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底层数据结构

1.动态字符串SDS

由于C语言字符串存在如下的一些问题:

  • 获取字符串长度需要通过运算
  • 非二进制安全
  • 不可修改

Redis构建了一种新的字符串结构,称为简单动态字符串(Simple Dynamic String),简称SDS

SDS的源码如下:

需要注意的是,redis6.0版本之前没有alloc这个属性,而是使用的free属性,表示未使用的字节数,两者相差不大,都能通过计算得到对方。

struct __attribute__ ((__packed__)) sdshdr8 {
    uint8_t len; /* buf已保存的字符串字节数,不包含结束标示*/
    uint8_t alloc; /* buf申请的总的字节数,不包含结束标示*/
    unsigned char flags; /* 不同SDS的头类型,用来控制SDS的头大小
    char buf[];
};

一个包含字符串“name”的sds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SDS的一些特性。

1.1.常数复杂度获取字符串长度

因为C字符串并不记录自身的长度信息,所以为了获取一个C字符串的长度,程序必须遍历整个字符串,对遇到的每个字符进行计数,直到遇到代表字符串结尾的空字符为止,这个操作的复杂度为O(N)。

而对于如图1-1所示的SDS结构而言,只需要访问字符串的len属性,就可以以O(1)的复杂度知道字符串的长度。

其中,设置和更新SDS长度的工作是由SDS的API在执行时自动完成的,使用SDS无须进行任何手动修改长度的工作。

1.2.杜绝缓冲区溢出

SDS的空间分配策略完全杜绝了发生缓冲区溢出的可能性:当SDS API需要对SDS进行修改时,API会先检查SDS的空间是否满足修改所需的要求,如果不满足的话,API会自动将SDS的空间扩展至执行修改所需的大小,然后才执行实际的修改操作,所以使用SDS既不需要手动修改SDS的空间大小,也不会出现前面所说的缓冲区溢出问题。

1.3.SDS的内存分配策略

SDS通过申请的空间解除了字符串长度和底层数组长度之间的关联:在SDS中,buf数组的长度不一定就是字符数量加一,数组里面可以包含未使用的字节,即alloc>len。通过这一特性,SDS实现了空间预分配和惰性空间释放两种优化策略。

空间预分配

SDS通过未使用空间解除了字符串长度和底层数组长度之间的关联:在SDS中,buf数组的长度不一定就是字符数量加一,数组里面可以包含未使用的字节,而这些字节的数量就由SDS的free属性记录。通过未使用空间,SDS实现了空间预分配和惰性空间释放两种优化策略。

  • 如果对SDS进行修改之后,SDS的长度(也即是len属性的值)将小于1MB,那么程序分配和len属性同样大小的未使用空间,这时SDS的alloc属性为2倍的len属性。
  • 如果对SDS进行修改之后,SDS的长度将大于等于1MB,那么程序会分配1MB的未使用空间。

通过空间预分配策略,Redis可以减少连续执行字符串增长操作所需的内存重分配次数,将连续增长N次字符串所需的内存重分配次数从必定N次降低为最多N次。

惰性空间释放

惰性空间释放用于优化SDS的字符串缩短操作:当SDS的API需要缩短SDS保存的字符串时,程序并不立即使用内存重分配来回收缩短后多出来的字节。

通过惰性空间释放策略,SDS避免了缩短字符串时所需的内存重分配操作,并为将来可能有的增长操作提供了优化。

与此同时,SDS也提供了相应的API,让我们可以在有需要时,真正地释放SDS的未使用空间,所以不用担心惰性空间释放策略会造成内存浪费。

1.4.二进制安全

C字符串中的字符必须符合某种编码(比如ASCII),并且除了字符串的末尾之外,字符串里面不能包含空字符,否则最先被程序读入的空字符将被误认为是字符串结尾,这些限制使得C字符串只能保存文本数据,而不能保存像图片、音频、视频、压缩文件这样的二进制数据。

使用SDS来保存之前提到的特殊数据格式就没有任何问题,因为SDS使用len属性的值而不是空字符来判断字符串是否结束


2.整数集合IntSet

IntSet是Redis中set集合的一种实现方式,基于整数数组来实现,并且具备长度可变、有序等特征。
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intset {
    uint32_t encoding; /* 编码方式,支持存放16位、32位、64位整数*/
    uint32_t length; /* 元素个数 */
    int8_t contents[]; /* 整数数组,保存集合数据*/
} intset;

其中的encoding包含三种模式,表示存储的整数大小不同:

/* Note that these encodings are ordered, so:
* INTSET_ENC_INT16 < INTSET_ENC_INT32 < INTSET_ENC_INT64. */
#define INTSET_ENC_INT16 (sizeof(int16_t)) /* 2字节整数,范围类似java的short*/
#define INTSET_ENC_INT32 (sizeof(int32_t)) /* 4字节整数,范围类似java的int */
#define INTSET_ENC_INT64 (sizeof(int64_t)) /* 8字节整数,范围类似java的long */

contents数组是整数集合的底层实现:整数集合的每个元素都是contents数组的一个数组项(item),各个项在数组中按值的大小从小到大有序地排列,并且数组中不包含任何重复项。

length属性记录了整数集合包含的元素数量,也即是contents数组的长度。

2.1.IntSet升级

现在,假设有一个intset,元素为{5,10,20},采用的编码是INTSET_ENC_INT16,则每个整数占2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向该其中添加一个数字:50000,这个数字超出了int16_t的范围,intset会自动升级编码方式到合适的大小。
以当前案例来说流程如下:
① 升级编码为INTSET_ENC_INT32, 每个整数占4字节,并按照新的编码方式及元素个数扩容数组
② 倒序依次将数组中的元素拷贝到扩容后的正确位置
③ 将待添加的元素放入数组末尾
④ 最后,将inset的encoding属性改为INTSET_ENC_INT32,将length属性改为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因为引发升级的新元素的长度总是比整数集合现有所有元素的长度都大,所以这个新元素的值要么就大于所有现有元素,要么就小于所有现有元素

  • 在新元素小于所有现有元素的情况下,新元素会被放置在底层数组的最开头(索引0);
  • 在新元素大于所有现有元素的情况下,新元素会被放置在底层数组的最末尾(索引length-1)

整数集合的升级策略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提升整数集合的灵活性,另一个是尽可能地节约内存。

整数集合不支持降级操作,一旦对数组进行了升级,编码就会一直保持升级后的状态。

新增流程源码:

intset *intsetAdd(intset *is, int64_t value, uint8_t *success) {
    uint8_t valenc = _intsetValueEncoding(value);// 获取当前值编码
    uint32_t pos; // 要插入的位置
    if (success) *success = 1;
    // 判断编码是不是超过了当前intset的编码
    if (valenc > intrev32ifbe(is->encoding)) {
        // 超出编码,需要升级
        return intsetUpgradeAndAdd(is,value);
    } else {
        // 在当前intset中查找值与value一样的元素的角标pos
        if (intsetSearch(is,value,&pos)) {
            if (success) *success = 0; //如果找到了,则无需插入,直接结束并返回失败
            return is;
        }
        // 数组扩容
        is = intsetResize(is,intrev32ifbe(is->length)+1);
        // 移动数组中pos之后的元素到pos+1,给新元素腾出空间
        if (pos < intrev32ifbe(is->length)) intsetMoveTail(is,pos,pos+1);
    }
    // 插入新元素
    _intsetSet(is,pos,value);
    // 重置元素长度
    is->length = intrev32ifbe(intrev32ifbe(is->length)+1);
    return is;
}

升级流程源码:

static intset *intsetUpgradeAndAdd(intset *is, int64_t value) {
    // 获取当前intset编码
    uint8_t curenc = intrev32ifbe(is->encoding);
    // 获取新编码
    uint8_t newenc = _intsetValueEncoding(value);
    // 获取元素个数
    int length = intrev32ifbe(is->length); 
    // 判断新元素是大于0还是小于0 ,小于0插入队首、大于0插入队尾
    int prepend = value < 0 ? 1 : 0;
    // 重置编码为新编码
    is->encoding = intrev32ifbe(newenc);
    // 重置数组大小
    is = intsetResize(is,intrev32ifbe(is->length)+1);
    // 倒序遍历,逐个搬运元素到新的位置,_intsetGetEncoded按照旧编码方式查找旧元素
    while(length--) // _intsetSet按照新编码方式插入新元素
        _intsetSet(is,length+prepend,_intsetGetEncoded(is,length,curenc));
    /* 插入新元素,prepend决定是队首还是队尾*/
    if (prepend)
        _intsetSet(is,0,value);
    else
        _intsetSet(is,intrev32ifbe(is->length),value);
    // 修改数组长度
    is->length = intrev32ifbe(intrev32ifbe(is->length)+1);
    return is;
}

