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我们逃得过算法的左右吗?

本文1582字,阅读约需2分钟

当我们在网上订购了一款商品,之后会有同款 同品牌或者其他莫名其妙的关联产品的推荐。当我们看过一名视频,随后会有同类博主 类似题目和形式的节目推送,源源不断。甚至,当我们倾向于某一种观点,不管多么稀奇,我们都能在浩瀚网络的犄角旮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是谁在背后操控?没错,是算法。一方面,我们的行为经验被收集分析,为了商业目的,以强化喜好的方式,继续喂食营销;另一方面,我们不难设想,它可以潜移默化地洗脑我们。有人说,大数据时代,算法对我们的了解,胜于家人,甚至胜过我们自己。因为它只有绝对理性,没有自我遮蔽或自我欺骗的盲点。对于24小时全方面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而言,人类的自然智能还处在婴儿期。当然,算法背后是互联网大佬,但有了这样无孔不入的利器,大多数群众被完全透明化了。

有人会问,透明怎么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没有不可示众的秘密,为什么怕人看见?透明让社会更安全高效。可是问题在于,我们的透明从来不是公平的,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微小的可怜的隐私,和人的尊严息息相关。

为什么我们的数据需要保护?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给过这样一个论证:
1人是有尊严的。

2人的尊严来自自由——自我规定。

3如果一个人不确定自己有所偏颇的言行是否都被记录 监控和储存,他就会别影响和左右,他便无法做出完全自主的判断和行动,而是倾向于从众 匿名。

4当个人的自由表达和自由发展受到限制,也会损害集体社会的福祉。

5自由自决是公民行动与参与的条件,是良好社会和政治的条件。一个不再自由的个体,无法真正为集体做出贡献,而只是应声虫和附庸。

因此,保护个人数据有了德国基本法的支持。对个人数据隐私给予法律保护,是基于宪法的理性论证,而不是朝三暮四的政策爱好。

反向的论证可以借助哲学家边沁著名的“圆形监狱”。监狱中心是狱警的眺望塔,圆形监狱的每间牢房都朝着中间。每个牢房的罪犯都时刻抱怨狱警可能此时正在监视自己。当然,即使身在中心,狱警也不可能同时监视这么多的犯人,但是重要的不是事实,而是可能性。在这里,可能性发挥了巨大的心理威慑作用。

这就是权力的本质,它不发威,只是潜在,余下的是不断系统性内化的恐惧与屈从。圆形监狱是一个高效统治体制的微观模型。它将外在规训内在化,它的形态和运行机制甚至让人联系到:上帝无处不在”的宗教性叙述,我们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的被监视着。

边沁大概没想到,“圆形监狱”的设计在几百年后会成为大数据时代人类的写照。应该说,技术使得监控无孔不入,随着芯片植入 比特币 纳米机器人 皮下监控 人工智能等狂飙突进般的技术出现,“人生而自由”的预设显得形同虚设。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有路可逃吗?

网络的未来似乎是不归路:不进去,会被时代淘汰;进去,极可能会被碾压淹没。网络没有国界,人们看可以建防火墙 设过滤器,但终究是螳臂当车。那么,我们要如何保护数据隐私 捍卫尊严呢?

数据被称为”21世纪的石油“。数据是金钱,量越大,越值钱,因为数据能提供的信息1+1>2。我们很少留意,在使用APP的协议条款中,通过一个“同意”,贱卖了多少个人信息。大多数情况下,这个“同意”是迫不得已,我们没有时间和专业知识去查看那些条款,“不同意”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使用该APP。

更糟的是,在社交媒体上,人们不仅无意间泄露了自己的信息,还连带了很多家人朋友。据统计,在美国13~17岁的青少年中,超过一半的人把个人信息泄露给陌生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会有怎样的后果。

在这个时代,决定自己的数据,和决定自己息息相关。我们每一次消费都是一次自我决定,一次决定权的明确表达;每一次对自由权利和隐私的要求和捍卫,都有可能影响未来立法 生产和消费的走向。如果我们坐视不管,忽视自己的力量,就是漠视自己的权利。数据保护首先从权利意识开始。法律要保护的不是数据,而是人决定自己的权利。而我们愿意为了这份权利,去了解,去交流,去行动。

  • 2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