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系列-朴刀

         朴pō刀,a sword with a long blade and a short hilt wielded with both hands,又名播刀,俗称双手带,出现于宋代。朴刀型态为一种木柄上安有长而宽的钢刀的兵器,介于大刀与单刀之间。朴刀用途广泛,常用于自卫。朴刀全长约一米二至一米五,其刀刃比大刀长,大约占总长度的一半,可劈、刺、砍,招数繁多。使用时,一般两手握着刀柄,像使用大刀那样,利用刀刃和刀本身的重量,来劈杀敌人。

        其起源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当时民间不许保存长兵器,于是有人把大刀改为短把的朴刀,战斗时再在加柄。宋代禁止民间拥有兵器。 《宋会要辑稿》中说,“著裤刀”,即挂在裤子上的刀,因为人们日常需要使用而不能禁止,于是朴刀得以成为唯一的合法民间武器。朴刀到了清末前后开始被广泛使用。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中很多人使用朴刀,又名“太平刀”。

        《水浒传》中对朴刀的描写颇多,比如在卢俊义大战梁山群雄时有这样一段描写:“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可见,朴刀与其他的兵器最大的不同是可以拆卸。换言之,装上刀头就是朴刀,卸下刀头就是杆棒——此为朴刀杆棒常常连用的原因。

        《水浒传》中经常用“拈”来形容拿朴刀的状态,“拈”,即用手指拿,可见朴刀的杆棒绝粗不了,那么前端的刀头自然不宜太大,因此多呈小而尖的状态。这种形态与长枪更为类似。于是,朴刀名曰刀,其实更多的时候做突刺之用。以卢俊义擒史文恭的一仗为例,卢俊义往史文恭“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马来”,可见朴刀的使用是以刺为主。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