3.字典Dict

Dict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字典(Dict)、哈希表(DictHashTable)、哈希节点(DictEntry)

Dict

typedef struct dict {
    dictType *type; // dict类型,内置不同的hash函数
    void *privdata; // 私有数据,在做特殊hash运算时用
    dictht ht[2]; // 一个Dict包含两个哈希表,其中一个是当前数据,另一个一般是空,rehash时使用
    long rehashidx; // rehash的进度,-1表示未进行
    int16_t pauserehash; // rehash是否暂停,1则暂停,0则继续
} dict;

DictHashTable

typedef struct dictht {
    // entry数组
    // 数组中保存的是指向entry的指针
    dictEntry **table;
    // 哈希表大小
    unsigned long size;
    // 哈希表大小的掩码,总等于size - 1
    unsigned long sizemask;
    // entry个数
    unsigned long used; 
} dictht;

DictEntry

typedef struct dictEntry {
    void *key; // 键
    union {
        void *val;
        uint64_t u64;
        int64_t s64;
        double d;
    } v; // 值
    // 下一个Entry的指针
    struct dictEntry *next;
} dictEntry;

3.1.哈希算法

当要将一个新的键值对添加到字典里面时,程序需要先根据键值对的键计算出哈希值和索引值,然后再根据索引值,将包含新键值对的哈希表节点放到哈希表数组的指定索引上面。

MurmurHash算法最初由Austin Appleby于2008年发明,这种算法的优点在于,即使输入的键是有规律的,算法仍能给出一个很好的随机分布性,并且算法的计算速度也非常快。
MurmurHash算法目前的最新版本为MurmurHash3,而Redis使用的是MurmurHash2,关于MurmurHash算法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该算法的主页:http://code.google.com/p/smhasher/。

3.2.哈希冲突

当有两个或以上数量的键被分配到了哈希表数组的同一个索引上面时,我们称这些键发生了冲突(collision)。

Redis的哈希表使用链地址法(separate chaining)来解决键冲突,每个哈希表节点都有一个next指针,多个哈希表节点可以用next指针构成一个单向链表,被分配到同一个索引上的多个节点可以用这个单向链表连接起来,这就解决了键冲突的问题。

3.3.rehash

扩容

Dict中的HashTable就是数组结合单向链表的实现,当集合中元素较多时,必然导致哈希冲突增多,链表过长,则查询效率会大大降低。
Dict在每次新增键值对时都会检查负载因子(LoadFactor = used/size) ,满足以下两种情况时会触发哈希表扩容:

  • 哈希表的 LoadFactor >= 1,并且服务器没有执行 BGSAVE 或者 BGREWRITEAOF 等后台进程;
  • 哈希表的 LoadFactor > 5 ;
static int _dictExpandIfNeeded(dict *d){
    // 如果正在rehash,则返回ok
    if (dictIsRehashing(d)) return DICT_OK;
    // 如果哈希表为空,则初始化哈希表为默认大小:4
    if (d->ht[0].size == 0) return dictExpand(d, DICT_HT_INITIAL_SIZE);
    // 当负载因子(used/size)达到1以上,并且当前没有进行bgrewrite等子进程操作
    // 或者负载因子超过5,则进行 dictExpand ,也就是扩容
    if (d->ht[0].used >= d->ht[0].size &&
        (dict_can_resize || d->ht[0].used/d->ht[0].size > dict_force_resize_ratio){
        // 扩容大小为used + 1,底层会对扩容大小做判断,实际上找的是第一个大于等于 used+1 的 2^n
        return dictExpand(d, d->ht[0].used + 1);
    }
    return DICT_OK;
}

收缩

Dict除了扩容以外,每次删除元素时,也会对负载因子做检查,当LoadFactor < 0.1 时,会做哈希表收缩:

rehash

Dict的rehash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试想一下,如果Dict中包含数百万的entry,要在一次rehash完成,极有可能导致主线程阻塞。因此Dict的rehash是分多次、渐进式的完成,因此称为渐进式rehash。流程如下:

  • 计算新hash表的size,值取决于当前要做的是扩容还是收缩:

    • 如果是扩容,则新size为第一个大于等于dict.ht[0].used + 1的2𝑛

    • 如果是收缩,则新size为第一个大于等于dict.ht[0].used的2𝑛 (不得小于4)

  • ② 按照新的size申请内存空间,创建dictht,并赋值给dict.ht[1]

