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观视觉效果的控制和塑造是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可视性分析可以将景观的感官认知转化为可量化的指标,成为服务于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决策手段。可视性分析结果可以作为景观开发和景观空间布局的重要依据。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的三维分析功能不仅用于三维可视化,还被广泛用于可视性分析。下面就来介绍一下GIS可视性分析方法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1.“可视性”分析
所谓“可视性”是指视觉上的通达性,即从一个或多个位置所能看到的范围和所见程度。可视性分析通常分为通视分析和可视域分析,通视分析是要解决两点之间可见与不可见的问题,而可视域分析是以某些点为观察点,研究某一区域内各点的可视范围。在景观规划中所涉及到的可视性分析即为可视域分析。
2.案例
2.1案例描述
在景观规划中,我们需要确定各个景观区域的开发优先级及重要程度。其中,各个景观区域的可视化程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由此,设计如下案例:现要开发一个山地风景区,依据各个区域的可视化程度,确定景区内各区域的开发优先级。
2.2实施步骤
2.2.1 确定可视范围
首先使用视域分析工具(SpatialAnalyst tools>Surface>Viewshed),初步确定出当前区域内基于各观赏点的可视范围。其中,Input raster为研究区DEM。
2.2.2 确定开发优先级
可视化程度越高的区域越应该被列为重点开发区域,可视化程度可用被观赏点所看到的次数进行表征。被看到的次数值越大,此区域的开发重要性程度越高。视域分析结果的属性表(Value字段)中记录了各个区域被观赏点所看到次数,因此,可以基于Value字段对结果进行渲染,从而确定出区域景观开发优先级。选中视域分析结果,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选中符号系统(Symbology)选项卡,基于Value字段进行渲染。
从图中可以看出,Value=4的区域开发优先级最高,Value=3、Value=2、Value=1的区域优先级依次降低,Value=0的区域开发优先级最低。
2.2.3 三维可视化
在ArcScene中对分析结果进行三维展示,分别加载视域分析结果及DEM。打开图层属性对话框,选中BaseHeights选项卡,将开发优先级栅格表面基于研究区DEM进行建模,生成三维可视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