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计算机——超级算力推动工业仿真加速发展

1、什么是超级计算机?

顾名思义,超级计算机是相对于大型、小型计算机而言的一种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功能更完善的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超级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组件与个人电脑无太大差异,但规格和性能则强大许多,是一种超大型电子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主要特点表现为高速度和大容量。现有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万亿次以上,在最新发布的第60期全球超级计算机排行榜,排名第一的“前沿”(Frontier),每秒浮点运算速度超过百亿亿次。

2、我国超级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研制起步于60年代,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主要从事大型机的并行处理技术研究;第二阶段,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主要从事向量机及并行处理系统的研制;第三阶段,自80年代末至今,主要从事MPP系统及工作站集群系统的研制。

早在1958年,我国成功研制了首台数字电子计算机——103机,开启了我国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探索之路。1983年,我国成功研制“银河”系列超级计算机,至此,我国具备了进行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的能力。从1992年开始,我国超级计算机的研发速度明显加快。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系统研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我国研制的“天河一号”成为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2016年,全部采用自主技术的“神威·太湖之光”诞生,此后连续四次雄踞“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随着一批国产高端计算机系统的出现,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具备研制高端计算机系统能力的国家。

目前,超级计算机已经广泛运用于地球气候模拟、宇宙天体研究、基因研究、石油勘探、自然灾害预报等“高、精、尖”的前沿领域。

3、超级计算机在工业仿真领域的应用

全球正处在工业革命4.0的时代,这是一场正在兴起的新工业革命,是以人及其资源实现智能互联为特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推动,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产业和服务之间相互融合的发展形态。工业仿真(CAE)技术,既是工业数字化研发设计的核心工具,也是工业互联网时代,乃至工业4.0时代的核心支撑。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企业对产品开发设计周期有了更高的要求。CAE仿真的模型也越来越复杂,网格数量越来越多,对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其计算时间也越来越长。如果遇到动网格计算、双向流固耦合计算,模型网格数量巨大,计算时间更是成倍增长,对算力的需求攀升,使得超级计算机成为了工业仿真的重要支撑。在飞行器高速飞行时,高温气流以及气体的分布情况对航天器的成功试验十分重要。2011年9月,我国成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自主研制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送入预定轨道。在“天宫一号”的设计过程中,研发团队基于“神威 •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对飞行器两舱简化外形(长度10余米、横截面直径近3.5米)陨落飞行(H=65km、62km、Ma=13)绕流状态进行大规模并行模拟。在准确的前提下,20天内便完成常规需要12个月的计算任务,超级计算机的模拟计算结果与风洞实验数据基本吻合,为“天宫一号”飞行试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大规模并行模拟“天宫一号”两仓绕流状态(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航空航天领域,超级计算机还可以用于汽车碰撞安全验证。以前,这样的实验都需要通过真车在现场一辆一辆碰撞,现在有了超级计算机,只需要几台车辆进行现场模拟后,将其仿真的运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作比对,既能减少研发成本,又能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

正面刚性墙碰撞分析(图片来源于网络)

4、“神工坊”——高性能工业仿真

为应对先进制造业需求,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基于“神威 • 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超级算力,面向工业制造领域,提供高保真、高性能的工业仿真解决方案——“神工坊”

对于中大型、有能力自研仿真软件的企业,“神工坊”能够对软件进行高性能改造,用超级算力来“跑”软件,提高仿真的并行规模和效率。目前,基于平台开发完成的高性能中间件和仿真求解框架,“神工坊”已与中航商发、清华大学、中国气动中心等高校及科研单位合作,对其自研仿真软件进行高性能改造和国产平台移植,取得了显著效果。

高性能改造案例

在清华大学某透平CFD程序中,经过数据结构改造,并采用UNAT非结构加速中间件加速,在“神威 • 太湖之光”平台上,重要热点获得了最高接近20倍的加速,整体加速达到了10倍左右。

对于中小型企业,我们提供“神工坊”高性能工业仿真平台,平台具备丰富的仿真软件以及海量高性能硬件资源,支持在线“前处理-求解-后处理”仿真全流程作业。另外,平台支持多级用户管理功能,方便企业整体入驻,为企业提供多级部门管理、在线共享空间、在线分享图形界面等功能,助力企业在线协同研发,提高设计研发效率。

目前,“神工坊”高性能工业仿真平台注册企业近千家,能够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船舶海洋、电力电子等工业领域提供一站式高性能在线仿真服务。

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聊!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仿真技术——基于matlab的电子信息类课程(第4版)》是一本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它涵盖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巧,以及如何运用matlab软件进行电子信息类问题的仿真和模拟。本书第4版作了较大更新,内容更加完善和系统。 该教材分为六个章节,每章包含理论知识和相关的matlab应用实例,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仿真技术。第一章介绍了仿真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和编程基础。第二章涉及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滤波和谱分析。第三章重点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包括数字信号变换、滤波和系统设计。第四章讲解了通信系统的仿真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第五章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第六章探讨了仿真技术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本书的答案是针对教材中习题和实践案例的。答案详细介绍了求解方法和matlab代码,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自己的答案和书中的答案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答案还提供了一些解题思路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仿真技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书中的实例,运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从而加深对电子信息类知识的理解。此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扩展阅读材料和网上资源,供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领域。 总之,《计算机仿真技术——基于matlab的电子信息类课程(第4版)》是一本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教材,它可以帮助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仿真技术,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