  • ③ 设置dict.rehashidx = 0,标示开始rehash

  • ④ 每次执行新增、查询、修改、删除操作时,都检查一下dict.rehashidx是否大于-1,如果是则将dict.ht[0].table[rehashidx]的entry链表rehash到dict.ht[1],并且将rehashidx++。直至dict.ht[0]的所有数据都rehash到dict.ht[1]

  • ⑤ 将dict.ht[1]赋值给dict.ht[0],给dict.ht[1]初始化为空哈希表,释放原来的dict.ht[0]的内存

  • ⑥ 将rehashidx赋值为-1,代表rehash结束

  • ⑦ 在rehash过程中,新增操作,则直接写入ht[1],查询、修改和删除则会在dict.ht[0]和dict.ht[1]依次查找并执行。这样可以确保ht[0]的数据只减不增,随着rehash最终为空


4.压缩列表ZipList

压缩列表是Redis为了节约内存而开发的,是由一系列特殊编码的连续内存块组成的顺序型(sequential)数据结构。一个压缩列表可以包含任意多个节点(entry),每个节点可以保存一个字节数组或者一个整数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1.entry

ZipList 中的Entry并不像普通链表那样记录前后节点的指针,因为记录两个指针要占用16个字节,浪费内存。而是采用了下面的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previous_entry_length:前一节点的长度,占1个或5个字节。

    • 如果前一节点的长度小于254字节,则采用1个字节来保存这个长度值
    • 如果前一节点的长度大于254字节,则采用5个字节来保存这个长度值,第一个字节为0xfe,后四个字节才是真实长度数据
  • encoding:编码属性,记录content的数据类型(字符串还是整数)以及长度,占用1个、2个或5个字节

  • contents:负责保存节点的数据,可以是字符串或整数

encoding

ZipListEntry中的encoding编码分为字符串和整数两种:

  • 字符串:如果encoding是以“00”、“01”或者“10”开头,则证明content是字符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整数:如果encoding是以“11”开始,则证明content是整数,且encoding固定只占用1个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连锁更新问题

连锁更新问题的关键就在于previous_entry_length这个字段的变换,如果所有的entry都在临界点,前面有一个entry更新之后使得previous_entry_length由一个字节转为五个字节,或者由5个字节转为一个字节,就会引发连锁更新问题。


5.快速链表QuickList

Redis在3.2版本引入了新的数据结构QuickList,它是一个双端链表,只不过链表中的每个节点都是一个ZipList。

为了避免QuickList中的每个ZipList中entry过多,Redis提供了一个配置项:list-max-ziplist-size来限制。

  • 如果值为正,则代表ZipList的允许的entry个数的最大值

  • 如果值为负,则代表ZipList的最大内存大小,分5种情况:

    • -1:每个ZipList的内存占用不能超过4kb
    • -2:每个ZipList的内存占用不能超过8kb
    • -3:每个ZipList的内存占用不能超过16kb
    • -4:每个ZipList的内存占用不能超过32kb
    • -5:每个ZipList的内存占用不能超过64kb
    • 其默认值为 -2:

除了控制ZipList的大小,QuickList还可以对节点的ZipList做压缩。通过配置项list-compress-depth来控制。因为链
表一般都是从首尾访问较多,所以首尾是不压缩的。这个参数是控制首尾不压缩的节点个数:

  • 0:特殊值,代表不压缩
  • 1:标示QuickList的首尾各有1个节点不压缩,中间节点压缩
  • 2:标示QuickList的首尾各有2个节点不压缩,中间节点压缩
  • 以此类推

6.跳表SkipList

SkipList(跳表)首先是链表,但与传统链表相比有几点差异:

  • 元素按照升序排列存储
  • 节点可能包含多个指针,指针跨度不同。
// t_zset.c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 {
    // 头尾节点指针
    struct zskiplistNode *header, *tail;
    // 节点数量
    unsigned long length;
    // 最大的索引层级,默认是1
    int level;
} zskiplist;
// t_zset.c
typedef struct zskiplistNode {
    sds ele; // 节点存储的值
    double score;// 节点分数,排序、查找用
    struct zskiplistNode *backward; // 前一个节点指针
    struct zskiplistLevel {
        struct zskiplistNode *forward; // 下一个节点指针
        unsigned long span; // 索引跨度
    } level[]; // 多级索引数组
} zskiplistNode;

7.RedisObject

Redis中的任意数据类型的键和值都会被封装为一个RedisObject,也叫做Redis对象,源码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中会根据存储的数据类型不同,选择不同的编码方式,共包含11种不同类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