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项目1---二叉树算法库

/*
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
作者:孙潇
时间:11月6日
问题描述:定义二叉树的链式存储结构,实现其基本运算并完成测试
输入描述:无
输出描述:若干数据
*/


1.头文件:btree.h,包含定义顺序表数据结构的代码、宏定义、要实现算法的函数的声明;

#ifndef BTREE_H_INCLUDED
#define BTREE_H_INCLUDED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char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ElemType data;              //数据元素
    struct node *lchild;        //指向左孩子
    struct node *rchild;        //指向右孩子
} BTNode;
void CreateBTNode(BTNode *&b,char *str);        //由str串创建二叉链
BTNode *FindNode(BTNode *b,ElemType x);     //返回data域为x的节点指针
BTNode *LchildNode(BTNode *p);  //返回*p节点的左孩子节点指针
BTNode *RchildNode(BTNode *p);  //返回*p节点的右孩子节点指针
int BTNodeDepth(BTNode *b); //求二叉树b的深度
void DispBTNode(BTNode *b); //以括号表示法输出二叉树
void DestroyBTNode(BTNode *&b);  //销毁二叉树

#endif // BTREE_H_INCLUDED


2.源文件:btree.cpp,包含实现各种算法的函数的定义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include "btree.h"

void CreateBTNode(BTNode *&b,char *str)     //由str串创建二叉链
{
    BTNode *St[MaxSize],*p=NULL;
    int top=-1,k,j=0;
    char ch;
    b=NULL;             //建立的二叉树初始时为空
    ch=str[j];
    while (ch!='\0')    //str未扫描完时循环
    {
        switch(ch)
        {
        case '(':
            top++;
            St[top]=p;
            k=1;
            break;      //为左节点
        case ')':
            top--;
            break;
        case ',':
            k=2;
            break;                          //为右节点
        default:
            p=(BTNode *)malloc(sizeof(BTNode));
            p->data=ch;
            p->lchild=p->rchild=NULL;
            if (b==NULL)                    //p指向二叉树的根节点
                b=p;
            else                            //已建立二叉树根节点
            {
                switch(k)
                {
                case 1:
                    St[top]->lchild=p;
                    break;
                case 2:
                    St[top]->rchild=p;
                    break;
                }
            }
        }
        j++;
        ch=str[j];
    }
}
BTNode *FindNode(BTNode *b,ElemType x)  //返回data域为x的节点指针
{
    BTNode *p;
    if (b==NULL)
        return NULL;
    else if (b->data==x)
        return b;
    else
    {
        p=FindNode(b->lchild,x);
        if (p!=NULL)
            return p;
        else
            return FindNode(b->rchild,x);
    }
}
BTNode *LchildNode(BTNode *p)   //返回*p节点的左孩子节点指针
{
    return p->lchild;
}
BTNode *RchildNode(BTNode *p)   //返回*p节点的右孩子节点指针
{
    return p->rchild;
}
int BTNodeDepth(BTNode *b)  //求二叉树b的深度
{
    int lchilddep,rchilddep;
    if (b==NULL)
        return(0);                          //空树的高度为0
    else
    {
        lchilddep=BTNodeDepth(b->lchild);   //求左子树的高度为lchilddep
        rchilddep=BTNodeDepth(b->rchild);   //求右子树的高度为rchilddep
        return (lchilddep>rchilddep)? (lchilddep+1):(rchilddep+1);
    }
}
void DispBTNode(BTNode *b)  //以括号表示法输出二叉树
{
    if (b!=NULL)
    {
        printf("%c",b->data);
        if (b->lchild!=NULL || b->rchild!=NULL)
        {
            printf("(");
            DispBTNode(b->lchild);
            if (b->rchild!=NULL) printf(",");
            DispBTNode(b->rchild);
            printf(")");
        }
    }
}
void DestroyBTNode(BTNode *&b)   //销毁二叉树
{
    if (b!=NULL)
    {
        DestroyBTNode(b->lchild);
        DestroyBTNode(b->rchild);
        free(b);
    }
}


