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操作系统——引导启动程序

写在前面:

        亲爱的小伙伴你们好,不知道你有没有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很多次想要放弃,很多次怀疑自己的能力,但是请你相信“未来的路就在脚下,不要悲伤,不要害怕”,一定要“充满信心,期盼着明天!”。请你一定要相信Tandy12356_,他是未来的你派过来拯救你的救星,他一定会将你带入一段美妙的操作系统学习之旅!

起初我以为自己是玫瑰花,不会表达爱,不会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小王子离开了这座星球,留下我自己。

Tandy12356_小课堂

        现在让我们坐上哆啦A梦的时光机,一起穿越回到1991年,那时候Linus还在公司里忙忙碌碌地给资本家打工,我们来尝试一下能不能赶在Linus之前把bootsect.s写出来,说不定现在Linux就应该改名叫Tandy12356_OS呢!

        由于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成功设计出来如此复杂的操作系统,所以我们必须有一颗清醒的头脑,同时要有大局观和整体观。

        同时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当前的形势,即从计算机上电开始到现在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答:目前为止好像什么都没做哎。

        好像事实确实如此(;д;),不过在上集当中,我们已经把引导扇区的内容加载到了内存的0x7C00处,并且将PC指针指向了这段内存的位置,此时此刻这一段程序完全可以正常运行了。所以说呢,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好好编写这份引导启动程序即可

        可是到目前为止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虽然我们的引导扇区的内容被加载到了内存当中,而且是实实在在地可以被计算机执行了,但是呢!包括操作系统核心模块在内的我们的一堆模块现在都还在哪里呀?

        答:现在包括核心模块在内的操作系统的一堆模块都还让我们撂在磁盘上面,在那里孤零零地呆着呢。所以身先士卒渗透到内存中去打探风声的引导启动程序——bootsect.s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自家老帅——System模块从磁盘上读入到内存当中。

         听到这,同学们便一个个摩拳擦掌,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了!可是您先别着急哈,把老帅请到内存当中可不是一件小事,万一出了差错可是掉脑袋的事。因此我们需要做出一些比较具体的规划,比如应该把老帅放到内存的什么位置?

        答:这个问题暂时不重要。因为不论将来System模块被放置在内存的哪个位置,我们都需要将bootsect.s移动到高地址处,毕竟到时候内核部分的代码大军压境,规模十分浩大,很有可能在之后把我们的bootsect.s给覆盖掉。所以为了防止灾难发生,聪明的bootsect.s首先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应当是将自己的512个字节腾挪到内存的0x90000处。

 Linux0.11/boot/bootsect.s 源码:

BOOTSEG=0x07c0
INITSEG=0x9000
entry start            ;关键字entry告诉链接器"程序入口"
start:
	mov	ax,#BOOTSEG    ;
	mov	ds,ax          ;ds=0x07c0
	mov	ax,#INITSEG    ;
	mov	es,ax		   ;es=0x9000
	mov	cx,#256        ;移动的字数存放在cx当中,此处移动了256个字
	sub	si,si          ;清零
	sub	di,di          ;清零
	rep	movw           ;用于把内容从ds:si 复制es:di  以字位单位 
	jmpi	go,INITSEG ;间接跳转 即程序跳到9000:0 去继续执行  CS=INITSEG,IP=go(偏移地址)

        这段代码的功能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内存中开始地址为DS:SI的256个字移动到开始地址为ES:DI的地方,这个移动就是解释执行rep movw指定的结果,其中w就是要移动一个字,对应两个字节,所以总共要移动512个字节,这正好是一个扇区的大小。因此这段程序就是将内存0X7C00处的512个字节(正好就是bootsect.s的全部程序)移动到内存0x90000开始的一段内存中,这样移动的作用就是为读入系统核心代码腾出空间,同时避免了自身被覆盖的情况发生。

