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昇腾去旅行:一日看尽金陵城里的AI胜景 旅行中的我们,总是在看一些关于过去的东西,比如自然的造化,历史的遗存。但或许你也会偶尔有个想法,想在旅行中看看未来。看看飞速到来的科技之变,看看冉冉升起的智能中国。有个办法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那就是带着昇腾AI去旅行。南京是很多小伙伴热爱的去处。十朝都会,秦淮一梦,金陵自古繁华。这座城市有着太多的名胜古迹与秀玉风光,同时这座城市也孕育着蓬勃兴旺的智能之变。除了历史名城与东南...
站在数字经济浪尖:360视觉云探路中小微企业数智转型 步入数智时代,AI、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快速迭代,专利数量、创意产品、数据资产呈井喷式增长。我们的生活已经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从线上购物、手机打车,再到线上办公,工业制造智能生产线的应用等都离不开数字化。数字化的快速发展也催生数字经济的蓬勃起势,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最具确定性的未来趋势之一。在国务院2022年初颁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数字经济的阶...
在常州“超级虚拟工厂”,中国智造正在“原力觉醒” 作为现代工业的标志,工业互联网是中国制造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从2018年中国首次将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涌现出了非常多的“XX+工业互联网”项目及解决方案。一方面,工业互联网为中国制造提供了绝佳的“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从以消费互联网为主的网络世界,逐步过渡到万物互联的工业互联网世界,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工业互联网...
运力升级助力算力流转,中国数字经济的加速时刻 自古以来,中国经济建设都非常重视运力的作用。《盐铁论·通有》中,形容商运力量的作用——“均有无而通万物”。到了近代,铁路作为先进运力的载体,更是国力的象征;而中国经济发展瞩目的改革开放40年,也是交通运力突飞猛进的阶段,“要想富,先修路”的发展模式深入人心。运力先行,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不仅仅有物理层面的交通运力,还有一个日夜流通着数据、...
化算力为战力:宁夏中卫的数字化转型启示录 在“东数西算”工程的带动下,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热门话题。数字新基建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然而埃森哲研究发现,中国各行业的数字转型水平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过去多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提高,但是转型的紧迫感和举措执行力有待加强。这背后的核心原因,是“数字化转型”本身具有不确定性,转型没有固定的形态和一成不变的路径,要达到的目标也因企业实际情况的不同而千差万别。所以...
是什么,让中国成为一台超级计算机? 2022年7月29日,由工信部与山东省政府主办的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在济南开幕。在东数西算如火如荼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种关于算力的重磅话题在这次大会中轮番登场,热闹非凡。其中,算力网络建设相关议题引发了各界关注。据了解,“中国算力网”是鹏城实验室在国家有关部委指导下推进的算力网络计划。该计划提出了“像建设电网一样建设国家算力网,像运营互联网一样运营算力网,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
突破边界,华为存储的破壁之旅 《三体》里有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在人类的抵抗计划纷纷被三体人破壁之后,罗辑最终找到以宇宙森林法则对抗三体的方法, 他跳到湖水中大喊:“罗辑,我是你的破壁人。”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成为某种产业需求的破壁人,引领某个方面的变化,或许并不是最困难的。真正的挑战在于,当自己已经处于领先身位,能够从目前的市场格局中受益。这时企业能否率先去击破,去改变这样的格局。在你已经引领变化...
算力顶天地,存力纳乾坤: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的一体两面 提起山东,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五岳之首泰山。《诗经》有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形容的就是泰山令人高山仰止的巍峨。时移事易,到了2022年,以“算赋百业 力导未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算力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全国计算领域人士聚在一起,看到的则是一座顶天立地的算力高山——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成为新的齐鲁地标。济南市作为“中国算谷”,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是其算力支撑机构之一,...
深开鸿:万物智联的大江上,升起一轮开源鸿蒙月 相信我们的读者对几个关键词特别熟悉,其中之一就是:鸿蒙。一路走来,我们报道与分析过鸿蒙操作系统的方方面面,从技术解析到产业落地不一而足。牵动了国民级关注的鸿蒙似乎从来没有止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产业空间与战略机遇中,开始出现鸿蒙的身影。随着王成录博士加盟的消息传出,一家名为“深开鸿”的企业跃入了公众视野。显然,这家企业与开源鸿蒙紧密相关,但可能更多朋友对它...
在灯塔工厂点亮5G,宁德时代抢先探路中国智造 数字经济的加速推进,孵化出了不少新物种、新业态,“灯塔工厂”就是其中之一。灯塔工厂代表了全球制造业领域数字化程度的最高水平,指的是那些率先大规模采用先进技术,在业务流程、经营管理、工业互联网、数据系统、绿色环保等方面都有着卓越创新的工厂。《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1》显示,中国“灯塔工厂”数量领跑全球。这一领先优势,与我国在5G、AI、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上的优势不无关系...
