有的机制的是( )

A 滑动窗口机制
B 查错或纠错机制
C 序号和确认机制
D 超时重传机制

实现一个可靠的通信协议,如TCP,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机制:

  1. 序号和确认机制:这是基础的可靠传输机制,通过序号标记每个数据包,并通过确认机制确认收到的数据包。
  2. 查错或纠错机制:通过校验和或其他错误检测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
  3. 超时重传机制:如果发送方在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对发送的数据包的确认,它会重新发送数据包,这是可靠传输中处理丢包情况的关键机制。
  4. 滑动窗口机制:这一机制用于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确保网络不会因为发送方发送数据过多而超出接收方的处理能力。虽然滑动窗口机制对于高效和稳定的数据传输很重要,但它不是实现最基本的“可靠传输”所必需的。

滑动窗口机制主要用于控制发送的数据量以匹配接收方的处理能力和当前网络条件,从而提高网络效率和降低丢包几率,但它并不直接涉及到数据的可靠性保证。因此,如果题目问的是“必须要有的机制”以实现基本的可靠性(即确保数据正确、完整地传达),那么:

答案是 A. 滑动窗口机制,因为它不是可靠性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而是优化传输效率和控制流量的机制。

10. (单选题) 下列关于选择性重传协议的发送窗口和接受窗口的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 都为1
B 只有接收窗口大于1
C 只有发送窗口大于1
D 都大于1

选择性重传协议(Selective Repeat ARQ)是一种高效的错误控制策略,用于确保在可靠的数据传输中,仅重传那些丢失或损坏的数据包,而不是像停止等待协议或滑动窗口协议的Go-Back-N那样重传一系列数据包。

在选择性重传协议中,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大小都大于1,这是其设计的基本要素:

  • 发送窗口大于1:允许发送多个数据包而不需要等待每个包的确认。这样做可以有效提高链路的利用率,因为它减少了因等待确认而产生的空闲时间。
  • 接收窗口大于1:允许接收方接收并保留非顺序到达的数据包,直到丢失的数据包被正确接收和确认。接收窗口必须足够大,以便能够存储这些未按序到达的数据包。

因此,对于选择性重传协议,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都必须大于1,以支持其核心功能——即只重传那些未被正确接收的数据包,而不是重传一大批连续的数据包。这种方法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传,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
D. 都大于1

11. (单选题) 关于面向字节流传输服务,以下哪一项描述是错误?

A 传输层负责拆分和拼装字节流
B 传输层可以将任意长度字节流封装成一个传输层报文
C 应用层可以提供任意长度字节流
D 应用层提供一串无结构字节流

面向字节流的传输服务,如TCP,为应用层提供连续、无结构的字节流传输方式。在这种模式下,传输层和应用层的行为如下:

A. 传输层负责拆分和拼装字节流:这是正确的。传输层会根据需要将来自应用层的长字节流分割成适合网络传输的大小的数据包,并在接收方进行重新组装。

B. 传输层可以将任意长度字节流封装成一个传输层报文:这是错误的。虽然理论上传输层可以处理任意长度的数据,但实际上,传输层报文的大小受到底层网络层(如IP层)的最大传输单元(MTU)的限制。超过MTU大小的数据需要在传输层进行分段。

C. 应用层可以提供任意长度字节流:这是正确的。应用层可以生成任意长度的数据流,传输层负责适当地分段这些数据。

D. 应用层提供一串无结构字节流:这是正确的。在面向字节流的服务中,应用层数据被视为连续的字节流,没有内在的结构;结构的解释由应用层的逻辑决定。

因此,错误的描述是:

B. 传输层可以将任意长度字节流封装成一个传输层报文,因为实际上,传输层报文的封装会受到MTU的限制。

13. (单选题) 有关端口的概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16位的端口号标志
B 分为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和客户端使用的端口
C 是用来实现复用和分用功能的
D 具有全局意义

端口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抽象概念,主要用于区分一台主机上的不同服务或进程。关于端口的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1. A. 使用16位的端口号标志:这是正确的。端口号是一个16位的数字,允许从0到65535。
  2. B. 分为服务器端使用的端口和客户端使用的端口:这也是正确的。通常,服务器端会使用特定的、通常是固定的端口号(如HTTP服务的80端口),而客户端则使用临时的端口号。
  3. C. 是用来实现复用和分用功能的:这是正确的。端口号允许一台主机上的多个网络应用同时使用同一个网络连接,实现复用和分用功能。
  4. D. 具有全局意义:这是错误的。端口号的意义仅在单个主机内部是有意义的,用于区分该主机上的不同进程或应用程序。端口号本身不携带关于其在全球范围内所属服务的信息,也不能跨越多台机器。全球意义的概念适用于例如IP地址这样的标识符,它确实在整个互联网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

