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 垃圾回收你真的了解吗?(上)


垃圾回收你真的了解吗?(上)

面试题:

  • JVM 中有哪些垃圾回收算法?它们各自有什么优劣?
  • CMS 垃圾回收器是怎么工作的?有哪些阶段?
  • 服务卡顿的元凶到底是谁?

按照语义上的意思,垃圾回收,首先就需要找到这些垃圾,然后回收掉。但是 GC 过程正好相反,它是先找到活跃的对象,然后把其他不活跃的对象判定为垃圾,删除。 所以垃圾回收只与活跃的对象有关,和堆的大小无关。

标记(Mark)

垃圾回收的第一步,就是找出活跃的对象。根据 GC Roots 遍历所有的可达对象,这个过程,就叫作标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图所示,圆圈代表的是对象。绿色的代表 GC Roots,红色的代表可以追溯到的对象。可以看到标记之后,仍然有多个灰色的圆圈,它们都是被回收的对象。

清除(Sweep)

清除阶段就是把未被标记的对象回收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简单的清除方式,有一个明显的弊端,那就是碎片问题

比如我申请了 1k、2k、3k、4k、5k 的内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某种原因 ,2k 和 4k 的内存,我不再使用,就需要交给垃圾回收器回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个时候,我应该有足足 6k 的空闲空间。接下来,我打算申请另外一个 5k 的空间,结果系统告诉我内存不足了。系统运行时间越长,这种碎片就越多。

复制(Copy)

提供一个对等的内存空间,将存活的对象复制过去,然后清除原内存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种方式看似非常完美的,解决了碎片问题。但是,它的弊端也非常明显。它浪费了几乎一半的内存空间来做这个事情,如果资源本来就很有限,这就是一种无法容忍的浪费。

整理(Compact)

把内存想象成一个非常大的数组,根据随机的 index 删除了一些数据。那么对整个数组的清理,其实是不需要另外一个数组来进行支持的,使用程序就可以实现。

移动所有存活的对象,且按照内存地址顺序依次排列,然后将末端内存地址以后的内存全部回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对象的引用关系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从效率上来说,一般整理算法是要低于复制算法的。

分代

  • 复制算法(Copy)
    复制算法是所有算法里面效率最高的,缺点是会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
  • 标记-清除(Mark-Sweep)
    效率一般,缺点是会造成内存碎片问题。
  • 标记-整理(Mark-Compact)
    效率比前两者要差,但没有空间浪费,也消除了内存碎片问题。

所以,没有最优的算法,只有最合适的算法。

JVM 是计算节点,而不是存储节点。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对象在用完之后,它的生命周期立马就结束了。而那些被频繁访问的资源,我们希望它能够常驻在内存里。

研究表明,大部分对象,可以分为两类:

  • 大部分对象的生命周期都很短;
  • 其他对象则很可能会存活很长时间。

大部分死的快,其他的活的长。这个假设称之为弱代假设(weak generational hypothesi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现在的垃圾回收器,都会在物理上或者逻辑上,把这两类对象进行区分。死的快的对象所占的区域,叫作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其他活的长的对象所占的区域,叫作老年代(Old generatio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年轻代

年轻代使用的垃圾回收算法是复制算法。

因为年轻代发生 GC 后,只会有非常少的对象存活,复制这部分对象是非常高效的。

年轻代分为:一个伊甸园空间(Eden),两个幸存者空间(Survivo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年轻代中的 Eden 区分配满的时候,就会触发年轻代的 GC(Minor GC)。

具体过程如下:

  • 在 Eden 区执行了第一次 GC 之后,存活的对象会被移动到其中一个 Survivor 分区(以下简称from);
  • Eden 区再次 GC,这时会采用复制算法,将 Eden 和 from 区一起清理。存活的对象会被复制到 to 区;接下来,只需要清空 from 和 Eden 区就可以了。