当AI邂逅生命健康,华为云为他们搭建三座桥 2020年11月,AlphaFold2在蛋白质结构预测大赛CASP 14中大显身手,将AI+生命健康的全球热度推到了新的高峰。事实上,早在此之前AI赋能大健康、医疗、制药等领域就是广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AI与新药开发的结合,可谓被产学各界寄予着最高期待。然而在一些偶然的高光表现与宏大的未来展望之外,AI赋能生命科学是一条步履维艰的探索之路。跨学科的难度,技术难以落地的挑战...
自动驾驶产品化竞备开启:百度Apollo如何定义量产车? 自动驾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感知、规划、决策与执行等环节,也与政策法规、成本制约紧密相关。从首辆自动驾驶汽车Stanford Cart的小车花费五小时穿过摆满椅子的房间,到谷歌第一个在2009年启动无人驾驶汽车项目,再到科技巨头、汽车厂商纷纷涌入,历经四十多年,自动驾驶从科幻走向了现实。对于自动驾驶行业,7月21日可能会是一个重要节点。这天,百度发布了第六代量产...
时代潮头,华为将风帆对准数字金融的风与海 新加坡,是一座风与海之间的美丽城市。来自马来半岛的疾风吹拂下,太平洋与印度洋在这里交汇,最终构筑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地理与水文区位。这里是国际贸易、科技产业的枢纽,也是全球金融中心之一。在新加坡,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自然界的风与海,还可以听到全球金融行业的最新风向,看到数据与智能融汇成的全新海洋。7月20日,为期三天的华为全球智慧金融峰会2022在新加坡金沙酒店召开。大会以“全联...
上接星辰,下抵炊烟:一颗中国AI定海针的故事 关注一项技术,我们往往会关注核心技术突破与百花齐放的应用,而往往会忽略从技术到应用的中间环节,需要构筑牢固的产业基础设施。下接技术,上达应用,全面普惠的基础设施,是技术发挥出真正价值的定海神针,也是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技术发展程度的真正标志。举个例子,互联网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奇迹。但它能够成真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启数字高速公路计划,中国在本世...
运营商AI机遇:以大模型拓展全新赛道 东数西算正在成为各行业的普遍机遇,对于运营商来说也是如此。东数西算带来了全新的算力网络建设需求,以及各行业普遍的网络升级需求。在这一大背景下,运营商还需要一系列细分的价值节点来推动业务进步,打开市场空间。换言之,东数西算的路有了,运营商接下来更需要关注路上跑哪些车。在东数西算的整体架构中,AI预训练大模型的价值值得关注。近年来,大模型可谓AI领域最受关注的方向。高鲁棒性的...
话实践,行实干,成实事:“巡礼”数字化的中国大地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其中第五篇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了专篇部署。至此,数字中国建设上升为时代最高任务之一。时间来到2022年,建设数字中国既来到了关键时刻,也迎来了更多意义。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遭遇了诸多内外部的机遇和挑战。稳经济、稳就业、促增长,在稳中求进中迈向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地的普遍共识。数字经济建设也在2022年中国经济整体...
运营商的时代之旅:种下5.5G的魔豆,攀上数字化的天空花园 我们小时候都听过杰克与魔豆的童话故事。故事里,小杰克种下了一颗魔豆,长出了一根直上云霄的藤蔓。杰克爬上去,来到了一座天空花园,展开了一场奇妙的冒险。对于杰克来说,那颗魔豆是一颗种子,一个开始。那之后的美妙旅程才是他的收获。很多技术都是如此,我们最终期待的并不仅仅是这项技术的落地,而是技术成熟之后带来的全面协同效应,以及经济价值的爆发式增长。对于今天的运营商,乃至整个中国社...
升级生态主张:阿里云为千行百业带来了什么? 1971年,英特尔生产的4004微处理器标志着CPU的诞生,随后英特尔与微软Windows系统组成的“Wintel”联盟,取代了IBM的霸主地位,成为计算产业的现实标准,被广泛应用于PC、高性能服务器以及云服务器中。自此以CPU为中心的计算架构主宰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支撑着云计算的崛起。经过技术的迭代与发展,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下,国内外沉淀出了引领产业发展的头部云厂商,国外谷...
无声的AI:昇腾AI如何用大模型破解手语学习的难题? 你是否遇到过这种较为特殊的外卖或快递,仅能通过短信而无法使用电话提醒送达。此时如果短信被忽略,语言交流的难题就出现了。“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未经我的允许就把快递放到驿站?”这些对于听人来说可以轻松解释沟通的问题,聋人工作者却因无法听到客户电话传递的需求,而令双方产生误解。当遇到急需辩白或者法律诉讼这种强调沟通严谨性的场合,聋人则更为弱势。在这些场合聋人如果使用书面表...
华为影像XMAGE:求尽世间像,终见菩提心 每一张照片,至少包含三个信息:一是被拍摄的目标,二是摄影师的思考,三是所使用设备中蕴藏的影像风格。想要把相机、镜头中的影像理解传达给受众,是一件漫长而艰苦的工作,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那些可以被识别的影像品牌,那些值得被讨论的影像风格,背后往往是无穷的心血与漫长的旅程。我们记住了徕卡风格,或许是因为1945年8月14日,摄影师Alfred Eisenstaedt用一张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