因此,错误的描述是:

D. 具有全局意义

14. (单选题) 若数据链路层采用了GBN协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10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6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解析】根据GBN协议的特点,接收方只对按序到达且正确(无误码)的帧发送确认帧。题中所述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10的帧,但在重传计时器超时时只收到接收方针对0、2、3、6号帧的确认,这表明接收方已经收到按序到达且正确的编号为06的帧,并针对06号帧给发送方依次发回了确认,发送方只收到0、2、3、6号帧的确认,只能表明针对1、4、5号帧的确认丢失了,但这并不会引起发送方对1、4、5号帧的超时重传,因为收到6号帧的确认就足以说明接收方正确接收了06号帧;但编号为7的帧可能未按序到达接收方,也可能丢失,还可能出现误码,因此接收方不会针对7号帧给发送方发回确认,这将导致发送方对7号帧的超时重传,而7号帧后续的已发送的810号帧不管是否到达接收方,都会被发送方重传,也就是发送方会重传710号帧,答案是4。

15. (单选题) TCP报文段首部的16进制为04 85 00 50 2E 7C 84 03 FE 34 D7 47 50 11 FF 6C DE 69 00 00,则这个TCP报文段首部中目的端口的值(16进制数)为

答案为:00 50

首部固定部分(20 Bytes)中,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各占2个字节,分别写入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16. (单选题) 关于TCP连接,以下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 TCP连接可以实现双向字节流传输过程
B 每一方向传输的TCP报文中可以同时携带发送给对方的数据和确认信息
C TCP需要为每一传输方向单独建立连接
D 任何一端既可接收数据,也可发送数据

分析TCP连接的特性,我们可以澄清每一选项的正确性:

  1. A. TCP连接可以实现双向字节流传输过程:这是正确的。TCP支持全双工通信,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同时传输。
  2. B. 每一方向传输的TCP报文中可以同时携带发送给对方的数据和确认信息:这也是正确的。TCP报文头部包含确认ACK位,可以在传输数据的同时确认接收到对方之前的数据。
  3. C. TCP需要为每一传输方向单独建立连接:这是错误的。TCP连接是全双工的,这意味着一旦建立连接,数据可以在同一连接上双向传输。并不需要为每个方向单独建立连接。
  4. D. 任何一端既可接收数据,也可发送数据:这是正确的。如前所述,TCP支持全双工通信,允许连接的两端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因此,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C. TCP需要为每一传输方向单独建立连接

17. (单选题) 请参见图示。图中显示的是两台主机之间的 TCP 初始数据交换。假设初始序列号为 0,如果数据段 6 丢失,确认 2 中将包含哪个序列号?

A 1851 B 3430 C 3431 D 185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数据段6丢失,接收方不会发送数据段6的确认。因此,确认2将是针对数据段5的确认。我们需要计算到数据段5结束时的累积数据大小,然后加1,得到确认2中的序列号。

所以答案 = 3431

18.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设置传输层的原因()

A 传输网络不能提供按序可靠的传输服务
B 网际层提供的传输服务与应用层要求的传输服务之间存在差距
C 应用层要求进程间可靠按序可靠传输服务,网际层只能提供终端间IP分组尽力而为传输服务
D 路由器采用数据报交换方式转发IP分组

传输层的主要目的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的应用程序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通信服务。它解决了网际层提供的服务与 application 层需求之间的差距。因此,选项B、C都是设置传输层的合理原因。

选项A提到传输网络不能提供按序可靠的传输服务,这也是传输层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传输层协议如TCP确实提供了按序可靠的传输服务。

选项D提到路由器采用数据报交换方式转发IP分组,这实际上是网络层的工作方式,而不是设置传输层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是:D

19. (单选题) 若主机甲和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双方持续有数据传输,数据无差错和丢失。若甲收到一个来自乙的TCP报文段,该段的Seq=1012,Ack=2046,该段的有效载荷是100字节,则甲立即发送给乙的TCP报文段中Seq和Ack分别是

甲在发送数据之前,明确两个信息:1. 段序号为 1012,说明乙发给甲的数据段起始字节序号为1913,有效载荷长度为100,说明该数据段的长度为100,那么甲下次需要的数据段的序号就是1012+100=1112;2. 乙发给甲的确认序号为2046,说明乙这次需要甲发送的数据段的起始字节序号为 2046。获取这两个信息后,甲即可确定要发给乙的序号为2046(从乙的确认序号获知),确认序号为 1112(希望下次乙能够发送首字节序号1112的数据段过来)。

20. (单选题) 以下哪一项与传输层面向连接服务无关

A 两端之间传输数据前存在协调过程
B 提供两端之间按序可靠传输服务
C 两端之间建立传输路径
D 两端之间分配相关资源

分析各选项与传输层面向连接服务的相关性,可以理解如下:

  1. A. 两端之间传输数据前存在协调过程:这与面向连接服务有关,因为在开始数据传输之前,通信双方必须进行一定的协商和协调,如在TCP协议中的三次握手过程。
  2. B. 提供两端之间按序可靠传输服务:这也与面向连接服务有关,特别是TCP协议,它确保数据的按序到达和可靠传输。
  3. C. 两端之间建立传输路径:这与传输层的面向连接服务无关。在传输层,路径的建立并不是由传输层直接管理,而是由网络层处理,例如通过IP路由来确定。传输层主要负责在已建立的连接上处理端到端的数据传输。
  4. D. 两端之间分配相关资源:这与面向连接服务有关,因为在建立连接时,系统可能需要分配缓冲区、端口号等资源来维护这个连接。

根据以上分析,与传输层面向连接服务无关的选项是:
C. 两端之间建立传输路径

21. (单选题)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如果发送窗口的尺寸大于1而接收窗口的尺寸等于1时,属于( )

A 选择重发协议
B 争用协议
C 回退N步协议 (连续重发协议)
D 停止等待协议

在滑动窗口协议中,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尺寸关系决定了协议的类型和行为:

  1. A. 选择重发协议(Selective Repeat ARQ):在这个协议中,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都大于1。接收方可以接收并缓存乱序到达的分组,只重传丢失或损坏的分组
  2. B. 争用协议:这通常不是描述滑动窗口协议的术语,而是与网络访问控制(如CSMA/CD等)相关的术语。
  3. C. 回退N步协议(又称连续重发协议)(Go-Back-N ARQ):在这个协议中,发送窗口可以大于1,允许发送多个分组而不等待确认,但接收窗口通常为1,意味着接收方只接收按序的下一个期望分组,并在收到乱序分组时不会缓存它们,而是简单地丢弃
  4. D. 停止等待协议(Stop-and-Wait ARQ):在这种协议中,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尺寸都是1。发送方在收到每个分组的确认后才发送下一个分组。

根据题目中描述的情况——发送窗口的尺寸大于1而接收窗口的尺寸等于1——这符合回退N步协议的特点。发送方可以发送多个分组,但接收方只能接受并确认当前期望的分组,如果接收到任何乱序分组,则不进行缓存处理,并要求发送方从出错点重新开始发送。

因此,正确答案是:
C. 回退N步协议

滑动窗口协议有

  1. 停止等待协议,发送窗口=1,接受窗口=1;
  2. 后退N帧协议,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3. 选择重传协议,发送窗口>1,接收窗口>1。
22. (单选题) 数据链路层采用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3号数据帧,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

选择重传协议中,接收方逐个地确认正确接收的分组,不管接收到的分组是否有序,只要正确接收就发送选择ACK分组进行确认。因此选择重传协议中的ACK.分组不再具有累积确认的作用。这点要特别注意与GBN协议的区别。

综上,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那么重传的就是0、2两个数据帧。

  • 那3号数据帧呢?
  • 3号数据帧也要重传,但是这个题目说的是“0、2号依次超时,压根没有提3号帧的事情。
23. (单选题) 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建立了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B,4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号为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收到第1和第3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多少?

累计确认

累计确认(Cumulative Acknowledgment)是TCP(传输控制协议)中的一种机制,用于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在TCP中,每个数据段(segment)都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用于标识该数据段中的第一个字节。接收方在收到数据段后,会发送一个确认(ACK)信号给发送方,这个确认信号包含一个确认号,用于告诉发送方它期望收到的下一个数据段的序列号。
累计确认的意思是,接收方会对它收到的最后一个连续数据段的序列号进行确认,这个序列号之前的所有数据段都被假定为已经成功接收。即使接收方在发送确认之前已经收到了后续的数据段,它也会基于已经按顺序接收到的最后一个数据段进行确认。这样,发送方就知道直到确认号所指的序列号为止的数据都已经成功到达接收方,而无需为每个接收到的数据段单独发送确认。
例如,如果发送方发送了序列号为1到1000的数据段,而接收方按顺序接收了序列号为1到500的数据段,然后丢失了序列号为501到1000的数据段,但后来又收到了序列号为1001的数据段,接收方会发送一个确认号为501的确认,表示它期望收到序列号为501的数据段。这样,发送方就知道序列号为1到500的数据段已经被成功接收,而序列号为501到1000的数据段需要重传。
累计确认机制有助于减少网络中的确认消息数量,并允许发送方更有效地管理其重传策略,从而提高TCP的效率。

序号字段——占 4 字节。TCP 连接中传送的数据流中的每一个“字节”都编上一个序号。序号字段的值则指的是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
第一段序号是200
第二段是500=200+300(B)
第三段是900=500+400(B)。
主机乙仅正确收到第1段和第3段,由于TCP是累积确认,所以即使收到了第3段,没收到第2段下一个确认序号依然是200+300=500,也就是依旧等待发送方发送序号为500的TCP段,也就是第2段。

三、多选题

25. (多选题) 下列哪些关于TCP 报头的陈述不准确?

