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优化——懒加载

一、什么是懒加载?

什么是懒加载呢?懒加载在我们的日常应用中非常常见。打开bilibili,首页会直接显示,我们一直往下滑动会发现下面的图片会有一个加载的过程,而不是直接出现的,这就是懒加载的效果。懒加载即延迟加载,也叫按需加载,对于一个很长的页面,优先加载可视区域的数据,可视区域之外的数据不会进行加载,其他部分等进入可视区域时再加载。毕竟如果图片很多,所有的图片都被加载出来,而用户只能看见可视区域的那一部分图片,这样就很浪费性能,使用懒加载会使得网页的加载速度很快,减少了服务器的负载,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二、懒加载的实现原理

图片的懒加载是由src引起的,当对src赋值时,浏览器就会请求图片资源。根据这个原理,我们使用HTML5的data-xxx属性来储存图片的路径,在需要加载图片的时候,将data-xxx中图片的路径赋值给src,这样就实现了图片的按需加载,即懒加载。

懒加载的实现重点在于确定用户需要加载哪张图片,在浏览器中,可是区域内的资源就是用户需要的资源。所以当图片出现在可视区域时,获取图片的真实地址并赋值给图片即可。

使用原生JavaScript实现懒加载

  1. window.innerHeight 是浏览器可视区的高度

  1. document.body.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是浏览器滚动过的距离

  1. imgs.offsetTop是元素顶部距离文档顶部的高度(包括滚动条的距离)

  1. 图片被加载的条件:imgs.offsetTop<window.innerHeight +document.body.scrollTop;

代码实现

<div class = "container>
    <img src = "loading.gif" data-src = "pic.png">
    <img src = "loading.gif" data-src = "pic.png">
    <img src = "loading.gif" data-src = "pic.png">
    <img src = "loading.gif" data-src = "pic.png">
    <img src = "loading.gif" data-src = "pic.png">
    <img src = "loading.gif" data-src = "pic.png">
</div>
<script>
var imgs = 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
window.addEventListen('scroll',lazyload);
function lozyLoad(){
    var scrollTop = document.body.scrollTop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crollTop;
    var winHeight = window.innerHeight;
    for(int i = 0; i<imgs.length ; i++ ){
        if(imgs[i].offsetTop < scrollTop + winHeight){
           imgs[i].src = imgs[i].getAttribute('data-src');
          }
       }
  }
  window.onscroll = lozyLoad;
</script>

三、懒加载的特点

  • 节约流量:有些用户并不会全部看完,全部加载会耗费大量流量,使用懒加载会节约流量

  • 减少无用资源的加载:使用懒加载明显减少服务器的压力和流量,同时也减少了浏览器的负担

  • 提升用户体验:如果同时加载大量图片,用户等待的时间可能过长,营销用户体验,使用懒加载能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

  • 防止加载过多图片而影响其他资源文件的加载:会影响网站应用的正常使用

四、懒加载与预加载的区别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预加载

什么是预加载?

预加载:利用浏览器空闲时间来下载后预取用户在不久的将来可能访问的文档。网页向浏览器提供一种预取提示,并在浏览器完成当前页面的加载后开始静默地拉取指定的文档并将其存储在缓存中,当用户访问其中一个预取文档时,便可以快速的从浏览器缓存中得到。

目前支持两种预加载

preload

<link href=/js/chunk-vendors.5e63c7cf.js rel=preload as=script>

当浏览器解析到preload会立即进行资源的请求,需要注意的是使用preload进行预加载时需要指定文件的类型

prefetch

<link href=/js/chunk-dca4e6ea.e4986a0a.js rel=prefetch>

当浏览器解析到prefetch时,不会立即请求资源,会等待浏览器空闲以后再进行资源的请求

综上:

preload 适用于加载当前页面需要用到的资源,prefetch适用于后续页面需要用到的资源。

懒加载与预加载的区别

这两种都是提高网页性能的方式,两者主要区别是一个是提前加载,一个是迟缓甚至不加载。懒加载对服务器前端有一定的缓解压力作用,预加载则会增加服务器的前端压力

  • 2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前端性能优化实践# 知识体系与小册格局 ## 写给读者 提起性能优化,大家现在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映射出什么内容呢? 可能是类似[“雅虎军规”](https://developer.yahoo.com/performance/rules.html?guccounter=1)和[《高性能 JavaScript》](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62856/)这样历久弥香的经典之作,也可能是搜索引擎聚合给你的一篇又一篇以性能优化为主题的个人或团队实践而来的“私货”。至少当我确定自己的研发方向、并接到第一个性能优化任务时,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向搜索引擎求助,第二件事是买书,然后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前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深感性能优化实在是前端知识树中特别的一环——当你需要学习前端框架时,文档和源码几乎可以告诉你所有问题的答案,当你需要学习 Git 时,你也可以找到放之四海皆准的实践方案。但性能优化却不一样,它好像只能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这个摸索的过程是痛苦的、漫长的,也是紧要的。因为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一个前端团队如果只把性能优化这个任务写在纸上,而不投入实践,它将缺失最基本的竞争力。 笔者写这本小册,是希望通过短短十数个章节的讲解,尽可能降低一些大家学习性能优化的成本。 一方面,这本小册为没有接触过性能优化的新同学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前端性能优化的“世界观”,知道性能优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从而使性能优化这件事情有迹可循,有路可走。这样在面试现场被问到性能优化层面的问题时,能够做到滔滔不绝、言之有物,而非像背书一样罗列干巴巴的知识点,最终淹没在茫茫的求职大军中。另一方面,小册可以为在职的工程师们提供一线团队已经实践过的“方法论”,知道什么场景下该做什么事情,最终在脑海中留下一张涵盖核心原理和实践的、可随时查阅并且高度可扩展的性能优化思路索引表。然后在今后的开发生活中可以去践行它,更进一步去挖掘它。把性能优化变作你前端工程师生涯的一门必修课,进而演化为自己研发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相信大家可以明确这样一个学习观念:任何技术的掌握,都离不开一定比例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支撑。 具体到前端性能优化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它是 20% 的理论,上至少 80% 的实践,甚至很多理论本身也都是我们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实践出来的。所以希望大家阅读本小册时,能够读到一些“书本之外的东西”——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回忆自己既有的开发经历,尝试去留意哪些知识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 这样读完之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把这些知识转换为自己的项目实践——前端技术日新月异,性能方案永远都在更迭,所以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 建议每一位读者都带着“学了就要用”的心态去读这本小册。如果阅读结束,能够为你带来哪怕一个小小的开发习惯或者优化观念上的改变,这数小时的阅读时间就算没有白费。 ## 知识体系: 从一道面试题说起 在展开性能优化的话题之前,我想先抛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面试问题: > 从输入 URL 到页面完成,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后续的内容都将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为骨架展开。我希望正在阅读这本小册的各位可以在心里琢磨一下这个问题——无须你调动太多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只需要你用最快的速度在脑海中架构起这个抽象的过程——我们接下来所有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个过程来做文章。 我们现在站在性能优化的角度,一起简单地复习一遍这个经典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通过 DNS(域名解析系统)将 URL 解析为对应的 IP 地址,然后与这个 IP 地址确定的那台服务器建立起 TCP 网络连接,随后我们向服务端抛出我们的 HTTP 请求,服务端处理完我们的请求之后,把目标数据放在 HTTP 响应里返回给客户端,拿到响应数据的浏览器就可以开始走一个渲染的流程。渲染完毕,页面便呈现给了用户,并时刻等待响应用户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https://user-gold-cdn.xitu.io/2018/10/18/16685737b823244c?w=489&h=329&f=png&s=19023) 我们将这个过程切分为如下的过程片段: 1. DNS 解析 2. TCP 连接 3. HTTP 请求抛出 4. 服务端处理请求,HTTP 响应返回 5. 浏览器拿到响应数据,解析响应内容,把解析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大家谨记,我们任何一个用户端的产品,都需要把这 5 个过程滴水不漏地考虑到自己的性能优化方案内、反复权衡,从而打磨出用户满意的速度。 ## 从原理到实践:各个击破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针对这五个过程进行分解,各个提问,各个击破。 具体来说,DNS 解析花时间,能不能尽量减少解析次数