        由于到目前为止bootsect.s在前线孤军作战太久无法立即等来system大军,于是机智的它决定向友军setup.s进行求助,以便将来把系统启动这项宏伟的使命交给下一任年轻的程序来做。可是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友军setup.s也仍驻留在磁盘当中,因此bootsect需要做的第二件事毫无疑问就是将setup.s从磁盘读入到内存当中。

 Linux0.11/boot/bootsect.s 源码:

SETUPLEN=4
go:	mov	ax,cs
	mov	ds,ax
	mov	es,ax
! put stack at 0x9ff00.
	mov	ss,ax
	mov	sp,#0xFF00		! arbitrary value >>512

! load the setup-sectors directly after the bootblock.
! Note that 'es' is already set up.

load_setup:
	mov	dx,#0x0000		! drive 0, head 0
	mov	cx,#0x0002		! sector 2, track 0
	mov	bx,#0x0200		! address = 512, in INITSEG
	mov	ax,#0x0200+SETUPLEN	! service 2, nr of sectors
	int	0x13			! read it
	jnc	ok_load_setup		! ok - continue
	mov	dx,#0x0000
	mov	ax,#0x0000		! reset the diskette
	int	0x13

        下面继续由Tandy小熊来带领大家一起分析一下这段代码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段代码的核心是语句是什么?

         答:"int0x13",即调用0x13号中断。这是一个BIOS中断,(BIOS的每项输入输出功能,都·是以中断调用的形式提供给用户的)查阅BIOS手册不难发现,这是一个读写磁盘的中断调用。因此我们不难想到,这段代码就是用来从磁盘上读入操作系统的setup模块。

        具体调用0x13号中断时,寄存器AH=0x02表示要读磁盘的内容到内存,寄存器AL=0x04表示要读入4个扇区,寄存器CL=0x02表示要读的磁盘扇区从2号扇区开始,寄存器CH=00表示要读的磁盘扇区所在的柱面号为0,寄存器DH=0x00表示要读的磁盘扇区所在的磁头号为0,寄存器DL=0x00表示要读扇区所在的驱动号为0,寄存器ES:BX合在一起形成的内存地址表示要从磁盘读入的内容要放到的内存起始地址,此处是0x90200正好是移动到bootsect.s的后面因此这段代码的含义就是将0号驱动器中从0号柱面0号磁头2号扇区开始的4个扇区读入到内存当中,放到bootsect.s后面。这4个扇区的内容又是什么?这也是操作系统要编写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文件,即setup.s。

        OK,下面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到目前为止的启动过程。

        1) BIOS读入操作系统的第1个扇区bootsect.s文件,然后执行bootsect.s文件.

        2) bootsect.s继续读入操作系统的setup.s文件,将来交给setup.s来执行,在其中会完成一些操作系统设置的工作。

        3) 接下来bootsect.s还要读入操作系统的主体模块system,setup.s执行完后,就开始正式执行我们的系统模块system当中的代码了。

        到现在我们对操作系统引导已经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概括起来一句话:就是将操作系统对应的程序代码读入到内存的指定位置。

        OKOK,到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做了许多了不起的事情了,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自己写的操作系统给自己做出过什么回应,谁知道这孩子是不是亲生的呢?所以我们需要在屏幕上输出一些信息证明这真的是我们自己写的系统,当然了最重要的是给用户一个提示,还记得我们在上集中提到的BIOS自检吗?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在显示器上打印出来我们自己的Logo,就说明这台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是完好无损的,只需要对自己的软件系统进行检查就好了!

        下面就由Tandy小熊带领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如何打印出这个Logo吧!

        这将是我们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做出的第一个伟大创举!

   

 Linux0.11/boot/bootsect.s源码:

ok_load_setup:

! Print some inane message

	mov	ah,#0x03		! read cursor pos
	xor	bh,bh
	int	0x10
	
	mov	cx,#24
	mov	bx,#0x0007		! page 0, attribute 7 (normal)
	mov	bp,#msg1
	mov	ax,#0x1301		! write string, move cursor
	int	0x10

sectors:
	.word 0

msg1:
	.byte 13,10
	.ascii "Loading system ..."
	.byte 13,10,13,10

.org 508
root_dev:
	.word ROOT_DEV
boot_flag:
	.word 0xAA55

        首先我们仍然需要明确:这段代码的核心是语句是什么?