在这个过程中,总会有一个 Survivor 分区是空置的。 Eden、from、to 的默认比例是 8:1:1,所以只会造成 10% 的空间浪费。这个比例,是由参数 -XX:SurvivorRatio 进行配置的(默认为 8)。

TLAB

TLAB 的全称是 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JVM 默认给每个线程开辟一个 buffer 区域,用来加速对象分配。这个 buffer 就放在 Eden 区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象的分配优先在 TLAB上 分配,但 TLAB 通常都很小,所以对象相对比较大的时候,会在 Eden 区的共享区域进行分配。

老年代

老年代一般使用“标记-清除”、“标记-整理”算法,因为老年代的对象存活率一般是比较高的,空间又比较大,拷贝起来并不划算,还不如采取就地收集的方式。

疑问:对象是怎么进入老年代的呢?

(1)提升(Promotion)

如果对象够老,会通过“提升”进入老年代。

关于对象老不老,是通过它的年龄(age)来判断的。每当发生一次 Minor GC,存活下来的对象年龄都会加 1。直到达到一定的阈值,就会把这些“老顽固”给提升到老年代。

这些对象如果变的不可达,直到老年代发生 GC 的时候,才会被清理掉。

这个阈值,可以通过参数 ‐XX:+MaxTenuringThreshold 进行配置,最大值是 15,因为它是用 4bit 存储的。

(2)分配担保

每次存活的对象,都会放入其中一个幸存区,这个区域默认的比例是 10%。但是我们无法保证每次存活的对象都小于 10%,当 Survivor 空间不够,就需要依赖其他内存(指老年代)进行分配担保。 这个时候,对象也会直接在老年代上分配。

(3)大对象直接在老年代分配

超出某个大小的对象将直接在老年代分配。 这个值是通过参数 -XX:PretenureSizeThreshold 进行配置的。默认为 0,意思是全部首选 Eden 区进行分配。

(4)动态对象年龄判定

有的垃圾回收算法,并不要求 age 必须达到 15 才能晋升到老年代,它会使用一些动态的计算方法。比如,如果幸存区中相同年龄对象大小的和,大于幸存区的一半,大于或等于 age 的对象将会直接进入老年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卡片标记(card marking)

对象的引用关系是一个巨大的网状。有的对象可能在 Eden 区,有的可能在老年代,那么这种跨代的引用是如何处理的呢?由于 Minor GC 是单独发生的,如果一个老年代的对象引用了它,如何确保能够让年轻代的对象存活呢?

对于是、否的判断,通常都会用 Bitmap(位图)和布隆过滤器来加快搜索的速度。

JVM 也是用了类似的方法。其实,老年代是被分成众多的卡页(card page)的(一般数量是 2 的次幂)。

卡表(Card Table)就是用于标记卡页状态的一个集合,每个卡表项对应一个卡页。

如果年轻代有对象分配,而且老年代有对象指向这个新对象, 那么这个老年代对象所对应内存的卡页,就会标识为 dirty,卡表只需要非常小的存储空间就可以保留这些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垃圾回收时,就可以先读卡表,进行快速判断。

HotSpot 垃圾回收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年轻代垃圾回收器

(1)Serial 垃圾收集器

处理 GC 的只有一条线程,并且在垃圾回收的过程中暂停一切用户线程。

这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垃圾回收器,但千万别以为它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简单,所以高效,它通常用在客户端应用上。因为客户端应用不会频繁创建很多对象,用户也不会感觉出明显的卡顿。相反,它使用的资源更少,也更轻量级。

(2)ParNew 垃圾收集器

ParNew 是 Serial 的多线程版本。由多条 GC 线程并行地进行垃圾清理。清理过程依然要停止用户线程。

ParNew 追求“低停顿时间”,与 Serial 唯一区别就是使用了多线程进行垃圾收集,在多 CPU 环境下性能比 Serial 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线程切换需要额外的开销,因此在单 CPU 环境中表现不如 Serial。