A TCP 段头被用来确定数据段应被传递到的套接字
B TCP 段头不包含数据段总长度有关的信息
C TCP 段头允许接收端标记到目前为止接收了什么数据和可达的缓冲空间
D TCP 段头有校验位,用来保护有效载荷
E TCP 段头包含确定TCP 数据段的源和目的地的数据

正确答案是:ACE
在讨论TCP报头的这些陈述时,我们可以逐一分析每个陈述的准确性和可能存在的误解:

  1. TCP 段头允许接收端标记到目前为止接收了什么数据和可达的缓冲空间:
    • 部分正确和部分不准确:TCP头部确实包含了确认号(ACK number),该号码用于告知发送方接收方已成功接收到的数据。然而,描述中的“可达的缓冲空间”部分并不准确。TCP头部包含一个“窗口大小”字段,该字段告诉发送方接收方的缓冲区还可以接受多少数据(即接收窗口大小),而不是已达到的缓冲空间。这是一个用来实现流控制的机制。
  2. TCP 段头被用来确定数据段应被传递到的套接字:
    • 不准确:TCP段头本身包含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号,这对于识别数据应该发送到哪个应用程序或服务是必要的。然而,将数据传递到正确的套接字是操作系统内部的网络堆栈的责任,这一过程不仅仅由TCP段头直接决定,而是操作系统使用这些端口号来将数据流定向到正确的套接字
  3. TCP段头有校验位,用来保护有效载荷:
    • 不准确:TCP头部确实有一个称为“校验和”(checksum)的字段,其目的是检查整个TCP段(包括头部和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或损坏。然而,描述中使用“校验位”可能使人误解,因为它并不仅仅是一位,而是一个更大的字段(通常是16位)。此外,校验和并不保护数据免受恶意修改,只能检测到错误。

四、填空题

26. (填空题) 主机甲乙之间已建立一个TCP连接,每个TCP报文段最大长度为1000字节,若主机甲的当前拥塞窗口为4000字节,在主机甲向乙连续发送2个最大段后,成功收到主机乙发送的第一段的确认段,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则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____

第一个段的确认段中通告的接收窗口大小为2000字节,即表明在接受到第一个报文段后,还有2000字节的缓存空间可用。由于发送方发送了二个报文段,第二个段将占用剩下的2000字节中的1000字节,即一共还有(2000-1000=1000)字节,因而此时主机甲还可以向主机乙发送的最大字节数是1000字节。

27. (填空题) 以太网的数据帧封装中,包含在TCP段中的数据部分最长应该是____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析
以太网数据帧最长是 1518 字节
目的地址:6
源地址:6
协议:2
IP 头最小:20
TCP 头最小:20
CRC:4

=> 1518 − 6 − 6 − 2 − 20 − 20 − 4 = 1460 字 节 1518 − 6 − 6 − 2 − 20 − 20 − 4 = 1460 字节 151866220204=1460

28. (填空题) 一个链路带宽为4kbps,传播延迟为20ms,要使停止等待协议的信道利用率至少为50%,帧的大小应该不小于____比特

reference: CSDN:深入探讨——信道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指发送方在一个发送周期的时间内,发送有效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占整个发送周期的比率。
例如:发送方从一开始发送数据,到收到第一个确认帧为止,称为一个发送周期 T T T。发送方在这个周期内共发送 L L L比特的数据,发送方的传输速率为 C C C,则发送方用于发送有效数据的时间为 L C \frac{L}{C} CL。则在这种情况下,信道的利用率为 μ = L / C T \mu = \frac{L/C}{T} μ=TL/C
上述中 L L L C C C都好理解,一般题目都会直接给。但发送周期 T T T就不是直接给的了,需要我们就某种协议而计算了。

设C为数据传输率,L为帧长,R为单程传播时延
停止-等待协议的信道利用率 = L C L C + 2 R = L L + 2 R C \frac{\frac{L}{C}}{\frac{L}{C} + 2R} = \frac{L}{L + 2RC} CL+2RCL=L+2RCL

本题考查停-等协议的效率计算问题,当发送一帧的时间等于信道传播延迟的2倍时,信道利用率是50%。或者说,当发送一帧的时间等于来回路程的传播延迟时,效率将是50%。本题中,往返传播时间为20μm×2=40μm,发送速率是4000b/s,即发送1位需0.25μm。40μm÷0.25μm/b=160b。所以,帧大于160位时,采用停-等协议才有至少50%的效率,答案是160。

  • 27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5
    评论
评论 5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