        答:这段代码主要调用了BIOS的int 0x10号中断。

        该中断的作用是在屏幕上输出信息,当用寄存器AH=0x03(AH中的值通常被称为BIOS的调用功能号)来调用BIOS中断0X10时,会取出当前光标的位置,之后再调用BIOS中断int 0x10时就会在屏幕上输出信息,其中ES:BP用来说明输出字符串所在的内存地址,DH,DL给出屏幕输出的光标位置.。

        语句"mov bp #msg"告诉BIOS要输出的信息位置放在标号为msg的地方,根据定义就是一段包括"Loading system..."和3对13,10在内的24个字符,当然ES应当设置成合适的段地址,此处的ES应该是0x9000,"mov cx,#24"语句表示要显示24个字符,寄存器BL=0x07用来设置字符的属性,其中7表示显示正常的黑底白字,当然可以通过修改这个值来显示出红底或者闪烁效果等。

        现在屏幕上会输出"Loading system..."当然是夹在两个回车换行之间,如果通过精心设计,还可以在屏幕上输出各种漂亮的图案,比如windows的窗口。因此到现在为止,我们就知道了计算机的开机界面是从哪里来的了。

        等下,俺狼人杀的身份是不是暴露了?^_^

         Loading system...顾名思义,接下来就是要从磁盘上读入操作系统的主体部分,但是在读取之前要获得一些磁盘参数,比如每个磁道上的扇区个数等。因为现在要读的内容通常要比一个磁道的容量大得多,所以需要应用这些参数计算出所需要读取的磁道数量等。下面的代码就是要通过功能号AH=0x08来调用0x13号BIOS中断,从而获取每个磁道的扇区个数。

  !获取磁道容量
    mov dl,#0x00
    mov ah,#0x08
    int 0x13
    mov ch,#0x00
    and cl,#0x3F
    mov sectors,cx
    sectors: .word 0

        接下来的工作是设置ES:BX,这个内存地址是用来存放从磁盘中读出的内容,因此下面的代码段设置了操作系统的主体代码在内存当中的开始位置。此处设置为0x10000,实际上bootsect.s从0x7C00处移动到0x90000处,就是为这里读入系统主体部分代码腾出空间的!

    SYSSEG=0x1000
    mov ax,#SYSSEG
    mov es,ax
    xor bx,bx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现在开始要真正读入系统模块的代码了,虽然看起来很长,但是实际上它的核心功能却很简单,就是利用一个循环实现一个磁道一个磁道地读入,同时磁道的读入地址ES:BX跟着不断地往前移动,直到系统模块被全部读入。因此循环条件就是要判断AX是否大于ENDSEG=SYSSEG+SYSSIZE,由于AX初始化为SYSSIZE,所以如果AX增加了SYSSIZE即系统模块尺寸以后,磁盘读取工作就结束了,而SYSSIZE是在编写操作系统的时候候写在bootsect.s里面的。

Linux0.11/boot/bootsect.s源码:

read_it:
	mov ax,es
	test ax,#0x0fff
die:	jne die			! es must be at 64kB boundary
	xor bx,bx		! bx is starting address within segment
rp_read:
	mov ax,es
	cmp ax,#ENDSEG		! have we loaded all yet?
	jb ok1_read
	ret
ok1_read:
	seg cs
	mov ax,sectors
	sub ax,sread
	mov cx,ax
	shl cx,#9
	add cx,bx
	jnc ok2_read
	je ok2_read
	xor ax,ax
	sub ax,bx
	shr ax,#9
ok2_read:
	call read_track
sread:	.word 1+SETUPLEN	! sectors read of current track
head:	.word 0			! current head
track:	.word 0			! current track

        至此,bootsect.s的核心功能我们基本上已经实现了!

