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线程

 

目录

1. 进程的概念

2. 线程的概念

3. 多线程

4. 创建线程

4. 线程的状态

4. 线程的优先级

5. 线程的同步(synchronized)

6. 线程的运行状态总览图


1. 进程的概念

进程是计算机中的程序关于某数据集合上的一次运行活动 ,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是操作系统结构的基础。在当代面向线程设计的计算机结构中,进程是线程的容器。

2. 线程的概念

  • 每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若程序只有一个线程,那就是程序本身。
  • 线程线程,有时被称为轻量进程,是操作系统任务调度的基本单位。
  • 同一个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IO,内存资源。
  • 现代计算机支持多个线程的并发执行。
  • 线程是有状态的。

注意:很多多线程是模拟出来的,真正的多线程是指有多个 cpu,即多核,如服务器。如果是模拟出来的多线程,即一个 cpu 的情况下,在同一个时间点,cpu 只能执行一个代码,因为切换的很快,所以就有同时执行的错觉。

3. 多线程

(1)特点

由于单线程满足不了日常的正常需求,所以产生了多线程的产生。

多线程就是有多条顺序执行流“同时”执行,并且它们之间互不干扰。日常中我们所使用的一些应用软件,感觉这些程序是“同时”运行的,但实际上,一个处理器同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进程,只是 CPU 在高速轮换执行让我们有这样的错觉。

(2)图解

(3)多线程的优缺点

1)优点:资源利用率更好;程序设计在某些情况下更简单;程序响应更快。

2)缺点:设计更复杂,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增大。

4. 创建线程

(1)继承Thread 类

1)步骤:

  1. 定义一个类继承于Thread类
  2. 重写Thread类中的run方法
  3. 直接创建对象Thread的子类对象创建线程
  4. 调用start方法开启线程并调用任务的run方法执行

2)示范: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01 my01 = new MyThread01();
		my01.start();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class MyThread01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world");
		super.run();
	}
}

(2)实现Runnable接口(推荐)

1)优点:将线程的任务从线程的子类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的封装;面向接口编程,避免单继承局限。

2)步骤:

  1. 定义类实现Runnable接口。
  2. 覆盖接口中的 run方法,将线程任务代码封装到run方法中。
  3. 通过Thread类创建线程对象,并将Runnable接口的子类对象作为Thread类的构造函数的参数进行传递。(为什么?因为线程的任务都封装在Runnable接口子类的对象的run方法中,所以要在线程对象创建时就必须明确要运行的任务)
  4. 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开启线程。

3)示范: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02 my02 = new MyThread02();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my02);
		thread.start();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class MyThread02 implements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你好");
	}	
}

(3)实现callable接口(了解即可)

1)优点:能声明异常,能有返回值。

2)缺点: 编写复杂麻烦。

3)代码示范:

public class Test03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ExecutorService s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4);
		
		Future<String> f1 = s.submit(new MyThreadCound());
		
		Future<String> f2 = s.submit(new MyThreadCound());
		
		System.out.println("down");
		System.out.println(f1.get());
		System.out.println(f2.get());
		
		s.shutdownNow();
	}
}

class MyThreadCound implements Callable<String>{

	@Override
	public String call() throws Exception {
		int i = 0;
		for (; i < 10; i++)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return i + "--->"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4. 线程的状态

图解

(1)新建:即新生状态,创建Thread对象

(2)就绪:使用stard()方法

(3)运行:调用run方法

(4)阻塞:调用sleep()方法,阻塞执行后再次回到就绪状态(注意:后期加上 synchronized 的时候,使用 sleep 是不会释放权利的

(5)死亡:即程序终止,终止的方式有两种:

  1. 正常执行完毕,循环 次数已经到达
  2. 外部干涉 (上例中的龟兔赛跑,到达时间后,让线程停止)
  • 线程中加入标识 -->属性
  • 线程体中 使用改标识 -->死循环
  • 对外提供改变改标识的方法 setXxx() terminate() a()...
  • 外部根据适当的时机调用该方法 

4. 线程的优先级

只代表概率,不代表绝对先后顺序。

MIN_PRIORITY : 1
NORM_PRIORITY :5 默认优先级
MAX_PRIORITY :10 

5. 线程的同步(synchronized)

(1)线程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多个线程在操作共享数据。
  2. 操作共享数据的线程的线程代码有多条。

(2)解决思路

将多条操作共享数据的线程封装起来,当右线程在执行这些代码的时候,其他线程不可以参与运算。必须要当前线程把这些代码执行完毕,其他线程参与运行。

1)同步块

synchronized +块:同步块
synchronized (引用类型|对象|类.class) {

2)同步方法

修饰符 synchronized 返回类型|void 方法签名{

(3)同步的好处

解决了线程安全性问题。

(4)同步的弊端

相对降低了效率,因为同步外的线程都会判断同步锁。

(5)同步的前提

同步中必须右多个线程并使用同一个锁。

6. 线程的运行状态总览图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