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配置及服务管理-网络管理实战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开放系统互联模型,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
制定OSI的优势 开放、 厂商兼容性、 易于理解、学习 、模块化工程 、故障排除。
全世界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OSI:7层次结构/功能
应用层 : 应用程序/原始数据/ |QQ/YY/爱奇艺/吃鸡
表示层 : 格式/压缩/加密 快速传递 安全传递 | 鸡毛信
会话层 : 会话/全双工/半双工 身份信息 | 电话/对讲机
传输层 : 分段/重组/端口号 | 传输效率
网络层 : IP地址/寻址/路由 | 总目标,全球地址
数据链路层: MAC地址/局域网/ |分段目标,局部地址、邮递员
物理层 :传输介质/比特流 | 电流/光/无线信号/4G/5G
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
OSI :推出的时间早 只有理论,没有实践
TCP/IP 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美国军方由实践,总结出的理论, 当今通信标准 。
TCP/IP:数据单元/DU
用层数据 AP DU ( APDU:ApplicationProtocolDataUnit–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传输层数据 :segment DU | 分段数据
网络层数据 packet DU |包 数据
数据链路层数据 frame DU | 帧 数据
物理层数据 bit DU | 比特 数据
信息从一台计算产生,经过TCP/IP模型加工。后传递到另一台计算机。
这个通信过程就像,快递从厂家包装到顾客收到货物拆包一样。
我们把这个通信过程,称作数据的封装(发送)和数据解封装(接收)。
数据封装的过程大致如下
1.(应用层)用户信息转换为数据,以便在网络上传输
2.(传输层)数据转换为数据段,并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主机之间建立一条可靠的连接
3.(网络层)数据段转换为数据包或数据报,并在报头中放上逻辑地址,这样每一个数据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传输
4.(数据链路层)数据包或数据报转换为帧,以便在本地网络中传输。在本地网段上,使用硬件地址唯一标识每一台主机。
5.(物理层)帧转换为比特流,并采用数字编码和时钟方案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