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庆假期,稍好还有7天假期。和朋友合计着干些啥,正好我们都向往自然,崇拜神奇般存在的荒野求生贝爷。于是简单搜寻了几条驴友推荐路线,最后选中了两天徒步计划: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小雷公坪---大雷公坪---方祥乡的徒步穿越路线。本次只是小小的尝试下,什么装备都没有,两个小背包两套衣服,也就不敢多做停留。
徒步路线
2号从重庆出发,3号清晨抵达贵州凯里。顺道同老王到同学家小聚了一下,在凯里城区简单的逛了逛。贵州的山水不得不说是要漂亮些。山险峻峭壁又不失葱郁密林,水不是清澈见底就是碧绿悠悠。下午正式启程,出发到西江千户苗寨。
不出所料,有些小堵
最后小半段路程,索性下车步行,随心欣赏沿途木质民居。到达西江千户苗寨时,天已黑,窥探不到其木质群居而建民居的风华,仅有留几张夜景证明我来过(手机夜拍效果不佳)。
景区宣传栏上的导游全景图
国庆期间价格简直翻了几番,由于已临近傍晚急于找个地儿安置。没有贸然逃票什么的,每人100元门票,可选20元的景区车票(建议走路,路途也不远20分钟左右就到了,我们就靠双腿挣了20元)。可以多留意下拉客小车,本地人开车进入不收费,所以可靠半价买黑票(这是后来遇到了两位好心人提到的)。
夜景一角
点点灯光全是
木质结构干栏式楼房
常见的就是这种风雨桥了
夜景远眺还可以,不过原来古老的木质桥梁早已消逝,留下的是现代仿制的钢筋桥墩+木质桥楼的结构,总觉有违和感,没多大意思。
简单的吃点街边糯米饭,烤黑猪肉,烤嫩竹笋,鸡腿。夜色装装逼到银饰店,牛角工艺店去逛了逛,并没有买。总的来说,西江千户苗寨群居建筑算有,不过也被商业的步伐所侵蚀,失去了那份古朴、自然、民居随意。该匆匆找个民居住下了,毕竟规划明天登山。
我们沿着山道往上走,全是石板小道,十八拐之又十八叉,不熟悉很容易迷路。之前没规划预约,导致很久都没找到住宿之所,虽然是苗族自己的民居,但全部客满。也好,留下了个没兼职做民宿的人家,在下山途中,遇到担着两桶泡水的大豆的苗族大姐。她给我们简单收拾了下,三个大汉子住在了二楼,一楼为主人家活动居住之所,一家人都在客堂看电视,爷孙满堂。看的出来是劳作人家,随处堆放着大豆、稻谷。每天早上担着刚做好的豆浆和油条到山下去营生。地下还有一楼喂鸡养猪,我下去解过一次手,还有匹特别漂亮的白马在

,可惜夜晚没留个照片。
天微亮,山村如此静谧,该启程了。
晨曦中,薄雾、青瓦、阁楼,一副水墨画
原来在繁华的商业化街市的山那边,还有个披着薄纱的姑娘
奈何,我就将远足,愿月光伴你窗前
梯田水稻
据苗家人讲,只要上山跟着这种水渠方向走,就能通向雷公坪
朝阳已出,我的伙伴把守山门
一缕阳光,山间小道
必须,花些篇幅写写这条小白狗
从我们开始上山,就有一对小白狗跟随我们,不咬人,也不太怕生,总在我们路途前后追逐打闹,我们甚至认为他们是给我们来带路的,总灰快的跑向路途前方,不见踪影。从西江千户苗寨到雷公坪上山途中,有许多的岔道,所以驴友建议带向导,或许他们就是向导吧。
至于他们沿途一直,单腿耷拉小便做记号的神秘小道是否正确,我们无从考证。不过倒是,从开始的陌生,到拍掌,吆喝能唤来小白的回应倒是很神奇。也给路途增添了不少乐趣,然而最后在一个山道口,我们还是走散了,我们远远的呼唤于它,没动静,本不报希望,只是萍水相逢。过了半晌,竟听到了它的吠叫,继续以我们刚建立起的暗号---拍掌、呦喝,进行联系,希望小白能循声定位穿越丛林。。。
天真、希许,没能等来小白的归来,只听得犬吠声循着山脊那边,越来越远,至此我们分离。也好,我们的路途终究太远,而且并没有归途,早点归家,我们并不能给你太多。
瑟瑟溪流,丝丝念想
有些年头的机械,败落在水渠旁,我们走了两个小时才到此,可想当年艰辛
没有向导,唯有遵循教导,循渠而上
山里的阳光,还是温暖的
随处可见这种,引水槽木
当然,是可以饮用滴,很冰冷,带有木头味
再走过三里路就到了
貌似,跟着水渠,尽头是一条河沟....
没有向导,硬着头皮上吧,攀岩、渡水
尽头是何方
满地的青苔,异常湿滑。需手脚并用、屈身前进
光明顶,拨开丛林,现旬日
河沟的尽头,小瀑布
爬是不可能的了,我们自己开林寻路,经过40余分钟的杂草丛林中的穿行,终于探得了正途,看来前方有一岔路我们没注意。
穿过几座山咧,渡过几条河,终于到了小雷公坪,丛山中一块小小的水库湿地
小雷公坪水库全景
同样,循着水渠,1小时左右,来到了雷公坪湿地
多么清澈的水
农家放养的牛,随性的吃着草,沐着浴
雷公坪:群山围绕的独特湿地,如同聚宝盆一般,收集雨水、晨露。生成小灌木群、并且源源不断的给山下的千层梯田提供水源。
手机拍照的还原度欠缺呀,这么好的风景,确实适合露营。想想夜晚,头枕草地,虫吟风动,看繁星点点。可惜,准备不足,设备不齐,贵州山里夜晚可是很冷的

。
在途中遇到了三波人,都是从方祥乡方向,途经雷公坪,最后抵达西江苗寨得,这路程规划的可以,不仅省去了门票,而且车程安排灵活些,方祥乡下午2:00左右就没有到雷山县的巴士了,而西江苗寨,方便的多。
陡寨村,全都是梯田,出色的灌溉系统
斜晖下,层峦叠嶂,连绵不绝
苗族都是着点群居,而土地确遍布山野,我想农忙时节,寨里人们会互相帮忙吧
方祥乡,果然黔南90%以上的苗族部落呀,随处都是楼栏风格的建筑
写在后面:从早晨7:00登山开始,走错过一次路,偶遇两条小白,照会三波人,下午3点左右到达方祥乡。初次尝试,装备不齐,一路都没怎么停歇,当然也就没好好的享受下露营山林的刺激。
还要感谢下,免费给我们搭车的两位陌生人,由于已到下午3点,早已没有巴士,打算边走边搭顺风车,感谢第一程招手搭下了辆面包车主,第二程招手多次,人满、漠视。还清晰的记得是在一个下坡路拐角,一辆暗红色小轿车,见我们招手后顿了下,然后缓缓的停了下来。当时是如此的激动,车上两位贵人,竟同是重庆老乡,来贵州定居30多年了,一路简单聊了聊。还加程把我们直接送到了凯里,而且为了照顾打车方便,直接送进了某个小区。最后执意拒绝了我们给出的车费,还耐心的给我们指明了公交线路

。若是步行,怕是要陪星星过过夜了。。。
旅程,看看美丽风景、随行两只小动物、遇见些许善良人,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