        下面让Tandy小熊带领大家来回顾一下bootsect.s都做了哪些事吧^_^

       1) 首先将自身移动到内存的绝对地址0X90000处并继续执行

        2)然后利用BIOS int 0x13号中断,将磁盘上第2个扇区开始的4个扇区的即setup模块加载到内存紧挨着bootsect.s后面

        3)紧接着在屏幕上打出"Loading system..."字符串,用来提示用户硬件检测通过

        4)最后在磁盘上再把setup模块后面的System的一堆模块加载到内存0x10000处

        下面我们的操作系统应该执行什么操作,相信大家应该都能推测出来了吧。

        没错!到目前为止bootsect.s已经将系统启动的接力棒传递给了setup模块,毫无疑问下面很快就要跳转到setup.s进行执行操作,至此bootsect.s全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OK,今天的学习就要告一段落了,以后Tandy小熊可能也要忙于自己的学业啦,文章更新速度可能会有所减慢^_^,不过如果大家喜欢小熊的文章,也可以私信小熊来催更呢!!!

写在后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喜欢Tandy12356_的文章呢?   ( ・´ω`・ ),如果喜欢的话希望大家能点个关注或者收藏的啦!

        在这里给大家预告下期内容啦:随着bootsect.s退出历史舞台,一段年轻的程序setup.s已经跃跃欲试地要去干一番事业了。在下一回当中Tandy小熊会带大家一起追踪setup.s的足迹,以第一人称视角感受下setup.s到底为我们的OS加载做出了什么重大的贡献并为大家揭露这段年轻程序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如果大家喜欢的话,可不可以给个支持呢,您的点赞收藏就是Tandy小熊创作下去的动力捏!!

          ( • ̀ω•́ )✧( • ̀ω•́ )✧( • ̀ω•́ )✧

后记:  

以下是Linux0.11/boot/bootsect.s的全部源码:

!
! SYS_SIZE is the number of clicks (16 bytes) to be loaded.
! 0x3000 is 0x30000 bytes = 196kB, more than enough for current
! versions of linux
!
SYSSIZE = 0x3000
!
!	bootsect.s		(C) 1991 Linus Torvalds
!
! bootsect.s is loaded at 0x7c00 by the bios-startup routines, and moves
! iself out of the way to address 0x90000, and jumps there.
!
! It then loads 'setup' directly after itself (0x90200), and the system
! at 0x10000, using BIOS interrupts. 
!
! NOTE! currently system is at most 8*65536 bytes long. This should be no
! problem, even in the future. I want to keep it simple. This 512 kB
! kernel size should be enough, especially as this doesn't contain the
! buffer cache as in minix
!
! The loader has been made as simple as possible, and continuos
! read errors will result in a unbreakable loop. Reboot by hand. It
! loads pretty fast by getting whole sectors at a time whenever possible.

.globl begtext, begdata, begbss, endtext, enddata, endbss
.text
begtext:
.data
begdata:
.bss
begbss:
.text

SETUPLEN = 4				! nr of setup-sectors
BOOTSEG  = 0x07c0			! original address of boot-sector
INITSEG  = 0x9000			! we move boot here - out of the way
SETUPSEG = 0x9020			! setup starts here
SYSSEG   = 0x1000			! system loaded at 0x10000 (65536).
ENDSEG   = SYSSEG + SYSSIZE		! where to stop loading

! ROOT_DEV:	0x000 - same type of floppy as boot.
!		0x301 - first partition on first drive etc
ROOT_DEV = 0x306

entry _start
_start:
	mov	ax,#BOOTSEG
	mov	ds,ax
	mov	ax,#INITSEG
	mov	es,ax
	mov	cx,#256
	sub	si,si
	sub	di,di
	rep
	movw
	jmpi	go,INITSEG
go:	mov	ax,cs
	mov	ds,ax
	mov	es,ax
! put stack at 0x9ff00.
	mov	ss,ax
	mov	sp,#0xFF00		! arbitrary value >>512

