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89C52之中断终结篇 ---- 自学笔记

一、概述

1.1、五个中断

  • 外部中断0                                INT0
  • 定时器/计数器(C/T)中断0         T0
  • 外部中断1                                 INT1
  • 定时器中断1                              T1
  • 串行通信中断                             RX  and  TX

1.2、中断允许寄存器(IE)

       

 

1.3中断请求标志(TCON)

 

ITO(TCON.0):外部中断0触发控制位。

  •   当IT0=0时,为电平触发方式      低电平
  •   当IT0=1时,为边沿触发方式(下降沿有效)

IE0(TCON.1):外部中断0中断请求标志位。

IT1(TCON.2):外部中断1触发方式控制位。

IE1(TCON.3):外部中断1中断请求标志位。

TF0(TCON.5):定时/计数器T0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置1溢出

TF1(TCON.7):定时/计数器T1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1.4、控制寄存器(TCON)

1.5、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

  • 方式0时,N=13(此为TH为8位,TL为5位)
  • 方式1时,N=16(此为TH为8位,TL为8位)
  • 方式2时,N=8(此为TH为8位,TL为0位)
  • 方式3时,N=8(此为TH为8位,TL为8位,只适用于T0,且T0被分成两个独立的8位计数器TH与TL)
     
12M的晶振   定时1ms
第一种  THx,TLx表达方式
定时=(2的13次方-计数初值)*12/晶振频率 
       = (8192-计数初值)*12/12
       = 8192-计数初值    ( 单位:微秒)
 计数初值 = T0 = 8192-定时 + 1 = 7193  = 0x1c19     TH0 = 0x1c   TL0 = 0x19
不知道第一种方式对不对,我设置成TH0=0x1c;TL0=0x19,这样LED能闪烁

第二种  THx,TLx表达方式        此种方式网上摘抄
因为寄存器是13位的,高位8bit,低位5bit, 2^5=32
定时=5ms = 5000微秒
所以有: TH0 = (8192-定时)/32; TL0 = (8192-定时)%32


TH0和TL0的赋值是定时器T0装填初值,TH0是高位,TL0是低位,连起来看就是定时器T0装填了初值。
除以32或者除以256是用来求高位的初值,同理取余就是求低位初值,
至于为什么有32和256是因为定时器工作方式不同,工作方式在之前的TMOD赋值的时候设定,256对应工作方式2,而32对应方式0

0000 0000                       TMOD |= 0x00               方式1           常用

0000 0001                        TMOD |=0x01               方式2            常用

0000 0010                        TMOD |=0x02              方式3            不常用

0000 0011                        TMOD |=0x03            方式4             不常用

 

二、代码

2.1、方式0

方式 0 为 13 位计数,由 TL0 的低 5 位(高 3 位未用)和 TH0 的 8 位组成。 TL0 的低 5 位溢出时向 TH0 进位,TH0 溢出时,置位 TCON 中的 TF0 标志,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  #define宏定义关键字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  关键字 typedef 可以为类型起一个新的别名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
//  sbit led=P2^0;	    第一个led灯闪烁
//  sbit led = P2^1;	第二个led灯与DA1切换灯闪烁
//  sbit led = P2^2;	第三个led灯闪烁,数码管第一位与数码管第二位来回跳动
//  sbit led = P2^3;    第四个led灯闪烁,数码管第一位与数码管第三位来回跳动
//  sbit led = P2^4;    第五个led灯闪烁,数码管第一位与数码管第五位来回跳动 
//  sbit led = P2^5;    第六个led灯闪烁并且有滴答滴答的声音
//  sbit led = P2^6;    第七个led灯闪烁
    sbit led = P2^7;    // 第八个LED灯闪烁
uchar num;
// u8 num =0;
 
void TIM0init()
{
/*
1、选择工作方式
TMOD |= 0x00;   工作方式0

计数器是13位的,计数范围1~8192(2^13=8192)
定时=(2的13次方-计数初值)*12/晶振频率   = 2^16 -1000 +1 = 7193 = 0x1c19
T0  or T1  = 0x1c19                    
TH1 or TH0 = 0x1c	                      
TL1 or TL0 = 0x19

