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数据恢复技巧总结


最近又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我一位朋友的笔记本电脑的硬盘被清空,所有分区被删除,当然数据也不翼而飞了。更糟糕的是,那个家伙一点都不冷静,立即又在电脑里重装了操作系统……要知道这是大忌啊!还好,刚装的Windows® 还没有多大,没有覆盖掉多少数据,最后还是把大多数数据都恢复出来了。对此我总结出了几个数据恢复的技巧,相信能解决大部分问题的。

1. 切记:不要再折腾你的电脑

当你的数据都消失了,千万不要再对你的硬盘做任何写操作。虽然数据好像是被删除了,但其实它们还是在硬盘里的,删除的时候只是修改了分区表或者文件索引,算是被打上了“删除”的标记。硬盘写数据时会避免把新数据覆盖在正常数据上,而那些已删除的数据则不会被特殊对待。因此在数据被恢复之前,包括正在恢复时,要保证不要对硬盘进行任何写操作(读还是可以的)。另外,那些号称达到美国国防安全标准[1]的数据粉碎软件,也是依靠这个原理,在已删除的数据上反复写无用数据来达到粉碎数据,令其无法恢复的目的.

2. 准备一个外部操作系统

一个可以启动你的机器的操作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不然没有一个工作环境,你怎么开刀啊?这个操作系统必须外部的,即不能用装在待修复硬盘里的操作系统,目前有很多选择,什么“老毛桃”什么什么“WinPE”修复光盘多的是,不过我都没有试过,太麻烦了,而且都不是自由软件。我强烈推荐Linux®,功能强大,兼容性好。进入了Linux® 里,你做什么都行。很多人能想到的就是用Live CD(或者 Live DVD)。

2.1. 使用 Live CD

很多 Linux® 发行版都有 Live CD,例如大名鼎鼎的 Ubuntu®及其分支。另有一些专门整合了各种系统维护工具的系统急救光盘,放进去启动后就什么工具都有齐了,例如数据恢复、网络分析、系统修复等等。比较出名的Knoppix® 还提供了LXDE® 桌面环境,更加好用。《10 Linux rescue tools for recovering Linux, Windows, or Mac machines》介绍了很多有名的急救光盘,有兴趣的可以去试试,用虚拟机折腾一下吧。

由于时间关系,未能去试试这些急救光盘,我是直接用 Ubuntu® 的安装光盘的。Ubuntu®(还有其它一些发行版) 的安装光盘提供了一个环境以进行试用(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进去以后也是做什么都可以。不过使用 Live CD 最大的缺点就是,其启动速度奇慢,运行期间也会有停顿出现。主要是因为光盘里的数据是不能改变的,所有临时文件和对光盘数据的变更等都存放在内存里。正因为如此,系统一关闭,所有更改、安装的软件都没有了,这的确比较麻烦。

2.2. 使用 Live USB

Live USB 其实和 Live CD 一个样儿,只是把光盘的内容放在了U盘里[2],U盘里的数据同样不可被修改。Live USB 的好处是节省光盘,毕竟Ubuntu® 每年发布新版本至少两次。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再U盘上分配一定空间作缓存,这样性能也许会提高不少。

2.3. 直接安装在移动硬盘里

直接安装在移动硬盘或者足够大的U盘里,装好各种驱动,然后就可以带到其它电脑上用了,这的确很好。不仅可以用作急救工具,还可以把自己的工作环境随身携带,多方便。启动的时候在BIOS 里设置成用这个硬盘就行了,和普通使用没什么区别。

3. 恢复数据的开源利器:TestDisk

有了一个工作的环境后,该来考虑要用什么工具,什么软件来恢复数据了。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Easy Recovery™,可惜这个软件是专有的,而且只能在Windows® 上运行。

TestDisk 是一个开源的数据恢复软件,主要的功能包括恢复已删除分区,和提取已删除数据。不过这个软件是纯英文界面+控制台界面[3],新手可能会吓跑[4]。最新版本可以到官网下载,Ubuntu® 官方源貌似也有,但我在 Live CD 上看不到……