! load the setup-sectors directly after the bootblock.
! Note that 'es' is already set up.

load_setup:
	mov	dx,#0x0000		! drive 0, head 0
	mov	cx,#0x0002		! sector 2, track 0
	mov	bx,#0x0200		! address = 512, in INITSEG
	mov	ax,#0x0200+SETUPLEN	! service 2, nr of sectors
	int	0x13			! read it
	jnc	ok_load_setup		! ok - continue
	mov	dx,#0x0000
	mov	ax,#0x0000		! reset the diskette
	int	0x13
	j	load_setup

ok_load_setup:

! Get disk drive parameters, specifically nr of sectors/track

	mov	dl,#0x00
	mov	ax,#0x0800		! AH=8 is get drive parameters
	int	0x13
	mov	ch,#0x00
	seg cs
	mov	sectors,cx
	mov	ax,#INITSEG
	mov	es,ax

! Print some inane message

	mov	ah,#0x03		! read cursor pos
	xor	bh,bh
	int	0x10
	
	mov	cx,#24
	mov	bx,#0x0007		! page 0, attribute 7 (normal)
	mov	bp,#msg1
	mov	ax,#0x1301		! write string, move cursor
	int	0x10

! ok, we've written the message, now
! we want to load the system (at 0x10000)

	mov	ax,#SYSSEG
	mov	es,ax		! segment of 0x010000
	call	read_it
	call	kill_motor

! After that we check which root-device to use. If the device is
! defined (!= 0), nothing is done and the given device is used.
! Otherwise, either /dev/PS0 (2,28) or /dev/at0 (2,8), depending
! on the number of sectors that the BIOS reports currently.

	seg cs
	mov	ax,root_dev
	cmp	ax,#0
	jne	root_defined
	seg cs
	mov	bx,sectors
	mov	ax,#0x0208		! /dev/ps0 - 1.2Mb
	cmp	bx,#15
	je	root_defined
	mov	ax,#0x021c		! /dev/PS0 - 1.44Mb
	cmp	bx,#18
	je	root_defined
undef_root:
	jmp undef_root
root_defined:
	seg cs
	mov	root_dev,ax

! after that (everyting loaded), we jump to
! the setup-routine loaded directly after
! the bootblock:

	jmpi	0,SETUPSEG

! This routine loads the system at address 0x10000, making sure
! no 64kB boundaries are crossed. We try to load it as fast as
! possible, loading whole tracks whenever we can.
!
! in:	es - starting address segment (normally 0x1000)
!
sread:	.word 1+SETUPLEN	! sectors read of current track
head:	.word 0			! current head
track:	.word 0			! current track

read_it:
	mov ax,es
	test ax,#0x0fff
die:	jne die			! es must be at 64kB boundary
	xor bx,bx		! bx is starting address within segment
rp_read:
	mov ax,es
	cmp ax,#ENDSEG		! have we loaded all yet?
	jb ok1_read
	ret
ok1_read:
	seg cs
	mov ax,sectors
	sub ax,sread
	mov cx,ax
	shl cx,#9
	add cx,bx
	jnc ok2_read
	je ok2_read
	xor ax,ax
	sub ax,bx
	shr ax,#9
ok2_read:
	call read_track
	mov cx,ax
	add ax,sread
	seg cs
	cmp ax,sectors
	jne ok3_read
	mov ax,#1
	sub ax,head
	jne ok4_read
	inc track
ok4_read:
	mov head,ax
	xor ax,ax
ok3_read:
	mov sread,ax
	shl cx,#9
	add bx,cx
	jnc rp_read
	mov ax,es
	add ax,#0x1000
	mov es,ax
	xor bx,bx
	jmp rp_read

read_track:
	push ax
	push bx
	push cx
	push dx
	mov dx,track
	mov cx,sread
	inc cx
	mov ch,dl
	mov dx,head
	mov dh,dl
	mov dl,#0
	and dx,#0x0100
	mov ah,#2
	int 0x13
	jc bad_rt
	pop dx
	pop cx
	pop bx
	pop ax
	ret
bad_rt:	mov ax,#0
	mov dx,#0
	int 0x13
	pop dx
	pop cx
	pop bx
	pop ax
	jmp read_track