工作方式0:寄存器为13为   THx为8位  TLx为5位(高三位未用)
除以32用来求高八位(THx)的初值,取余就是求低位初值
例子:方式0是13位定时器,其最大计数值是8192,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是加法计数,因此如果要计数1000个脉冲,定时器的初值应该是8192-1000 ,
如果要计数100个脉冲,定时器的初值应该是8192-100
该16位定时器又分成了高8 位和低8位,其中低8位只用了5位,最大装回值是31,超过32则装入高8 位,高8位的1代表32。
因此高8位装的是32的整数倍,低8位装32的余数,
上例的求模和求余就 是这个意思,很明显答上例设定的计数值是100个脉冲,
如果晶振是12M,一个脉冲是1us,那么定时时间就是100us。



TMOD |= 0x01;	工作方式1
TMOD |= 0x10;   工作方式2
TMOD |= 0x11;   工作方式3
*/


     TMOD|=0x00;   
/*
2、选择定时器/计数器(C/T)
T1(16位C/T+1) = TH1(八位) + TL1(八位)
T0(C/T)  = TH0(高八位寄存器)   + TL0(低八位寄存器)
TH1 =
TH1 =

*/         
     TH0= (8192-1000)/32;             //0x1c;//(8192-5000)/32;   //装入初值,怎么计算,下面分析
     TL0=  (8192-1000)%32;            //0x19;//(8192-5000)%32;    
     EA=1;    //开总中断
     ET0=1;   //开定时器中断
     TR0=1;   //启动定时器0
}
/*
interrupt 0  指明是外部中断0;
interrupt 1  定时器中断0; 
interrupt 2  外部中断1;
interrupt 3  定时器中断1;
interrupt 4  串行口中断;

*/
void T0_time()  interrupt 1      
{
     TH0= 0x1c;        //(8192-5000)/32; //重装初值,如果不重装,中断只触发一次
     TL0= 0x19;       //(8192-5000)%32;
     num++;
}
						  
void main()
{
    TIM0init(); 
    while(1)
    {
	  if(num==200)     //如果到了200,说明一秒时间到
          {
             num=0;
	     led=~led;   //闪灯
	  }
    }
}

计数初值与计数个数的关 系为:X=2(13)-N

方式0的例子

2.2、方式1

方式 1 的计数位数是 16 位,由 TL0 作为低 8 位,TH0 作为高 8 位,组成了 16 位加 1 计数器。


#include "reg52.h"			 //此文件中定义了单片机的一些特殊功能寄存器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对数据类型进行声明定义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sbit led=P2^0;	 //定义P20口是led


void Timer0Init()
{
	TMOD|=0X01;//选择为定时器0模式,工作方式1,仅用TR0打开启动。

	TH0=0XFC;	//给定时器赋初值,定时1ms
	TL0=0X18;	
	ET0=1;//打开定时器0中断允许
	EA=1;//打开总中断
	TR0=1;//打开定时器			
}

/*******************************************************************************
* 函 数 名       : main
* 函数功能		 : 主函数
* 输    入       : 无
* 输    出    	 : 无
*******************************************************************************/
void main()
{	
	Timer0Init();  //定时器0初始化
	while(1);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static u16 i;
	TH0=0XFC;	//给定时器赋初值,定时1ms
	TL0=0X18;
	i++;
	if(i==1000)
	{
		i=0;
		led=~led;	
	}	
}

2.3、方式2

自动重装初值的 8 位计数方式。工作方式 2 特别适合于用作较精确的脉冲信号发生器

#include "reg52.h"			 //此文件中定义了单片机的一些特殊功能寄存器

typedef unsigned int u16;	  //对数据类型进行声明定义
typedef unsigned char u8;


u8 code smgduan[17]={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显示0~F的值
u8 n=0;

void Timer1Init()
{
 //	TMOD   |=0X01;              速度快//选择为定时器1模式,工作方式1,仅用TR1打开启动。
   TMOD    |=0x02;
 // TMOD   |=0x00;
 //  TMOD  |= 0x03;
	TH1=0XFC;	//给定时器赋初值,定时1ms
	TL1=0X18;	
	ET1=1;//打开定时器1中断允许
	EA=1;//打开总中断
	/***************************************************************
** * TCON的中断请求标志											      
** *																 
** *       位:	   7      6      5      4      3      2     1      0  
** *																  
** * 字节地址:	  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O 
** *     说明:														  
** *ITO(TCON.0):外部中断0触发控制位。								  
** *    当IT0=0时,为电平触发方式   低电平						     
** *    当IT0=1时,为边沿触发方式(下降沿有效)						  
** *IE0(TCON.1):外部中断0中断请求标志位。							
** *IT1(TCON.2):外部中断1触发方式控制位。							  
** *IE1(TCON.3):外部中断1中断请求标志位。							  
** *TF0(TCON.5):定时/计数器T0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置1溢出			  
** *TF1(TCON.7):定时/计数器T1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					  
** ****************************************************************														  
** *																  
** *****************************************************************
** * 控制寄存器(TCON)														  
												 							  								 
