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测量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以SHARE SLAM S10为代表的手持SLAM,凭借其作业便捷、精准高效、实时真彩等独特优势,在部分场景已逐渐取代全站仪、无人机等传统测量方式,成为行业的全新选择。
今天,SHARE赛尔联合正点测绘,带来三个实地应用案例,展现SHARE SLAM S10在涵洞、市政道路及立面测量中的优异表现。
PART 01 涵洞扫描利器,轻松应对退化性场景
在地下空间测量中,涵洞等退化性场景始终是一个业界难题。所谓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不妨碍交通,设于路基下的排水孔道。
涵洞测量的难点集中在三方面:一是作业环境复杂,涵洞内管线交错,空间狭小,全站仪等传统仪器难以架设,且面临沼气、老鼠、蝙蝠等不确定因素;二是缺乏测量条件,涵洞内光线暗淡,伸手不见五指,难以捕捉可视光进行测量;三是建模难度高,涵洞内壁较为光滑,没有特征,难以进行特征点匹配。
①②测区环境
因此,行业过往基本采取全站仪在涵洞口有限测量、大部分洞内区域依靠作业经验进行内业绘图的方式。这种传统作业方式测量精度低,对作业人员要求很高。
此次涵洞扫描项目亦是如此。该涵洞项目长度1600米,内部地形复杂,卫星通信信号弱,地面水深达三十多公分,需要穿戴防护装备才能开展作业。
正点测绘曾尝试过使用全站仪这种传统测量工具,发现洞内根本无法操作;同时由于涵洞表面光滑,无明显特征点,且积水导致常规的地面放置特征物无法实现,SLAM扫描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激光散射、飞点等问题。
①②③SHARE SLAM S10作业画面
面对这种特殊作业场景,赛尔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探完成后,给出了一套基于SHARE SLAM S10的完整解决方案。得益于赛尔的自研SLAM算法,可针对弱纹理环境进行算法优化,结合静止人员充当特征物,每隔10米提前预设位置,站立或倚靠涵洞表壁、或坐于侧身墙上增加洞内特征点,最终顺利完成数据采集。
①项目部分模型展示
PART 02 无惧作业遮挡,精准高效测量市政项目
随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稳步推进,城市级实景三维建模的数字化需求呈现井喷式爆发,催生了一大批市政道路和基础设施等测量项目。另一方面,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加速落地,车路协同技术对基础地图中的道路数据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市政项目等大范围的高精度三维数据采集,正点测绘选择SHARE SLAM S10进行扫描作业。与市面上其他手持SLAM不同,赛尔这款设备的激光雷达对地倾斜20°安装,作业过程中可充分利用雷达扫描视野,有效避免地面点云缺失,非常适合市政道路测量。
以东莞市某市政道路项目为例,该路段道路两侧种有许多行道树,茂密的枝叶在美化城市景观的同时,也给现场测量带来了作业遮挡,容易造成信号失锁。而SHARE SLAM S10通过SLAM算法和RTK算法的强耦合,成功克服了GNSS信号和RTK信号较弱的问题,无惧作业遮挡,保证数据精度,确保生成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模型。
此外,外业效率的大幅提升也是一大亮点。正点测绘技术员吉鹏表示,以往采用全站仪作业,一天仅能完成400至800米的数据采集;而使用SHARE SLAM S10后,同等距离下,30分钟即可精准、高效、快速完成地形扫描。
①SHARE SLAM S10作业画面
PART 03 解决低层立面测量难题,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答案
自2022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全面实施以来,涌现了一大批相关的建筑测绘需求。然而,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相关建筑测绘也面临着新的难题。
以外立面测量为例,传统测量通常采用全站仪或无人机。其中,全站仪测量作业时间长、作业效率较低,遇到狭窄空间等场景时无法架设;在内业环节,数据转换复杂繁琐,还容易出错。
无人机测量在城市环境下则存在限飞等空域问题,而且飞行安全与作业效率也难以兼顾,对外业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同时,无人机在测量低层建筑时效果不佳,照片清晰度和建模清晰度均相对较差。
①全站仪测量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城镇老旧小区的外立面改造项目中,经常遇到房屋毗邻、街巷狭窄的情况,全站仪和无人机都缺少操作空间,无法正常使用。面对上述复杂场景,SHARE SLAM S10可以很好地解决业界低层建筑的测量难题,为行业提供一个全新的选择。
①测区环境
据正点测绘使用反映,SHARE SLAM S10操作简便,扫描速度快,类似项目仅需一人到场,行走间就能完成数据采集,任务生产非常高效;以往采用全站仪,两人采集一栋楼房的四个面需耗时6个小时,如今仅需一人一小时就能完成四个面的作业扫描。此外,生成的数据直观,内业环节通过CAD更可直接成图。
①②SHARE SLAM S10作业画面
鉴于此,正点测绘在多个外立面测量项目均采用了SHARE SLAM S10,与赛尔共同助力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速,探索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答案。
PART 04 点云与影像共舞,赛尔与行业共创未来
在赛尔和众多合作伙伴的共同协力下,除了前文提到的三类应用场景,SHARE SLAM S10还大量应用于地理信息、智慧城市、数字农林、古树保护、数字文物、消防应急、堆体测量等多种场景,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和青睐。
未来,赛尔将持续深耕核心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将激光点云与光学影像深度融合,以实时真彩点云,重构实景三维空间,与行业共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