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电信信息工程通信原理第三次实验——AMI/HDB3编译码综合实验报告

 

 

 

 

 

### AMIHDB3 解码实验原理及实现方法 #### 实验目的 通过AMl (Alternate Mark Inversion)和HDB3 (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解码实验,理解这两种码方式的工作机制及其优缺点。 #### AMI 码原理 AMI是一种二电平脉冲调制技术,在这种码方案下,“1”被交替表示为正电压或负电压,而“0”则由零电压来代表。这种方式有助于减少直流成分并提供一定的时钟恢复能力[^2]。 #### HDB3 码原理 为了克服连续多个零位可能导致同步丢失的问题,HDB3在四个连零的地方插入特殊破坏脉冲B,使得每四比特至少有一个非零电平出现。具体来说,当遇到四位全0序列时,会依据前一位的状态决定插入V(违反规则的信号)还是替换为其他模式以保持线路特性不变[^1]。 #### 解码过程概述 - **码**: 输入数据流经过映射转换成相应的AMIHDB3格式; - **传输**: 经过码后的信号可以在物理介质上传输,比如75Ω同轴电缆用于不平衡连接,或是120Ω双绞线适用于平衡传输环境; - **解码**: 接收端设备识别接收到的波形,并将其还原回原始的数据形式。 #### MATLAB中的HDB3解码实现示例 下面给出一段简单的MATLAB代码用来展示如何进行HDB3码: ```matlab function y = hdb3_encode(x) % 初始化变量 b = 0; v_count = 0; for i=1:length(x)+4 if mod(i,4)==1 && all(x(max(1,i-3:i))==0) if xor(b==v_count>=2 || sum(x(1:max(1,i)-1)<0)>sum(x(1:max(1,i)-1)>0),b) y(i)=1; b=~b; v_count=v_count+1; else y(i)=-1; b=~b; v_count=0; end elseif i<=length(x) y(i)=(-1)^b*x(i); if x(i)~=0 b=~b; v_count=0; end end end % 去除填充位 y=y(1:end-4); end ``` 此函数接受一串二进制输入`x`作为参数,并返回对应的HDB3码结果`y`。注意这段代码仅作示意用途,在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细节处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