3.在建立算法库过程中,为了完成测试,再同一项目(project)中建立一个源文件(如main.cpp),编制main函数,完成相关的测试工作。

#include <stdio.h>
#include "btree.h"

int main()
{
    BTNode *b,*p,*lp,*rp;;
    printf("  (1)创建二叉树:");
    CreateBTNode(b,"A(B(D,E(H(J,K(L,M(,N))))),C(F,G(,I)))");
    printf("\n");
    printf("  (2)输出二叉树:");
    DispBTNode(b);
    printf("\n");
    printf("  (3)查找H节点:");
    p=FindNode(b,'H');
    if (p!=NULL)
    {
        lp=LchildNode(p);
        if (lp!=NULL)
            printf("左孩子为%c ",lp->data);
        else
            printf("无左孩子 ");
        rp=RchildNode(p);
        if (rp!=NULL)
            printf("右孩子为%c",rp->data);
        else
            printf("无右孩子 ");
    }
    else
        printf(" 未找到!");
    printf("\n");
    printf("  (4)二叉树b的深度:%d\n",BTNodeDepth(b));
    printf("  (5)释放二叉树b\n");
    DestroyBTNode(b);
    return 0;
}


运行结果:

知识点总结:

建立二叉树的算法库

学习心得:

建立算法库很有必要,简化对递归算法的理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顺序存储的二叉树是一种将二叉树的节点按照层次顺序依次存储在数组中的方式。最近的公共祖先问题是指在一棵二叉树中,找到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节点。对于顺序存储的二叉树,可以通过计算节点在数组中的下标来确定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最近公共祖先问题。具体的算法可以通过遍历数组来实现,时间复杂度为O(n)。 ### 回答2: 顺序存储的二叉树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它使用一个数组来存储二叉树的所有节点,且按照二叉树节点的顺序存储在数组中。对于第i个节点(i从1开始),其左子节点为2i,右子节点为2i+1,父节点为i/2。因此,顺序存储的二叉树的存储方式比链式存储更省内存,但对于节点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比较麻烦。 对于顺序存储的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问题,我们可以采用递归的方法进行求解。具体操作如下: 1. 定义一个函数findLCA,传入参数为二叉树的root节点、节点node1和节点node2。 2. 如果root节点为空,则返回null。 3. 如果root节点等于node1或node2,则返回root节点。 4. 递归遍历左子树,将结果存储在left节点中。 5. 递归遍历右子树,将结果存储在right节点中。 6. 如果left和right节点都不为空,则表明node1和node2分别在root节点的左右两个子树中,root节点即为它们的最近公共祖先。 7. 如果left和right节点中的一个为空,则表明node1和node2在同一子树中,返回非空节点即可。 8. 如果left和right节点都为空,则表明node1和node2不在这棵子树中,返回null。 以上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二叉树的节点数。由于顺序存储的二叉树可以使用数组直接访问,因此空间复杂度为O(1)。 需要注意的是,在递归过程中,如果我们找到了节点node1或node2,需要将其返回到上一层递归进行处理,因为最近公共祖先可能在上一层递归中处理。另外,如果输入的node1或node2不存在于二叉树中,则findLCA函数返回null。 综上所述,顺序存储的二叉树的最近公共祖先问题可以通过递归方式进行求解,时间复杂度为O(N),空间复杂度为O(1)。 ### 回答3: 在顺序存储的二叉树中,最近公共祖先问题是指查找两个节点的最近公共祖先,这两个节点可以是树中的任意两个节点,而不只是两个子节点。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顺序存储的二叉树。在顺序存储的二叉树中,树的每个节点都按照层序遍历的顺序依次存储在数组中。假设一个节点在数组中的下标为i,则它的左子节点在2i位置,右子节点在2i+1位置。 解决最近公共祖先问题的一种简单方法是通过先序遍历树来查找两个节点的路径,然后比较路径,找到最后一个共同节点。但这种方法需要遍历整棵树,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是树中节点的个数。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二叉树的性质来更快地找到最近公共祖先。为了解释这个方法,我们假设要查找节点x和y的最近公共祖先。 首先,我们从根节点开始遍历树。如果根节点等于x或y,则根节点就是最近公共祖先。如果不是,我们就分别在根节点的左右子树中查找x和y。如果x和y分别在根节点的不同子树中,那么根节点就是最近公共祖先。否则,我们在在对应的子树中继续查找,直到找到最近公共祖先。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h),其中h是树的高度。因为我们在找到最近公共祖先之前最多只需要遍历树的高度层的节点。 总的来说,通过顺序存储的二叉树来解决最近公共祖先问题,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复杂度,并提高算法的效率。同时,相比于其他数据结构,顺序存储的二叉树具有空间利用率高、查找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