!/*
! * This procedure turns off the floppy drive motor, so
! * that we enter the kernel in a known state, and
! *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it later.
! */
kill_motor:
	push dx
	mov dx,#0x3f2
	mov al,#0
	outb
	pop dx
	ret

sectors:
	.word 0

msg1:
	.byte 13,10
	.ascii "Loading system ..."
	.byte 13,10,13,10

.org 508
root_dev:
	.word ROOT_DEV
boot_flag:
	.word 0xAA55

.text
endtext:
.data
enddata:
.bss
endbss:

        

  • 27
    点赞
  • 29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8
    评论
XORLDR 是一个轻量级的多系统引导程序,它使用图形化的选择菜单,可以管理多达 16 个系统的启动。XORLDR 的启动对象可以是分区的引导扇区,也可以是分区上的某个文件,还可以是指定的绝对扇区号。 XORLDR 支持的启动类型有 GRLDR/GRLDR.MBR、NTLDR / SETUPLDR.BIN / BOOTMGR、SYSLINUX 的 LDLINUX.BIN(3.80~4.03)、PLoP Boot Manager、MS-DOS(IO.SYS)、FreeDOS(KERNEL.SYS)以及磁盘映像文件(*.IMG;*.IMA;*.ISO)的模拟启动。 XORLDR 可以安装在硬盘的 MBR 上启动,也可以安装到 PBR 上,还可以将配置输出后由 GRUB4DOS 或 BOOTMGR 加载启动。 ※ 最近更新 ################################################# ※ 2011.4.10 v0.52 更新: ◆ 修正上一版发布以来朋友们报告的几个bug,感谢大家的热心支持! ◆ 修正提示输入密码时可以按 ESC 直接忽略密码的问题。 ※ 2011.4.7 v0.52 修正: ◆ 修正一个安装错误,该错误导致“上一次启动项目”未能得到保存的 bug,请所有用户更新; ◆ 在对分区的显隐状态进行设置时,只有现有状态跟预期状态不一致时才会进行写入操作,减少对磁盘的写操作; ◆ 修正文本模式下由其它引导器加载时文本菜单错乱的情况,感谢 2011hiboy 指出这个问题; ◆ 修正 0.5x 版本中删除启动项时,文本菜单的处理错误; ◆ 修正上一版本中为某一启动项设置密码后启动时直接按回车可以跳过密码的 bug。 ※ 2011.3.16 v0.52 更新: ◆ 修正一个潜伏很久的 bug,该 bug 导致由 Plop Boot Manager 启动 U 盘 XORLDR 或在实机上由光盘启动 XORLDR 之后能进入界面但无法启动其中的启动项的问题,推荐所有朋友更新; ◆ 配置程序中背景文件名可以直接从资源管理器中选择; ◆ 按文件名方式加载背景图片时,如果文件名不存在不再给出烦人的提示。 ※ 2011.3.15 v0.52 更新: ◆ 支持 2TB 大硬盘。测试时在我的 2TB 硬盘尾部划分了一个 1GB 的 NTFS 分区,XORLDR 安装在 MBR,启动这个分区内文件正常; ◆ 支持 ISO9660 文件系统,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XORLDR 可以用于光盘启动了!将 XORLDR 配置导出为一个文件,然后把这个文件设置为 ISO 文件的引导文件,这个 ISO 文件就可以启动了,请参考 http://bbs.wuyou.com/viewthread.php?tid=189207&extra=page%3D1。 ※ 2011.3.10 v0.52 更新: ◆ 修正 3.7 发布的版本中只能在第一分区搜索背景图片的 bug; ◆ 增加了几个热键,在启动时按下这些热键将有不同的作用:Home -> 强制图形模式;End -> 强制文本模式;PageUp -> 用于隐藏菜单的情况下显示菜单; PageDown -> 显示当前硬件配置支持的分辨率; ◆ 修正文本模式下,按任意键取消倒计时后倒计时位置的杂色 bug。 ※ 2011.3.7 v0.52 测试: ◆ 新功能:按文件名搜索加载背景图片,XORLDR 将会在启动磁盘上按指定文件名在每一个分区搜索背景图片。这样一来,XORLDR 的导出文件的传递和分享更方便了。同时,保留原有的按扇区加载背景图片功能,以满足特殊应用; ◆ 新增修改文本模式下边框及高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功能; ※ 2011.2.25 v0.51: ◆ 02.25 更新:密码长度问题,在输入字符超过10个字符之后再按键时才会有蜂鸣器鸣叫。 ◆ 实现了分辨率的选择功能。现在 XORLDR 支持 800*600, 1024*768, 1280*1024, 1440*900, 1680*1050, 1920*1080 这几种显示分辨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机配置选择不同的分辨率,如我的 22 寸液晶显示器就支持 1280*800 和 1680*1050 两种分辨率,家里的液晶电视支持 1440*900 和 1680*1050 两种分辨率。如果选择的分辨率不被当前硬件配置所支持,则会自动改用保守的 800*600 分辨率。 ◆ 修正了之前版本中一直存在的不能对逻辑分区进行显示/隐藏操作的 bug; ◆ 修正了之前版本中导出的文件不能被 Grub4Dos 加载的问题; ◆ 在编辑文本菜单时,可选的字体范围扩大到 6-18 号; ※ 关于从文件启动 ################################################# 1、XORLDR 支持按文件名启动,文件可以放在分区的根目录下,也可以放在子目录下,目录分隔符可以是 / 也可以是 \,如 BOOT\03PE.BIN 和 /BOOT/03PE.BIN 是一样的。 2、XORLDR 支持的文件系统有 FAT16/FAT32/NTFS 三种。其中,FAT16/FAT32 分区上仅支持 8.3 格式的短文件名;NTFS 分区上要求 $MFT 必须是连续的,不支持属性列表,且文件不能是加密或压缩的。 ※ 启动类型说明 ################################################# 1、PBR 或其备份文件:分区的引导扇区或其备份文件,XORLDR 启动时会将该分区实际的 BPB 复制到其对应位置; 2、MBR 类型:这是一个 MBR 类型的启动文件,XORLDR 启动时会将实际的分区表复制到其对应位置; 3、GRLDR/GRLDR.MBR:GRUB4DOS 的核心文件 grldr 或 grldr.mbr(9.0K)。如果是 GRLDR,则 G4D 启动后会优先到【分区号】指定的分区内搜索 menu.lst,也就是说你可以使用同一个 GRLDR,通过指定不同的分区号来加载不同的 menu.lst; 4、NTLDR/BOOTMGR:Windows NT 的引导文件,支持 NT5.x 的 ntldr 和 NT 6.x 的 BOOTMGR 以及 PE 用的 SETUPLDR.BIN; 5、SYSLINUX(LDLINUX.BIN):即 SYSLINUX引导文件 LDLINUX.BIN,目前支持 3.70 - 4.03 版本,注意是 LDLINUX.BIN 而不是 LDLINUX.SYS; 6、PLOP BOOT MANAGER:引导其发行包内提供的 plpbt.bin; 7、MS-DOS:引导 MS-DOS 7.10 或 WIN98 的 IO.SYS; 8、FreeDOS:引导 FreeDOS 的 KERNEL.SYS; 9、软盘映像:引导软盘映像文件(如 *.img; *.ima); 10、软盘映像:引导硬盘映像文件(如 *.img; *.ima); 11、光软盘映像:引导光盘映像文件(如 *.iso); 12、其它类型:其它通用类型。比如你会发现,PBR 类型的文件选用这个类型也可能成功启动,但如果是逻辑分区,PBR 类型将会自动调整其 BPB 参数中的隐藏扇区数,从而实现从逻辑分区启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8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