(3)Parallel Scavenge 垃圾收集器

另一个多线程版本的垃圾回收器。它与 ParNew 的主要区别是:

  • Parallel Scavenge:追求 CPU 吞吐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适合没有交互的后台计算。弱交互强计算。
  • ParNew:追求降低用户停顿时间,适合交互式应用。强交互弱计算。
  • 自适应策略也是 Parallel Scavenge 和 ParNew 一个重要区别,由参数 -XX:UseAdaptiveSizePolicy 控制。

老年代垃圾收集器

(1)Serial Old 垃圾收集器

与年轻代的 Serial 垃圾收集器对应,都是单线程版本,同样适合客户端使用。

年轻代的 Serial,使用复制算法。

老年代的 Old Serial,使用标记-整理算法。

(2)Parallel Old

Parallel Old 收集器是 Parallel Scavenge 的老年代版本,追求 CPU 吞吐量.

(3)CMS 垃圾收集器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是以获取最短 GC 停顿时间为目标的收集器,它在垃圾收集时使得用户线程和 GC 线程能够并发执行,因此在垃圾收集过程中用户也不会感到明显的卡顿。

长期来看,CMS 垃圾回收器,是要被 G1 等垃圾回收器替换掉的。在 Java8 之后,使用它将会抛出一个警告。

Java HotSpot™ 64-Bit Server VM warning: Option UseConcMarkSweepGC was deprecated in version 9.0 and will likely be removed in a future release.

配置参数

除了上面几个垃圾回收器,我们还有 G1、ZGC 等更加高级的垃圾回收器,它们都有专门的配置参数来使其生效。

以下是一些配置参数:

  • -XX:+UseSerialGC 年轻代和老年代都用串行收集器
  • -XX:+UseParNewGC 年轻代使用 ParNew,老年代使用 Serial Old
  • -XX:+UseParallelGC 年轻代使用 ParallerGC,老年代使用 Serial Old
  • -XX:+UseParallelOldGC 新生代和老年代都使用并行收集器
  • -XX:+UseConcMarkSweepGC,表示年轻代使用 ParNew,老年代的用 CMS
  • -XX:+UseG1GC 使用 G1垃圾回收器
  • -XX:+UseZGC 使用 ZGC 垃圾回收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前,虽然 Java 的版本比较高,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 Java8。从 Java8 升级到高版本的 Java 体系,是有一定成本的,所以 CMS 垃圾回收器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线上使用最多的垃圾回收器,就有 CMS 和 G1,以及 Java8 默认的 Parallel Scavenge

  • CMS 的设置参数:-XX:+UseConcMarkSweepGC
  • Java8 的默认参数:-XX:+UseParallelGC
  • Java13 的默认参数:-XX:+UseG1GC

STW

如果在垃圾回收的时候(不管是标记还是整理复制),又有新的对象进入怎么办?

为了保证程序不会乱套,最好的办法就是暂停用户的一切线程。也就是在这段时间,你是不能 new 对象的,只能等待。表现在 JVM 上就是短暂的卡顿,什么都干不了。这个头疼的现象,就叫作 Stop the world,简称 STW。

标记阶段,大多数是要 STW 的。 如果不暂停用户进程,在标记对象的时候,有可能有其他用户线程会产生一些新的对象和引用,造成混乱。

现在的垃圾回收器,都会尽量去减少这个过程。但即使是最先进的 ZGC,也会有短暂的 STW 过程。

举例说明:

1w/s。假如某台机器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了 STW,持续了 1 秒,那么本来需要 10ms 就可以返回的 1 万个请求,需要至少等待 1 秒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用户那里的表现,就是系统发生了卡顿。如果我们的 GC 非常的频繁,这种卡顿就会特别的明显,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虽然说 Java 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棒的自动内存管理机制,但也不能滥用,因为它是有 STW 硬伤的。

  • 2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久违の欢喜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