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基础之逻辑思维学习
目录
1 逻辑思维定义
- 逻辑思维:指合乎逻辑的思考方法,即无遗漏各种主要原因、要素,不重复地把事情整理得浅显易懂,使其系统化,实现整体把握,得出相对正确的判断或解决方法的思维方法
2 逻辑思维方法
2.1 归零思维(复位思维)
- 定义:清除先入之见,回到零(白纸)的状态再进行思考
- 关键:目标意识→对先入之见进行复位整理
- 适用场景:在已有的知识框架里找不到有用答案
2.2 框架思维
- 定义:利用前人所做的框架进行思考,在没有遗漏的状态下,通过全面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 关键:防止遗漏错误(没抓住重点)、片面错误(没抓住整体)、行动迟缓错误(没抓住时间)
- 适用场景:战略制定、问题分析、市场营销
- STRAC表:
- 总成本 = 固定成本 + 变动成本
- 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 = 固定成本 / (1 - 变动成本 / 销售收入)
- 盈亏平衡点比率 = 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
- 经营安全率 = 1 - 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 / 销售收入(%)
- 边际利润 = 固定成本 + 利润 = 销售收入 - 变动成本
2.3 选择思维
- 定义:设定多个可选项,在讨论的基础上选出最好的方案
- 思维过程:
- 发散思维:头脑风暴法
- 聚合思维:KJ法或逻辑树
- 整理成选择矩阵:利用KJ法,列举出头脑风暴得出的方法,整理成选择矩阵(优点、缺点、难易度、经济性、期待成果)
- 选择:定性信息数字化及加权计算法
2.4 过程思维
- 定义:从事物现象入手,导入时间概念,把事物现象整体作为一个连贯的流程进行思考
3 逻辑思维工具
3.1 阶层型(Hierarchy)
- 适用场景:把课题进行细分,逐渐扩展开来进行整理
3.1.1 逻辑树
- 定义:用MCEC的思考方法寻找符合逻辑的问题的原因、解决方法等,并将其层次化,做出树状图进行分解、整理的方法
- 总体流程:提出课题→把握课题目的→找到具体解决方法
- 通常从主题(顶格)向下扩展(自上而下、下沉)
- 视觉效果:三三法则
- 每层三个框格,共分三层
- 注意:用逻辑思维整理课题、考虑对策的阶段要把重点放在MECE上;用逻辑树演示,谋求他人接纳时,要重视视觉效果,可以脱离MECE原则,利用三三法则重新制作逻辑树
- 制作要点:
- 明确给出主题(顶格)的定义
- 各层做到MECE
- 各层水平权重相当
- 各要素与主题(顶格)有联系
- 树的下层与上层有无矛盾之处
- 分类:
- Why树:查找原因
- What树:探究达到目的
- How树:讨论决策方案
3.1.2 金字塔结构图
- 定义:从具体的信息、事实着手,自下而上推出结论
- 总体流程:事实→把握问题→找出理由→得出课题
3.2 框架型(Frame)
3.2.1 框架
- 定义:蕴含前人思考方法的框架组合
- 适用场景:课题明确,方法明确时进行整理
- 主要方法:
- 经营3C分析
- Customer(顾客)——外部环境分析
- 分析内容:
- 消费者层次
- 年龄
- 性别
- 居住地区
- 兴趣
- ……
- 分析内容:
- Company(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分析内容:
- 经营前景
- 组织结构
- 研究开发能力
- 产品竞争力
- 品牌
- 市场营销力
- 生产力
- 人员素质(开发能力)
- 财务实力
- ……
- 分析内容:
- Competitor(竞争对手)——外部环境分析
- 分析内容:同Company分析内容
- 3C变5C(经营五角形):增加Channel(流通渠道)和Cooperator(合作伙伴)
- Customer(顾客)——外部环境分析
- 市场营销4P分析
-
<
- 经营3C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