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第三天笔记

OSI/RM: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时间:

1979年ISO(国际标志化组织)颁布OSI

OSI核心思想:分层

     -------属于同一层的不同功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目的和作用;处于不同 层次的功能其目的和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每一层都下下一层提供服 务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

分层额作用:

      1.更易标准化

      2.降低关联性

      3.更易学习和理解

OSI七层参考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维持网络应用和服务器之间的会话连接

传输层---端到端的通讯---端口号---区分和标定不同应用---16位二进制构成(1~65535)----1~1023知名端口号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介质访问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FCS(帧校验序列)---保证数据完整性---CRC(循环冗余算法)

物理层

TCP/IP模型

TCP/IP协议簇

TCP/IP四层模型 --- TCP/IP标准模型

TCP/IP五层模型 --- TCP/IP对等模型

PDU---协议数据单元

物理层L1PDU

数据链路层L2PDU

网络层L3PDU

应用层--报文

传输层--段

网络层--包

数据链路层--帧

物理层--比特流

封装和解封装

应用层

传输层---端口号---TCP UDP

网络层---IP地址---IP

数据链路层---MAC地址---以太网协议

物理层

以太网:早期局域网的解决方案,现在也应用在广域网当中,是一种依靠 MAC地址寻址,工作在1,2层的网络。

以太网Ⅱ型帧

应用层

HTTP --- 超文本传输协议 --- TCP 80

HTTPS --- HTTP + SSL/TLS --- TCP 443

FTP --- 文件传输协议 ---TCP 20 21

TFTP---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UDP 69

telnet --- 远程登录协议 --- TCP 23 SSH --- TCP 22

DHCP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UDP 67/68

DNS --- 域名解析协议 --- TCP / UDP 53

 

传输层 -- 端口号 --- TCP UDP

1,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而UDP协议是无连接的协议;

2,TCP协议的传输是可靠的,而UDP协议的传输“尽力而为”;

3,TCP协议可以实现流控,而UDP不行;

4,TCP协议可以实现分段,而UDP不行;

5,TCP传输速度较慢,占用资源较大;UDP传输速度较快,占用资源小;

TCP和UDP的使用场景 :

TCP更适用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但是对速度要求较低的场景;UDP更适用于对传输速度要求较高,但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场景(即时类通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