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主从架构:主从同步和哨兵机制

一. Redis主从架构

引入

  1. 单个Redis性能有限;
  2. 使用主从架构,让读写分离,效率高。

二. 主从同步

2.1 引入

Redis主从集群采用一个Master负责写,多个Slave负责读的方式(读多写少),那么如何保证集群中多个节点数据的一致性?
-------- 将Master数据同步到每个Slave,即主从同步;

定义
主从同步,是指将一台Redis服务器的数据,复制到其他的Redis服务器。
数据的复制是单向的,只能由主节点到从节点。
默认情况下,每台Redis服务器都是主节点;且一个主节点可以有多个从节点(或没有从节点),但一个从节点只能有一个主节点。(redis有主从同步,从从同步)。

2.2 原理

(1) 全量同步

触发时间:①第一次建立连接 ②增量同步失败

流程

  1. 当slave和master建立连接后,slave发起psync同步请求,带上replidoffset
    master会根据slave的replid来判断slave是不是第一次同步,ID和自己不一样则是第一次,则将master的replid发给slave,slave记录replid作为自己新的replid;
  2. ①master执行 bgsave,将内存数据写入RDB文件,并将RDB发送给slave;
    slave会清空本地数据,加载RDB文件到【内存】中;
    ②当master异步写RDB文件期间,会记录主进程的操作到repl_baklog缓冲区中;
    (此时RDB文件+缓冲区的命令即=master上的完整数据)
  3. master将缓冲区的新命令发送给slave,slave拿到命令后会执行命令,保证slave和master的数据一致;
    后序新的命令都写到缓冲区,再发送到slave,以次实现主从同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plication ID
简称replid,是数据集的标记,id一致则说明是同一数据集。每个master都有唯一一个replid,slave则会继承master节点的replid;

offset偏移量
随着master记录在【repl_baklog缓冲区】中的数据增多而逐渐增大。 slave完成同步时也会记录当前的offset;
如果slave的offset小于master的offset,说明slave落后于master,需要更新;(slave的offset<=master的offset)

所以slave做同步时,必须向master声明自己的Replication ID和offset,master就可以通过ID来判断slave是不是从当前master同步的;以及从offset判断数据同步的进度;

如何判断slave是不是第一次做数据同步?
Replication ID不一样则是slave第一次请求同步!
而后slave的Replication ID就变成了当前master的Replication ID;master根据slave的 offset ?大小来做增量同步;

(2) 增量同步

触发时间:在【slave重启过程中】,master会持续接收数据,则slave数据会落后,此时就是做增量同步;

流程

  1. slave重启,重启完后向master发起给psync请求同步并带上replidoffset
    由于不是第一次发起请求,此时slave的replid和master一致,master不用再给slave发送id,而是回复continue
  2. master不再bgsave写RDB,因为slave已经拷贝过了,slave宕机期间丢失的部分记录在repl_baklog缓冲区,而slave的offest就是之前读取到的位置,所以将缓存中slave的offset往后的命令发往slave;
  3. slave执行master传过来的命令,就可以补上错过的命令,此时数据保持了一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pl_baklog缓冲区
本质是一个成环的数组,当数组满了(slave落后master的数据超过了缓冲区容量),则会用master新命令覆盖旧的命令;
只要slave和master的数据差距在一个环内,就可以将slave落后于master的部分找到并发给slave;
当slave和master差距超过了数组容量,则无法做增量同步了,只能做全量同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什么时候增量同步失败?
缓冲区是一个数组,大小有限,当slave断开时间太长,和master的差距超过了缓冲区,导致尚未备份的数据被新命令覆盖,则此时无法基于缓冲区做增量同步,只能做全量同步了;

(3) 优化Redis主从集群

提高全量同步的性能:
1.在master中配置无磁盘复制,避免全量同步时的磁盘IO;不使用RDB文件,即内存数据的IO流直接写到网络中,而不是先写到RDB磁盘文件,减少了一次拷贝到磁盘的过程,提高性能;(网络比较快时)
2.控制Redis单节点内存上限,这样就能控制RDB文件的大小,从而减少磁盘IO;

减少全量同步:
3.提高repl_baklog缓冲区的大小,这样slave落后于master的数据就多一点,一定程度避免由于由于增量同步失效导致的全量同步;

其他:
4.主从链式结构,限制一个master上的slave节点数量,减轻master的压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总结

1.全量同步与增量同步的区别?
全量同步master需要将内存数据写入 RDB 文件,再将RDB文件传给slave,后序命令记录在缓冲区;
增量同步时master不需要写RDB文件,只需要将缓冲区中slave的offset之后的命令传给slave;

2.什么时候执行全量同步?
①slave第一次连接master时;
②slave宕机时间太长,导致salve的offset在缓冲区被新的命令覆盖;

3.什么时候执行增量同步?
slave重启时;

三. 哨兵机制

3.1 引入

slave宕机后可以找master节点同步数据,但master宕机怎么办
master宕机到重启恢复的过程中,master无法进行写操作;

解决
由哨兵sentinel监控Redis节点,当master宕机,立即让slave充当master;
宕机的master恢复后则作为slave;

3.2 作用

  1. 状态监控:用心跳监控集群中每个节点的健康状态;
  2. 故障恢复:如果由master出现故障,则将slave提升为master。故障节点回复以后也以新的master为主;
    slave故障会将其重启;
  3. 通知客户端:当【主从发生变换】,Sentinel会将最新消息发送给Redis客户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3 原理

(1) 状态监控

Sentinel基于心跳机制来检测,每隔1秒向集群的每个实例发送ping命令;

主观下线:如果某个sentinel发现某个Redis节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响应,则任务该节点主观下线;
由于是超时未响应,则有可能是因为网络阻塞引起的,所以叫主观下线;

客观下线:如果超过指定数量quorum的sentinel都发现该Redis节点主观下线,则该节点是客观下线。
quorum最好超过sentinel数量的一半;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选举机制

master客观下线后,需sentinel会在slave中选取一个充当新的master;
选举的依据
 判断slave和master节点断开时间的长短,如果超过指定值,则排除slave节点;
 判断slave节点的slave-priority值(默认一样),越小则级别越高,0则永不参加选举;
 判断slave的offset偏移量,越大越新,优先级越高;
 如果offset一样,则判断Redis运行id大小,越小优先级越高(id不重要);

(3) 故障转移

  1. Sentinel给备选的slave节点 发送 slave of no one的命令,让该节点成为新的master
  2. Sentinel会向其他slave发送slaveof 新master命令,让其他slave成为新的master的从节点,从新的master同步数据;
  3. Sentinel将故障节点标记为slave,故障节点恢复后会自动成为master的从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