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有被化学结构命名难倒过吗?
“命名难、难命名、命难名!”是许多医药、化学科研工作者的一块心病,特别是面对一些复杂的化学结构式,如何能够准确、高效地命名是很大的难题。
二、不简单的IUPAC中文命名
对于复杂结构的中文命名,很早就有人想到先用ChemDraw等软件生成化学结构的IUPAC英文名称,然后再利用Google翻译将其转化成中文名称。
这种做法得到的中文命名正确率很低。通过翻译得到的结果经常会中、英文掺杂在一起,需要人工修改。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又极容易出错,导致中文名称不能再还原成正确的结构式,在中文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上,可能会面临专利无效的风险。
IUPAC英文命名系统和IUPAC中文命名系统有诸多差异。翻译软件只能生搬硬套地对应,无法应付中文命名中很多约定俗成的命名方式。
比如酚类是中文特有的命名方式,在结构式的中文命名中,我们将连接在芳环上的羟基命名为“酚”,以“benzene-1,2,4-triol”为例,对应的中文命名为“苯-1,2,4-三酚”,如果直接将其英文名称用Google翻译,则会得到“苯-1,2,4-三醇”,这显然是错误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IUPAC英文的命名顺序和中文命名也不一样&#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