前端性能优化实践# 知识体系与小册格局 ## 写给读者 提起性能优化,大家现在脑海里第一时间会映射出什么内容呢? 可能是类似[“雅虎军规”](https://developer.yahoo.com/performance/rules.html?guccounter=1)和[《高性能 JavaScript》](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362856/)这样历久弥香的经典之作,也可能是搜索引擎聚合给你的一篇又一篇以性能优化为主题的个人或团队实践而来的“私货”。至少当我确定自己的研发方向、并接到第一个性能优化任务时,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向搜索引擎求助,第二件事是买书,然后开始了摸着石头过河,前后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深感性能优化实在是前端知识树中特别的一环——当你需要学习前端框架时,文档和源码几乎可以告诉你所有问题的答案,当你需要学习 Git 时,你也可以找到放之四海皆准的实践方案。但性能优化却不一样,它好像只能是一个摸索的过程。 这个摸索的过程是痛苦的、漫长的,也是紧要的。因为在如今的互联网环境下,一个前端团队如果只把性能优化这个任务写在纸上,而不投入实践,它将缺失最基本的竞争力。 笔者写这本小册,是希望通过短短十数个章节的讲解,尽可能降低一些大家学习性能优化的成本。 一方面,这本小册为没有接触过性能优化的新同学建立起一个正确的前端性能优化的“世界观”,知道性能优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从而使性能优化这件事情有迹可循,有路可走。这样在面试现场被问到性能优化层面的问题时,能够做到滔滔不绝、言之有物,而非像背书一样罗列干巴巴的知识点,最终淹没在茫茫的求职大军中。另一方面,小册可以为在职的工程师们提供一线团队已经实践过的“方法论”,知道什么场景下该做什么事情,最终在脑海中留下一张涵盖核心原理和实践的、可随时查阅并且高度可扩展的性能优化思路索引表。然后在今后的开发生活中可以去践行它,更进一步去挖掘它。把性能优化变作你前端工程师生涯的一门必修课,进而演化为自己研发方面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相信大家可以明确这样一个学习观念:任何技术的掌握,都离不开一定比例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的支撑。 具体到前端性能优化这件事情上,我认为它是 20% 的理论,上至少 80% 的实践,甚至很多理论本身也都是我们在具体的业务场景中实践出来的。所以希望大家阅读本小册时,能够读到一些“书本之外的东西”——最好是一边读一边回忆自己既有的开发经历,尝试去留意哪些知识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 这样读完之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把这些知识转换为自己的项目实践——前端技术日新月异,性能方案永远都在更迭,所以一定要形成自己的学习思路。 建议每一位读者都带着“学了就要用”的心态去读这本小册。如果阅读结束,能够为你带来哪怕一个小小的开发习惯或者优化观念上的改变,这数小时的阅读时间就算没有白费。 ## 知识体系: 从一道面试题说起 在展开性能优化的话题之前,我想先抛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面试问题: > 从输入 URL 到页面完成,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后续的内容都将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为骨架展开。我希望正在阅读这本小册的各位可以在心里琢磨一下这个问题——无须你调动太多计算机的专业知识,只需要你用最快的速度在脑海中架构起这个抽象的过程——我们接下来所有的工作,就是围绕这个过程来做文章。 我们现在站在性能优化的角度,一起简单地复习一遍这个经典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通过 DNS(域名解析系统)将 URL 解析为对应的 IP 地址,然后与这个 IP 地址确定的那台服务器建立起 TCP 网络连接,随后我们向服务端抛出我们的 HTTP 请求,服务端处理完我们的请求之后,把目标数据放在 HTTP 响应里返回给客户端,拿到响应数据的浏览器就可以开始走一个渲染的流程。渲染完毕,页面便呈现给了用户,并时刻等待响应用户的操作(如下图所示)。 ![](https://user-gold-cdn.xitu.io/2018/10/18/16685737b823244c?w=489&h=329&f=png&s=19023) 我们将这个过程切分为如下的过程片段: 1. DNS 解析 2. TCP 连接 3. HTTP 请求抛出 4. 服务端处理请求,HTTP 响应返回 5. 浏览器拿到响应数据,解析响应内容,把解析的结果展示给用户 大家谨记,我们任何一个用户端的产品,都需要把这 5 个过程滴水不漏地考虑到自己的性能优化方案内、反复权衡,从而打磨出用户满意的速度。 ## 从原理到实践:各个击破 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针对这五个过程进行分解,各个提问,各个击破。 具体来说,DNS 解析花时间,能不能尽量减少解析次数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