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TCP基础总结

本文介绍了TCP的基础知识,包括OSI和TCP/IP分层模型,IP地址分类,TCP与UDP的区别,TCP报文首部,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以及TCP的拥塞控制策略。重点讲解了TCP连接的建立和释放机制以及在数据传输中的可靠性保障。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OSI以及分层模型

OSI分层 (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分层(4层):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运输层、 应用层。
五层协议(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 应用层

OSI的7层模型主要是理论研究的意义,而实际使用的是4层的TCP/IP模型(而TCP/IP的第4层网络接口层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5层模型是7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的一个折中,仅仅用于学习网络的原理。

OSI的7层模型每一层的作用如下:
1. 物理层:通过媒介传输比特,确定机械及电气规范(比特Bit)
2. 数据链路层:将比特组装成帧和点到点的传递(帧Frame)
3. 网络层:负责数据包从源到宿的传递和网际互连(包Packet)
4. 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报文传递和错误恢复(段Segment)
5. 会话层: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会话协议数据单元SPDU)
6. 表示层:对数据进行翻译、加密和压缩(表示协议数据单元PPDU)
7. 应用层:允许访问OSI环境的手段(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

5层理论分析模型的每一层作用如下:
1.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2. 传输层:负责两个主机中进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3. 网络层: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选择合适的路由传送分组
4. 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付下来的分组封装为帧,在相邻节点的链路上传递帧中的数据
5. 物理层:透明的传送比特流

IP地址分类

A类地址:以0开头,第一个字节范围:0~127(1.0.0.0 - 126.255.255.255)
B类地址:以10开头,第一个字节范围:128~191(128.0.0.0 - 191.255.255.255)
C类地址:以110开头,第一个字节范围:192~223(192.0.0.0 - 223.255.255.255)

  • 2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