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

1、假设使用Internet校验和(4位字)来发送一个消息1001110010100011.试问校验和的值是什么?(A)
A. 1011
B. 0010
C. 0011
D. 0100
解析: 按照4位1行进行排列,按列相加,低位开始相加(模2加);产生进位,向高位进,最高位产生进位,向最低位循环进位。所得结果再取反码,作为校验和。

2、系统采用纠1位错的海明码,码字总长度是 11 位(n=8)。 假设8 位码字由 A B C D E F G H I J K 代表,问这些位中,哪些位置是数据位?(A)
A. C E F G I J K
B. A B D H
C. A B C D I J K
D. E F G I J K
解析: 检查位处于是 2 的幂的位置: 第 1、 第2、第 4和第8,即,A、 B 、D和 H。其他是是数据位。

3、在选择性重传协议中,当帧序号为4比特,并且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尺寸相同时,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是多少?(B)
A. 4
B. 8
C. 6
D. 15
解析: 接收窗口尺寸W<=2*(n-1), 这样可以保证窗口不交叠*

4、系统采用带位填充的帧界标记法,收方从网络接收到一个字符串是 11101111100。那么,发送方发送的原始字符串是什么?(A)
A. 1110111110
B. 111011111000
C. 111111110
D. 1.11011111E10
解析: 找到11111(5个1),去掉后面的0

5、采用比特填充的比特标记法,对0111 1100 0111 1110 组帧后,对应的比特串是多少?(A)
A. 01111100 00111110 10
B. 01111100 01111101 01111110
C. 01111100 01111101 0
D. 01111100 01111110 01111101
解析: 这种成帧方法也叫:零比特填充法,即在数据帧中凡是出现了5个连续的“1”时则在其后插入一个“0”,然后再进行输出。

6、数据链路层采用了回退n帧协议(GBN),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7的帧,当计时器超时时,若发送方只收到0、2、3号帧的确认,则发送方需要重发多少帧?(A)
A. 4
B. 2
C. 3
D. 7
解析: 回退n帧采用累计确认重传,虽然ack=1丢失,但是ack=3证明,序号为 3,2,1,0的帧被正确接收了。所以,发送方只需发送序列号为 4,5,6 和 7的帧。

7、有一个字符串1001011,采用奇校验进行检错。试计算应追加到字符串后的校验位是什么?(B)
A. 4
B. 1
C. 10010110
D. 0
解析:奇偶校验,将位简单地加起来 mod 2,1 + 0 + 0 + 1 + 0 + 1 + 1 = 4 = 0 mod 2。或者直观地数“1”的个数,4个1是偶数个1,因此奇校验位应该为1,可以保证整个码字1的个数是奇数个

8、系统采用纠1位错的海明码,码字总长度是 7 位(n=7)。 假设7 位码字由 A B C D E F G代表,问这些位中,哪些位置是校验位?©
A. E F G
B. A B C D
C. A B D
D. C E F G
解析:检查位处于是 2 的幂的位置: 第 1、 第2和第 4,即,A、 B 和 D。其他是是数据位。

9、在回退n帧协议中,当帧序号为5比特,发送窗口的最大尺寸是多少?©
A. 29
B. 30
C. 31
D. 32

10、下列关于停-等ARQ协议,正确的描述是?(A)
A. 仅当当前帧的 ACK 落入 *sent *(发送窗口),发送方发送下一帧
B. 超时可防止丢帧和丢失ACKs
C. 帧和 ACKs没有必要携带序列号
D. 仅当当前帧的 ACK 落入 * received *(接收窗口),发送方发送下一帧
解析: 超时并不能防止丢帧或丢失确认帧ACKs,相反,超时意味着 丢帧,且发送方不能区分帧和确认帧这两种帧的丢失;无序列号,无法保证接收方不收到重复帧。仅当收到确认号落入发送窗口时,才滑动发送窗口,发送下一帧。

11、系统采用的码字分别是 0000,0011, 1100, 1111(分别对应待传送的码 00, 01, 10 和 11)。请使用海明距离判断:该系统可以检测出多少位错误?(B)
A. 4
B. 1
C. 3
D. 2
解析: 海明距离是将一个字符串变换成另外一个字符串所需要替换的字符个数。例如2,0000-> 0011 或 1100 左右。HD = 2,错误码可以检测到 1 个错误 (即 d + 1 = 2, 所以d = 1 )。

12、在一个有 100 ms (单程) 延迟(用D表示)的 1 Mbps 卫星链路上的发送 10,000 位的消息ARQ(自动重传请求)的最高吞吐量是多少?©
A. 50kbps
B. 45 kbps
C. 48kbps
D. 91 kbps
解析: ARQ中, 每 RTT(Round Trip Time,来回时间)发送最多一个数据包,发送完成之后,需要等待对方确认到达,才能发送下一个。RTT是发送一条消息后,接收到一个简短的答复的最短时间。题目中数据包中包含10000位的消息,发送它需要的时间(传输时间)是:10000/110**6s=10ms。发出后,再经过RTT的传播时间,确认回来,RTT时间是:2D=1002=200ms。这样,发送一个消息到收到确认(意味着可发下一个消息)的总耗时是200+10=210ms,即每 210 毫秒发送 10000 位,计算器传输速率应该为: 10000b/0.21s = 48 kbps。也可以这样计算:信道的利用率是10ms/210ms,吞吐量应是:10/2101Mbps=48kbps

