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异步编程的四种方法

JavaScript 异步编程的四种方法

本Markdown编辑器使用[StackEdit][6]修改而来,用它写博客,将会带来全新的体验哦:

  • 回调函数
  • 事件监听
  • 发布/订阅
  • Promises对象

回调函数

两个函数f1() , f2(),后者等待前者的执行结果。如果 f1()是一个很耗时的任务,可以将 f2()写成f1()的回调函数,这样就把同步操作变成了异步操作,f1不会堵塞程序运行,相当于先执行程序的主要逻辑,将耗时的操作推迟执行。

回调函数的优点是 简单、容易理解和部署,缺点是不利于代码的阅读和维护,各个部分之间高度耦合,流程会很乱,而且每个任务只能指定一个回调函数。

function f1(callback){
        setTimeout(function () {
            // f1()的任务代码
            var sum = 0
            for (var i = 0 ; i < 10000 ; i++) {
                sum = sum + i
            }
            callback(sum)
        },1000)
    }
    function f2(sum){
        console.info(sum)
    }
    // 执行
    f1(f2)
    console.info('先执行程序的主要逻辑,将耗时的操作推迟执行')

运行截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事件监听

采用时间驱动的模式。任务的执行顺序不取决于代码的顺序,而取决于某个事件是否发生。

首先,为f1绑定一个事件(这里采用的jQuery的写法)。

f1.on('done', f2)

上面这行代码的意思是,当f1发生done事件,就执行f2。然后,对f1进行改写:

function f1(){

    setTimeout(function () {

      // f1的任务代码

      f1.trigger('done');

    }, 1000);

  }

f1.trigger(‘done’)表示,执行完成后,立即触发done事件,从而开始执行f2。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理解,可以绑定多个事件,每个事件可以指定多个回调函数,而且可以”去耦合”(Decoupling),有利于实现模块化。缺点是整个程序都要变成事件驱动型,运行流程会变得很不清晰。

发布/订阅

我们假定,存在一个”信号中心”,某个任务执行完成,就向信号中心”发布”(publish)一个信号,其他任务可以向信号中心”订阅”(subscribe)这个信号,从而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可以开始执行。这就叫做”发布/订阅模式”(publish-subscribe pattern),又称”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这个模式有多种实现,下面采用的是Ben Alman的Tiny Pub/Sub,这是jQuery的一个插件。

首先,f2向”信号中心”jQuery订阅”done”信号。

jQuery.subscribe("done", f2)

然后,f1进行如下改写:

function f1(){

    setTimeout(function () {

      // f1的任务代码

      jQuery.publish("done");

    }, 1000);

  }

jQuery.publish(“done”)的意思是,f1执行完成后,向”信号中心”jQuery发布”done”信号,从而引发f2的执行。

此外,f2完成执行后,也可以取消订阅(unsubscribe)。

jQuery.unsubscribe("done", f2)

这种方法的性质与”事件监听”类似,但是明显优于后者。因为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消息中心”,了解存在多少信号、每个信号有多少订阅者,从而监控程序的运行。

posta.js+AngulaJS和Dojo也可实现 发布/订阅模式

Promises对象

Promises对象是CommonJS工作组提出的一种规范,目的是为异步编程提供统一接口。

简单说,它的思想是,每一个异步任务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该对象有一个then方法,允许指定回调函数。比如,f1的回调函数f2,可以写成:

  f1().then(f2);

f1要进行如下改写(这里使用的是jQuery的实现):

  function f1(){

    var dfd = $.Deferred();

    setTimeout(function () {

      // f1的任务代码

      dfd.resolve();

    }, 500);

    return dfd.promise;

  }

这样写的优点在于,回调函数变成了链式写法,程序的流程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有一整套的配套方法,可以实现许多强大的功能。

比如,指定多个回调函数:

  f1().then(f2).then(f3);

再比如,指定发生错误时的回调函数:

  f1().then(f2).fail(f3);

而且,它还有一个前面三种方法都没有的好处:如果一个任务已经完成,再添加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会立即执行。所以,你不用担心是否错过了某个事件或信号。这种方法的缺点就是编写和理解,都相对比较难。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