** * TCON的低四位用于控制外部中断,											  
** * TCON的高四位用于控制定时器\计数器的启动和中断							 
** *  																		   
          位:  7    6    5     4     3   2    1   0						   
	字节地址: TF1  TR1  TF0   TR0											   
																			   
    TF1(TCON.7):T1 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T1 计数溢出时由硬件自动置 TF1 为 1。 
	CPU 响应中断后 TF1 由硬件自动清 0。T1 工作时,CPU 可随时查询 TF1 的 状态。
	所以,TF1 可用作查询测试的标志。TF1 也可以用软件置 1 或清 0,同硬件置 1    
	或清 0 的效果一样。														  
																			   
    TR1(TCON.6):T1 运行控制位。TR1 置 1 时,T1 开始工作;TR1 置 0 时,	   
	 T1 停止工作。TR1 由软件置 1 或清 0。所以,								   
	 用软件可控制定时/计数器的启动 与停止。									   
																			   
    TF0(TCON.5):T0 溢出中断请求标志位,其功能与TF1相同。					   
    TR0(TCON.4):T0 运行控制位,其功能与TR1相同。							   
																			   
																			  
																			   
** ********************************************************************************/	
	TR1=1;//打开定时器			
}


void main()
{	
	Timer1Init();  //定时器1初始化
	while(1);		
}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
	static u16 i;
	TH1=0XFC;	//给定时器赋初值,定时1ms
	TL1=0X18;
	i++;
	if(i==10000)
	{
		i=0;
		P0=smgduan[n++];
		if(n==16)n=0;	
	}	
}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led1=P2^0;
uint num;
 
void TIM0init(void)
{
     TMOD|=0x02;    //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2
	 /*
	 TOMD=0x02,是定时器工作方式3,分为两个8位定时器,每个定时器计数最大值为255,
	 计数到最大255,再加1,产生中断,相当于计数从0到256。
     晶振频率为12M,机器周期为1M,
	 那么机器一周期时间为1/f=1/1M=1微秒。
	 定时器的最大计数为255,最大的计数时间为256微秒
	 想要以1秒闪烁,TH0=6;TL0=6;每次计数都是记(256-6=250)微秒,
	 中断次数1秒除以250微秒
	 
	 */
     TH0=6;   //装入初值
     TL0=6;    
     EA=1;    //开总中断
     ET0=1;   //开定时器中断
     TR0=1;   //启动定时器0
}
 
void T0_time()  interrupt 1      
{
     //相比上面的方式0,这里不需要认为加入重装初值的代码
     num++;
}
						  
void main()
{
    TIM0init(); 
    while(1)
    {
	  if(num==4000)     //如果到了4000,说明1秒时间到
          {
             num=0;
	     led1=~led1;   //让发光管状态取反
	  }
    }
}

2.4、方式3

#include<reg5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led1=P2^0;
sbit led2=P2^1;
uint num1,num2;
 
void Tinit()
{
     TMOD|=0x03;  //设置定时器0为工作方式3	
     TH0=6;      //装初值
     TL0=6;
     EA=1;	     //开总中断
     ET0=1;      //开定时器0中断
     ET1=1;      //开定时器1中断
     TR0=1;	     //启动定时器0
     TR1=1;	     //启动定时器0的高8位计数器
}
 
void TL0_time()  interrupt 1
{
     TL0=6;  //重装初值
     num1++;
}
 
void TH0_time()  interrupt 3  //占用T1定时器的中断号
{
     TH0=6;  //重装初值
     num2++;
}
	
						  
void main()
{
     Tinit();
     while(1)
     {
	 if(num1>=4000)  //12*(1/12MHz)*(256-6)*4000=1s
         {						  
	     num1=0;
	     led1=~led1;
	 }
         if(num2>=2000)  //12*(1/12MHz)*(256-6)*2000=0.5s
         {
	     num2=0;
	     led2=~led2 ;
         } 
    }

}

参考博客: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53531/article/details/82530685

三、总结

一个初始化函数

void   bb()

{

// 进行什么中断  T0?   T1?  RI? 

}

一个操作函数

void cc() interrupt 1

{

// 中断之后干啥    led闪烁?  数码管显示数字?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旭日初扬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