13、若数据链路层的发送窗口尺寸W=4,在发送3号帧、并收到2号帧的确认帧后,发送方还可以连续发送多少个帧?(采用累计确认)©
A. 4
B. 2
C. 3
D. 1
解析: ack=2意味着序列号=2及之前的帧均被正确接收,可以清空他们占用的窗口,现在又发了一帧(序列号=3)等待确认,占用了发送窗口,窗口总大小是4,顶多能再发4-1=3帧。

14、数据链路层采用选择重传协议(SR)传输数据,发送方已发送了0~3号数据帧,现已收到1号帧的确认,而0、2号帧依次超时,则此时需要重传的帧数是多少?(D)
A. 4
B. 1
C. 3
D. 2
解析:选择重传协议中,接收方逐个地确认正确接收的分组,不管接收到的分组是否有序,只要正确接收就发送选择ACK分组进行确认。因此选择重传协议中的ACK分组不再具有累积确认的作用。这点要特别注意与GBN协议的区别。此题中只收到1号帧的确认,0、2号帧超时,由于对于1号帧的确认不具累积确认的作用,因此发送方认为接收方没有收到0、2号帧,于是重传这两帧。

15、使用滑动窗口,每个窗口10 个数据包, RTT 为100 ms ,假设有 1250 字节数据包,最大吞吐量是多少?(注意 1250 字节数据包是 10000 位。要找出最大的吞吐量,假设网络容量不是一个限制因素,忽略数据包丢失)©
A. 2 Mbps (兆比特每秒)
B. 125 kbps (千比特每秒)
C. 1 Mbps (兆比特每秒)
D. 1 MBps (每秒兆字节数)
解析:10 个包 = 100000 位,需要在每 0.1 秒完成传输,意味着 100000/0.1 = 1 Mbps

  • 4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1
    评论
### 回答1: 这道题目讲的是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需要掌握数据链路层的概念、数据链路层的作用和功能以及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在学习和掌握完这些内容后,需要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和加深自己的理解,并且理解并能够解答各种类型的问题。 ### 回答2: 数据链路层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协议层,主要负责网络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学习数据链路层的过程中,需要掌握帧的组成、帧的传输、数据链路层的错误控制等知识点。以下将回答【计算机网络(微课版)】第3章数据链路层课后习题及答案。 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作为网络中的一个协议层,主要负责将传输层提供的分组封装成帧进行传输,也负责进行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等。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帧的封装与解封装、错误控制、流量控制、访问控制和链路管理。 2. 如果一个帧的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帧的作用是什么? 答:如果一个帧的目的MAC地址是FF:FF:FF:FF:FF:FF,那么这个帧的作用就是广播帧,它会被网络中所有的设备接收并处理。广播帧通常用于向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发送信息,比如ARP请求、DHCP请求等。 3. 请简述CRC校验的原理和作用。 答:CRC校验是数据链路层常用的一种错误控制技术。它的原理是对帧的数据部分进行多项式运算,将运算结果添加到帧的尾部形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校验码。接收方在接收到帧后,也对帧的数据部分进行多项式运算,将运算结果与帧尾部的校验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说明数据没有出现错误,否则说明数据出现错误,需要丢弃该帧。CRC校验可以很好地检测出数据链路层传输过程中的比特差错和一些突发性错误,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4. 请简述PPP协议的作用和特点。 答:PPP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协议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点对点通信中,在因特网中广泛应用。PPP协议的特点包括:封装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拓展性好。PPP协议不仅可以在异步串行线路上运行,同时也可以在同步电路或者ISDN线路上运行。PPP使用封装,压缩,加密等技术,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PPP协议还提供了多种认证方式以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 回答3: 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之上的第二层,主要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为帧添加控制信息以进行传输和检错。本章的课后习题主要涉及数据链路层的几种基本协议、数据帧的构成以及其功能和应用。 第一道题是关于Point-to-Point协议。Point-to-Point协议简称PPP,是一种用于串行线路的网络协议。它可以支持多种协议,如IP、IPX、AppleTalk等。PPP的结构由数据链路控制协议(LCP)和网络控制协议(NCP)两部分组成。LCP在建立连接时进行握手,NCP则负责选择和配置使用的网络协议。对于PPP中两端节点的串行通信线路,每个数据帧的帧边界都由同步信号来标识,而不是像以太网那样使用前导码。 第二道题是有关局域网的。局域网是指在一个范围较小的地理区域内,通过某种通信手段连接起来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距离较近,速度较快。常见的局域网协议有以太网、令牌环、FDDI等,其中以太网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以太网使用CSMA/CD协议进行冲突检测和重传,它的帧长通常不超过1500字节。在以太网中,每一个节点都有一个唯一的MAC地址,这是一个48位的地址,其中前24位是厂家标识符,后24位是该厂家内部分配的地址。 第三道题是关于数据帧的构成。数据帧由首部、数据部和尾部三部分组成。首部包含了帧起始符、目的地址、源地址和类型等控制信息。数据部分包含了实际的数据内容。尾部包含了循环冗余校验(CRC)等校验信息。在以太网帧中,首部的长度为14字节,尾部的长度为4字节,数据部分的长度在其他协议中有不同的取值。 第四道题是有关MAC地址的。MAC地址是一种硬件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网络适配器(网卡)的地址。MAC地址是48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十六进制表示,如00-0C-29-05-7F-63。MAC地址分为两个部分,前24位是厂家标识符,后24位是该厂家内部分配的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的地址,因此只在局域网范围内有效。属于同一个局域网的所有节点之间可以直接通信,不需要经过路由器。对于不同的局域网之间的通信,需要经过路由器进行转发。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宋向上_UP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