网上有很多关于 TestDisk 的教程[5],官网也有更加详细的用户手册,我就不重造轮子了。TestDisk 还附带个姊妹软件PhotoRec,可以一键恢复所有指定格式文件,比较傻瓜化,我个人不建议用吧。

注意,在我朋友清空了硬盘还重装了系统这种情况,硬盘里遗留的分区是比较紊乱的。这个时候就要在搜索完分区后再来个 Deeper Search,才能完全找到搜索到所有分区。这时候进可以进入找到的分区里,列出分区里的文件并提取出来了。不过 Deeper Search 耗费的时间有点长,取决于你硬盘的大小。我的情况是320 GiB 共38912个柱面扫描了一个多小时。不过其实大多数情况都不用完全等它扫完,能搜索出几个再看看里面的文件就是了。

图 1. TestDisk 正在进行 Deep Search

TestDisk 正在进行 Deep Search

4. 高效的分区软件:Disk Director Home

Disck Director Home 是一个专有的分区调整软件,可以无损数据调整分区大小、移动分区等。其附带的Acronis® Recovery Expert 还可以搜索丢失分区,质量不错。这个软件支持的分区格式不多,只能在Windows® 上运行。

什么?只能在 Windows® 上运行?这点不假,但它提供了一个创建启动媒介的工具,可以把整个软件安装在U盘或者光盘里并以之启动。这样就提供了外部环境调整分区、恢复数据了。

其实 Linux® 下开源的的 GParted 同样是一个强大的分区调整软件,支持众多的分区格式,Ubuntu® 的 Live CD 直接包含它,而且也有GParted Live 提供一个可启动的纯 GParted 环境。为什么我还要推荐 Disk Director 呢?因为GParted 调整分区实在是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慢了![6]我们来看看网上的声音:

 

Gparted无损调整分区贼慢,千万别用,我上次用它调整8G主分区,搞了6个小时,吐血了,用PQ或者PM顶多2小时

再说10G根分区足够了,我才8G,除非你要装什么大型软件。

要不你把/usr另外挂载到一个10G分区就行了

 
 --adagio, viaUbuntu 中文论坛

这个帖子的主题很符合形象:

 

Gparted is sloooooooooooow

 
 --billgoldberg, viaUbuntu Forums

还有更夸张的,搞了48小时……

 

On Monday around 3 pm i starting a resizing on my main partition to take up some empty space (237gb into 297gb). well now its about 48 hours later and its not done. this morning it STARTED AGAIN!! Im not sure if this is a different process for the resizing but its getting old. When i started the estimated time was ~9.5 hours, and now im going into the 3rd day anyone know if this is normal? should i just wait it out or should i stop it? any help would be greatly appreciated!!!

 
 --gamewizz, viaUbuntu Forums

总而言之,总结一句就是:不要用 GParted 调整分区!要是真要用它,例如调整ext4 分区(Disk Director Home 不支持 ext4),则建议你先备份数据,然后直接删除分区,调整,再复制回去。

5. 后记

其实数据恢复真的好容易,虽然也有人品因素在里面。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是根本不用花钱去送给专业数据恢复公司折腾的。从另一面看,看似删除了的数据,其实还暗藏在硬盘的角落,除非你用技术手段处理吧。不然怎么会酿出个国际知名摄影大师[7]呢?



[1] NISP Operating Manual,又称 DoD 5220.22-M

[2] 官网有具体教程:在 Windows 上在 Ubuntu 上制作 Live USB。

[3] 是在控制台里现实的界面(就像vi 等软件),而不是输入命令来执行任务的模式。

[4] 开源软件很多都是界面丑陋,但胜在质量优秀,所以黑客才喜欢用它们,这不是装B!能被吓跑的都是缺乏探究精神的人,这要多亏我国“优秀的”教育了。

[6] 所以才称 Disk Director Home 是“高效的分区软件”。

[7] 抱歉,我无意冒犯。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