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

定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摘出几个关键词:1.货币 2.方法 3.各种经济组织 4.连续、系统、全面
货币,比较好理解,就是钱,用一国的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比如中国是人民币,美国是美元;
方法,这个就比较专业了,也是会计学要教授的主要内容,我把概要搬过来大家伙看看就行–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对象(会计要素)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七种: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这个是核算方法,还有什么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有兴趣的自己去了解。
各种经济组织,即会计主体,对谁进行核算,可以是法律主体,可以是公司一个部门,个人想核算也不是不可以。
连续、系统、全面,这个涉及的会计知识多了,有各种原则,在此不再详细描述了。但是要知道两个概念:会计分期和权责发生制。

通过上述简单的对会计定义的分析,其实引出了会计的另一个概念即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2.持续经营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
3.会计分期
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如何将企业连续的经济活动以阶段成果形式反映出来,及时地为企业、政府及所有者提供企业经济和经营状况的信息,这就涉及到会计期间划分问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
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涉及到多种货币,由于各种货币单位之间的汇兑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确立一种货币单位为记账用的货币单位,其他所有的货币、实物、债权债务等,都可以通过它来度量、比较和稽核。这一货币单位称之为“记账本位币”。

概念性的知识先介绍到这里,上面的知识尽量理解即可。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